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紅 蔣滿華 許劍 楊小玲
摘 要:運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實驗法,數理統(tǒng)計法,對大學健美操課程“課內外一體化”進行研究,得出:“課內外一體化”教學實踐可以提高學生終身體育鍛煉意識,改善廣州大學學生的體質,滿足不同層次興趣學生的需要;促進健美操教學水平的提高,推動健身操舞在校園的蓬勃開展,豐富了校園體育文化生活;拓展了健美操課程的時間和空間,營造了積極生動、活潑、主動學習的氛圍。
關鍵詞:大學體育;健美操課程;“課內外一體化”
中圖分類號:G807.4 ?文獻標識碼:A ?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21.02.009
收稿日期:2021-03-25
作者簡介:李景紅(1963-),女,河北滄州人,副教授
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與訓練
1 研究目的與意義
大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直接關系到我國的發(fā)展和民族的盛衰,貫徹落實《全國普通高校體育課程指導綱要》和《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是當前普通高校體育改革的重中之重。
“課內外一體化”大學體育課程的教學,是將體育教學、課外活動、群體競賽、運動訓練、健身娛樂有機地融為一體,發(fā)揮大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培養(yǎng)大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增強大學生以“健康第一”“終身體育”為目標的健康理念,改善學生的體質狀況和終身體育鍛煉意識,為促進高校體育教育改革的深化和體質研究的發(fā)展,更好地培養(yǎng)新世紀所需要的有創(chuàng)造力、有競爭力、健康的建設性人才。
健美操課程實施“課內外一體化”的目的,是確立“育人為本,健康第一”的課程宗旨,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意識,提高體育能力,充分打造課堂教學與課外體育活動的有機結合,因時因地制宜,開發(fā)利用課程資源、開發(fā)體育設施資源、開發(fā)運動項目資源,面向全校學生推廣健身操舞,滿足不同層次、不同水平、不同興趣學生的需要?!罢n內外一體化”的教學以積極開放式、探究式教學,拓展健美操課程的時間和空間,營造生動、活潑、主動的學習氛圍,與校內外的健身、競賽活動緊密聯(lián)系,促進健美操項目在校園的蓬勃開展,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和實用價值。
2 健美操課程內外一體化的內涵
所謂健美操課程課內外一體化,是指健美操課程教學與體育教育、健康教育、終身化的大學體育課程教育目標緊密結合,促進大學生的身體、心理、益智全面發(fā)展。確立“育人為本,健康第一”的課程宗旨和注重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和體育能力的理念,健美操課程實現(xiàn)了學生身心受益,全面發(fā)展的終身化目標。
3 健美操課內外一體化的具體做法
3.1 開設多形式的健美操舞類課程
教育部規(guī)定大學一、二年級在校本科學生體育課是必修課,為滿足廣大學生的上課需求,讓更多喜歡操舞類的學生有課程選修,需開設與健美操相近的操舞類項目課程,例如啦啦操、排舞、全民健身舞、健身瑜伽、健身健美等,以滿足學生的興趣、愛好、需求,有課上,有班選。
3.2 開設培訓班、組建集訓隊以豐富課外活動
大三和大四年級的學生,已經沒有體育選修課程,因此,我們結合課外活動,利用課余時間拓展推廣健美操教學內容,使大三大四年級學生在課外活動時間參與此項目,鍛煉身體,增強體質,滿足學生的鍛煉需求。課余時間組建培訓班,部分老師利用課余時間推廣操舞類項目,使項目得到了推廣,滿足了學生學習的欲望,培訓效果極佳。部分教師利用業(yè)余時間組建了健美操、啦啦操、排舞、健身瑜伽等校隊,參加全國各級、各類比賽,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同學們身體得到了鍛煉,增強了自信心,學會了技能,懂得了互助合作和集體主義精神,為學校爭得了榮譽。
3.3 豐富課內外一體化教學內容
一是完善健美操教學大綱,為教學內容的豐富和完善奠定制度基礎;二是開展多元教育,即由單一的健美操教學轉向綜合化教育;三是以健美操運動技術為中心轉向以增強體質為中心。重點在豐富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有極大的創(chuàng)新和突破。
3.3.1 每個學期教學內容都有創(chuàng)新,把學生喜歡的各種風格舞種元素融入健美舞。例如,青春歌舞劇與音樂劇、泰國民間舞、印度舞、肚皮舞等舞種元素,現(xiàn)代舞、爵士舞、拉丁舞及傳統(tǒng)的健美操結合。音樂的配制方面,根據舞種需要,配以最流行、最動感的音樂讓學生獲得愉悅身心的體驗。通過改革,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學生學習內驅力。
3.3.2 由于課堂的教學時數有限,滿足不了學生學習的需求,課外活動推廣學生喜歡的健身舞、運動賽事規(guī)定的比賽套路、自選套路,大大豐富了課程的教學內容。
3.3.3 根據教育部對學生體質監(jiān)測的要求,增加身體素質訓練內容,提高學生的體能。例如:心肺功能的提升、提升肌肉能力、增強核心力量、提高關節(jié)的靈活性等。在心理方面,通過教學內容的實施,刺激腎上腺素的分泌,獲得喜悅的健身體驗,享受課程與音樂,釋放壓力;提升自信,培養(yǎng)團隊意識和協(xié)作精神 。
3.4 改進健美操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方法
實施“個性化”“層次化”“網絡化”“健美操課內外一體化”的教學方法改革。
3.4.1 建立慕課平臺,利用慕課教學方式,為全校師生提供了學習健美操的服務平臺。慕課平臺的健美操舞學習內容豐富、運動形式多樣,示范動作優(yōu)美直觀,分解教學動作示范清晰、速度適中,文字表達清晰,為練習者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慕課教學的優(yōu)勢凸顯直觀、易學,手機可以上網使用更加便捷,2017年至今廣州大學慕課平臺一直運轉良好,得到師生高度評價。
3.4.2 利用微信平臺,每個教學班建立微信圈,教師及時把學習內容、技術動作視頻分享到微信群,學生在微信群中學習、討論、交流,建立了很好的信息平臺,教學效果極佳。
3.4.3 在健美操教學中,引導學生從“學會”轉變成“會學”,激發(fā)學生探索創(chuàng)新的意識、能力和興趣。一是健美操教學為學生提供開闊的學習和活動環(huán)境以及充分的觀察、思維、操作、實踐的表現(xiàn)機會,發(fā)揮其它學科所無法比擬的優(yōu)勢。二是通過教學中動作創(chuàng)編學習、考試形式的改革,開啟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激發(fā)學生大膽探索,引導多向思維。三是改變應試教育的傳統(tǒng)教學方法,充分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思想。
3.5 改進健美操“課內外一體化教學”考核方法
考核方法的改進,調動了學生創(chuàng)編的積極性。我們把傳統(tǒng)的教什么就考什么,改革為教動作套路的元素,學生在此基礎上,創(chuàng)編成小作品,使其成為一個健美舞的完整作品表演,考核評價增加創(chuàng)編的分值。這種創(chuàng)新,開啟學生積極創(chuàng)編的思維智慧,變被動練習為主動訓練,反復編排、不斷修改,既增加了動作練習的次數與強度又極大地培養(yǎng)了學生團結協(xié)作的意識。學生體會到自編成果的喜悅和成就感。改進了學一套操,考一套的方法。
3.6 利用課外活動形式拓展、推廣健美操項目
教師利用課外活動的時間和平臺為學生輔導,打造了健康的校園體育文化生活,培養(yǎng)了學生的興趣、改善了學生的體質,促進了全民健身運動的發(fā)展。自2016年至2020年的5次校運會開幕式,參加表演展示有近5000人次。表演內容全民健身舞、啦啦操集體花球、健美操、全國第九套廣播體操等都是課內外一體化的拓展內容。在拓展活動中選拔了特點突出的部分學生參加了全國各級各類比賽,比如:全國啦啦操聯(lián)賽、廣東省大學生健美操啦啦操聯(lián)賽、全民健身舞大賽廣東分站賽等,取得了優(yōu)異成績,為學校爭得了榮譽。
3.7 提高了教師隊伍業(yè)務素質
教學內容的增加和改進,要求教師必須進修業(yè)務,加強教研培訓和交流環(huán)節(jié)。
3.7.1 加強教師專業(yè)培訓
學院分期分批安排教師參加各級、各類、各個項目的專業(yè)培訓學習(如健美操、啦啦操、排舞、健身瑜伽、全民健身舞、廣場舞),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和專項技術能力。教師們通過培訓獲得了各專業(yè)的資格等級證書、裁判員等級資格證書。每年學校體育節(jié)組織學生參與健美操、啦啦操、廣播操的比賽,相關教師承擔培訓、裁判工作,教師的業(yè)務能力得到提升。
3.7.2 搭建教師學習交流平臺
專項教研室定期組織教師進行教研活動,統(tǒng)一技術要求,規(guī)范動作,保障教學內容的一致性,以加強教師隊伍的業(yè)務交流和信息溝通。教師隊伍以老帶新,新老結合,取長補短,互相學習,共同進步。教師之間每學期至少安排一次觀摩看課學習與交流,學院每學期安排3次教師公開課或示范教學課,以各種形式提高教師的業(yè)務素質和能力,目的就是提高教學質量。
4 健美操課程內外一體化的效果
通過健美操課程教學,使其教育擴展到健康教育、美育教育、終身化的教育目標,起到了促進大學生健身、健心、益智全面發(fā)展的作用。
為了解健美操課程內外一體化的效果,隨機抽取了廣州大學2016級、2017級健美操選項課在校本科生為調查對象,發(fā)放問卷175份,回收173份,回收率為 98.86%,有效問卷為170份,有效率為97.14%。
問卷調查結果得出:有118名(占69.14%)學生喜歡,24名學生(14.12%)非常喜歡,28人(16.47%)態(tài)度一般,不喜歡、討厭的為0(表1)。調查結果說明,絕大多數學生喜愛健美操項目,為上好健美操課奠定了基礎。有88名學生(51.77%)身心愉悅,有80名(47.06%)累但快樂,說明學生心理感受是愉快的(表2)。數據說明學生的身體素質有所提高,自信心增強,培養(yǎng)了鍛煉習慣,增強了審美意識(表3)。
6 結論
大學體育健美操課程“課內外一體化”教學的改革是可行的,實現(xiàn)了教學理念的轉變、豐富了健美操課程的教學內容、提高了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生的體質,體育運動競賽中取得了優(yōu)異成績,滿足了學生的需求,豐富了校園體育文化的活動內容,實現(xiàn)了體育教育擴展到健康教育、美育教育、終身化的教育目標,起到了促進大學生健身、健心、益智全面發(fā)展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王潤平.體育鍛煉與心理健康[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2]許劍.健美操教學中對大學生平衡性的影響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6,6(31):18-19.
[3]鄧嘉.時代課程教學模式下高校健美操課程改革實踐分析[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8(07):177.
[4]高靜.中小學健美操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探析[J].當代體育科技,2020,10(35)13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