高晶萍
一、事件(Facts)
在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第三批應龍泉名師工作室成員歡聚在寧海縣第一職業(yè)中學圖書樓階梯教室,在縣教研室陳玲導師的主持下,舉行新一輪名師工作室學術活動的簡單開班和主題培訓。第一階段是應龍泉首席導師為大家作了題為《從品質教育到“三教”改革……》專題講座。應師傅從分析當前教育改革形勢開始,叩問教育之道,侃侃而談“習主席提出的新時代‘四有好教師”等內容的為師之道,接著從解讀名師骨干評選的政策文件中指出徒弟們需努力的方向和條件,然后又依據(jù)“之江匯”網(wǎng)絡平臺名師工作室應用積分細則,“對標對表”地進行部署名師工作室線下工作任務和工作重點,最后展示“個人說課模板”,結合實際課例進行親傳身授說課的技術和藝術。第二階段是葛更鎬、何凌杰、孫立榮三位學員的說課模擬演練,然后是朱明、葛云龍、徐為琴三位導師的從不同角度進行點評和指導修改細節(jié)。會議從下午2:00進行到4:30,最后應師傅就“如何說課”話題提出了兩點指導性意見:一是正確處理“形式與內容之間關系”,二是正確處理“借鑒與落實之間關系”。本次活動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看到應師傅的說課模板:
二、感受(Feelings)
這次培訓開辟了“叩問教育之道、提升說課技能”主題,內容接地氣,讓學員很有獲得感,培訓融合“導師親傳身授、學員聽講演練、同伴互學共進”于一體的格局,課堂氣氛熱烈,深受大家普遍歡迎。我敬佩應龍泉導師那種高瞻遠矚的思想理念,我敬佩朱明導師那種敏銳的課堂洞察力和有理有據(jù)的細致點評力,我佩服三位上臺嘗試說課學員那種勤學苦練的態(tài)度與精神。
三、發(fā)現(xiàn)(Findings)
1.感受反思
雖然工作室各成員的專業(yè)出身各不相同,有普高計算機、職高機械、電子商務、工藝美術、職高旅游、職高財會等,但是為師之道、教育教學之道,這些大道往往至簡、相通,但是每趟學習的理解深度和獲得感不一樣。應龍泉首席導師是浙江省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校長,朱明、葛云龍、徐為琴三位導師是寧波市中職學校專業(yè)首席教師,能夠成長到這一層次,身上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思想理念、為師品質和專業(yè)特長,在名師工作室的組織生活里需要有虛心學習態(tài)度和發(fā)現(xiàn)的眼光。我們只有保持學習常態(tài),才能實現(xiàn)日益精進。
2.事件反思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這句話出自韓愈的《師說》,意思是作為老師,要給學生傳授道理、教授學業(yè)、解答疑難問題。通過這次培訓,進一步理解這句為師之道。就此次培訓而言,導師面向學員,其內容和形式,也充分體現(xiàn)了四個統(tǒng)一:堅持教書和育人相統(tǒng)一,堅持言傳和身教相統(tǒng)一,堅持潛心問道和關注社會相統(tǒng)一,堅持學術自由和學術規(guī)范相統(tǒng)一。比如,應師傅作了“如何做新時代好教師”之問、親傳身授“如何說課”之舉,特別是提供個人說課模板示范,告訴我們不要照搬,一定要創(chuàng)新說課形式,結合自己學科特點構建出適合自己的個性化說課模板,而且要不斷練習熟練形成能力。又如,朱師傅那種讓學員茅塞頓開的點評場景歷歷在目,其實就是親傳身授我們如何評課,要提高教學細節(jié)的關注意識,提高發(fā)現(xiàn)教學問題的敏感度,練就基于證據(jù)的點評。提升說課、評課的技藝,能改變備課思維,能改進教師話語系統(tǒng),能完善專業(yè)知識結構,從而讓自己的教學實踐提升到理性層次。
四、未來(Future)
未來行動,我將以導師為偶像,吸取先進教育思想,摹仿師傅高超技藝,珍惜“名師工作室”組織的培養(yǎng),不斷修煉自己。特別是盡早構建出個人版本的說課模板,并且不斷練習達到應用自動化。根據(jù)維果斯基的社會文化歷史理論,高級心理機能只能通過交往形成,也就是說不交流就不會有有效的學習,而個體的內部心理結果要轉化成高級的心理機能,必須通過語言,也就是說我們需要通過語言轉化出來,才能實現(xiàn)學習。因此,培訓學習要“多交流、重轉化”,正如當前培訓內容,今天我記得,一星期后我有點記得,一個月后我不記得,于是先寫下學習反思。
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qū)瀝海街道中心幼兒園? 浙江? 紹興? 312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