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曉霞
已經(jīng)普及的智能手機方便了我們的交流和溝通,天涯如在咫尺,進入互聯(lián)網(wǎng)也更加方便,多種多樣的應用進入視野。但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手機也不可避免地變成一把雙刃劍,如果使用不當,就會對我們的健康、生活、工作、學習造成危害和影響,尤其是對處于人生關鍵時期的在校學生而言,危害更大,損失或許難以彌補?!皣澜謾C進校園、莫讓手機變手雷”已經(jīng)成為我們的共識,而學校和家庭正確的教育、引導和干預就顯得極為重要。
我班學生楊某,上學期后半段上課時極度困倦,即使坐在中組第一排這樣“危險”的位置,還是不停地打盹,筆在課堂筆記上面戳出了好多不規(guī)則的曲線,腦袋時不時砸在桌面上。顯然,他的疲倦已經(jīng)遠遠超出了自己意志力所能控制的范圍,多次詢問疲倦的原因,楊某要么閉口不言,要么以晚上做題至深夜等理由搪塞。直到有一天,他母親打來電話,訴說孩子沉迷于手機的情狀:回家以后無論是吃飯還是睡覺,手機基本不離手,經(jīng)常玩手機到凌晨兩三點,有時徹夜打游戲,周末更是夜以繼日,夜以繼日……精神萎靡,神情恍惚,學習成績在全年級下滑三百多個名次,健康狀況令人擔憂。就這樣,作為父母的他們還不能多說,否則動輒賭氣不回家吃飯或者退學相威脅,如此,等等。后來在一次家長會后,她再次表達自己的失望、無奈和痛苦之情,動情之時,以致在我們辦公室這些“陌生人”面前聲淚俱下,讓人動容!
原來如此,這一次,也不知是第幾次了,楊某又被“請”到辦公室,這一次,楊某沒有再掩蓋其玩手機的事實。
第一,我再次歷數(shù)手機的種種危害,指出過度沉迷于手機,在某種程度上無異于吸食鴉片,這是玩物喪志,是消耗自己的意志甚至生命,必將荒廢學業(yè),一事無成,該生面有慚色。
第二,我主動聯(lián)系了該生弱科的科任老師,請他們高度關注該生的表現(xiàn),并隨時解答他提出的疑難問題,以避免該生對手機上作業(yè)幫等軟件的依賴,減少接觸手機的機會,也間接堵住了其所謂學習必須依靠手機的借口。
第三,動之以情,讓他深刻理解父母所寄予的殷切期望、生活的不易和用心的良苦,讓他設身處地地想一想,一個母親在公眾場合面對老師時的聲淚俱下,應該有多么的痛心、無奈和無助。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楊某淚水在眼眶打轉(zhuǎn)。
第四,跟蹤觀察,主要觀察其上課聽課的精神狀態(tài)、專注程度,作業(yè)完成情況,也注意了解其他科任老師反饋的信息,一旦掌握了存在的問題,便不定時和楊某談話以誡勉,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第五,隨時聯(lián)系家長,家校聯(lián)動,形成合力,具體要求家長主要做到以下幾點。
1.努力創(chuàng)設良好的氛圍,讓孩子充分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家人的關愛。給孩子購買一些勵志成才方面的書籍,也可以買一些休閑類的雜志,把孩子的興趣轉(zhuǎn)移到閱讀上來,多領孩子出去走走,或參加有意義的社會活動、參觀人文景觀、觀看節(jié)目演出等,讓孩子融入現(xiàn)實社會,感受萬花筒般的生活,而不是一味地醉心于虛擬世界。
2.家長首先做出表率。家長至少不在孩子在家期間玩手機,讓孩子產(chǎn)生一種相對“公平”的心理,這樣,不僅強化了正面引導的作用,也能在批評教育孩子時更加理直氣壯。如果說家長是原件,那么孩子就是復印件,家長的言行舉止對孩子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也是最直接的。家長應該多讀書,崇尚知識,提高人文素養(yǎng),學習一些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提高教育的科學性、可行性、實效性。盡量為孩子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給孩子專設獨立學習的房間,家中堅持不搞娛樂活動,少會客,少一些矛盾和糾紛,少一些喧鬧……
3.家長對孩子要以正面教育為主,堅持問題導向,注意方式方法和措辭。切忌喋喋不休,不分場合、橫加指責、惡語傷人、動輒打罵,傷了孩子自尊心,導致孩子情緒激動,跟家長嚴重對立,甚至對抗。
4.加強監(jiān)控。最初可以在周末限時讓孩子使用手機,但必須嚴格遵守時間界限。周內(nèi)嚴禁接觸手機,家長要隨時觀察孩子的作息情況和學習狀態(tài),和老師經(jīng)常溝通交流,確保教育效果不打折扣,也不前功盡棄。
……
家校共同教育的效果是非常明顯的。一段時間以后,學生楊某眼睛有神了,表情活泛了,精神狀態(tài)明顯好多了,上課注意力也很集中,學習上時間和精力的投入都比較到位,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明顯增強。最近的幾次考試,成績都名列班級第四位,全年級排名也保持在前一百名以內(nèi),被同學們推薦為物理課代表,樹為“學習標兵”,曾三次在班會上做學習經(jīng)驗交流。他的母親打來電話,稱孩子好長時間都沒有碰手機了,她非常高興,感謝老師的開導,并希望孩子能夠繼續(xù)保持下去,真可謂“浪子回頭”!
這是一個真實的案例,這個案例給我們一些啟示。
首先,必須認可新生事物存在的合理性,這是社會發(fā)展進步的具體體現(xiàn),我們不能因噎廢食,更不能將它視為“異類”一棍子打死,智能手機即為此類。其次,防孩子沉迷于手機甚于防川,你可以“堵”,但這樣無異于揚湯止沸,事倍功半,更重要的方法也許是“疏”,要做扎實細致的思想工作。只有孩子認識明確了,思想真正有所觸動了,他才能落實在行動上,達到知、情、意、行的有機結合。再次,孩子自控能力不及成人,難免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問題,甚至誤入歧途,但孩子的可塑性也很強,家庭和學校及其他方面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這些教育介入得越早越好,而且一定要講究策略,講究步驟和方法。最后,單方面行動,單兵作戰(zhàn)效果肯定會大打折扣,必須加強家校聯(lián)系,窮策窮力,調(diào)動一切可以調(diào)動的積極力量,才能產(chǎn)生最佳的效果。
時移世易,對孩子的教育永遠沒有完成時,只有現(xiàn)在時和將來時,我們永遠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