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榮麗
[摘 要] 隨著高中歷史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教育工作者要不斷更新教育理念,課堂的主體逐漸由教師轉換為學生,要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思維能力。設置有效的歷史教學情境,能有效順應新課程改革的教育理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歷史創(chuàng)新思維,提升歷史課堂的有效性。本文以“希臘先哲的精神覺醒”為例,闡述達成高中歷史情境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關鍵詞] 高中歷史;情境教學;有效性
在傳統(tǒng)高中歷史課堂中,教師注重知識的傳授與灌輸,忽略了學生對歷史學習的思想感悟,也忽略了學生的社會責任、道德品質、個性培養(yǎng),在這種狀況下,導致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高,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遭到扼殺,影響了高中歷史課堂的活力,使得部分歷史課堂像一潭死水,缺乏活力與生機。為了改變這一歷現(xiàn)狀,可以借助歷史情境教學,以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和學科素養(yǎng)。筆者以岳麓版必修三“希臘先哲的精神覺醒”為例,淺談高中歷史情境教學有效性。
一、明確歷史情境,注重現(xiàn)實意義
(一)歷史情境概念
情境教學,就是圍繞課堂教學內容,引入和創(chuàng)設現(xiàn)實的或虛擬的情景,有效借助多種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引導學生分析及解決問題,從而掌握相關知識內容的過程,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利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最終提高歷史課堂效率的一種教學方式。簡單地說,教學情境是利用熟悉的參照物,通過不同形式設置有效情景,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理解掌握課堂教學內容。因此,歷史情境教學是為有效歷史教學服務的。
(二)現(xiàn)實指導意義
情境教學對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有著重要的現(xiàn)實指導意義。首先,歷史情境教學有效激勵學生,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是對知識本身能夠接受,更容易獲得情感上的共鳴。其次,歷史情境可以使得枯燥乏味的歷史知識產生符合學生認知的、切實的生長點,讓歷史課堂教學更有深入性。最后,歷史情境可以有效增加學習活動的針對性、趣味性、直觀性,讓學生在理論知識與實踐學習的互動碰撞中真正掌握知識、理解知識,提升歷史思維能力。一線教師不僅要認識歷史情境教學概念、現(xiàn)實指導意義,更要注重歷史教學情境的選取和實際操作。
二、營造情境方式,注重實踐應用
(一)選擇史料情境,拓寬學生視野
史料教學是構建歷史有效課堂的重要方式之一,它有助于幫助學生深化理解教材內容,提升史料解讀能力。高中教師在歷史教學的過程中,要根據(jù)學生的學段和認知水平,選取有價值的史料設置史料教學情境。并根據(jù)相應的史料設置有針對性的問題,在講述“希臘先哲的精神覺醒”一課時,引導學生認識古希臘先哲的精神覺醒的背景,就設置了兩則史料情境。
史料一:希臘海外貿易的帆船圖片(經濟)、雅典公民大會圖片(政治)、雅典學院的學術爭辯圖片(思想)。
史料二: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認為,哲學的產生需要三個條件,其一,驚異,即看到事物有驚異感,有提出問題、窮根窮底的能力;其二,閑暇,即有從事腦力勞動的物質條件;其三,自由,即思考和發(fā)表思想的自由。
教師設問:智慧不是感性認識,而是關于事物的原因和原理的知識。結合上述史料分析哲學產生的條件。這部分內容抽象、難懂,通過創(chuàng)設史料情境,感受真實的歷史,拉近歷史和現(xiàn)實的距離。圖片史料情境可以使枯燥乏味的知識變得直觀、具體,增加學生學習分析問題的趣味性和直觀性。以古希臘先哲亞里士多德的認識作為文字史料,可信度高,切合本節(jié)課教學需求,同時又在歷史課本的基礎上直觀、深入地深化課本內容,使得圖片、文字相互印證,增加知識講解的可信度,拓展學生歷史視野,取得相應的教學效果。
(二)借助問題情境,優(yōu)化歷史思維
問題情境是高中歷史教學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情境,其往往建立在其他情境的基礎上。在問題情境設置的過程中,要注意結合學生的認知思維,設置有邏輯思維、有梯度的問題情境。例如:在講授“古代先哲的精神覺醒”中智者學派的思想時,通過史料“人是萬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事物不存在的尺度,因為阻礙我的認識的因素有很多:問題的晦澀,人生的短暫?!保ㄆ樟_塔哥拉)
問題一:結合史料概括智者學派的主要觀點?學生回答:人是萬物的尺度。
問題二:黑格爾說:“這是一句偉大的話?!薄叭耸侨f物的尺度”這句話偉大在哪里?偉大的話有沒有危險?誰來彌補智者學派的缺陷?
通過幾個問題的設置,將智者學派的相關知識有效串聯(lián)起來,幾個問題的設置從內容、問題角度使學生清楚了智者學派的主張、積極作用、消極的作用,并有效承接了下一目蘇格拉底的主張,有助于學生形成整體的知識認知和層層遞進的歷史邏輯思維,有效地形成了有邏輯思維、梯度空間的問題導向。
(三)利用智慧課堂,發(fā)揮信息技術優(yōu)勢
放眼世界,信息化的教育已經成了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為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提供了更多手段。信息化智慧課堂的應用,更是具有很多其他歷史情境教學不可比擬的優(yōu)勢,比如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知識掌握數(shù)據(jù)化、評價反饋及時化、師生交流立體化、資源推送智能化等。
有效借助智慧課堂,可以利用表格檢測學生自主學習情況。表格內容第一列是代表人物:泰勒斯、普羅塔哥拉、蘇格拉底、亞里士多德;第二列是哲學范疇;第三列是主要觀點。借助智慧課堂,隨機找到學生回答問題,根據(jù)學生回答情況,交互式平板給出客觀評價,使得學生能夠集中精力回答問題,關注問題答案的有效性,并且統(tǒng)計出回答問題同學的正確率,使得歷史課堂評價、反饋及時化。在互動白板應用中,教師能夠根據(jù)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調整課堂教學內容并斟酌需要推送的習題,將學生已經做好的題目,拍照推送到多媒體課件上,通過對比答案,讓學生評析答案內容,找出答案的優(yōu)缺點,統(tǒng)計出不同分數(shù)段學生的比例,更加科學、直觀地了解學生做題情況。借助智慧課堂,發(fā)揮信息技術優(yōu)勢,不僅可以減少學生的課堂焦慮,增強學習興趣和學習參與度,更可以增加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拒絕情境問題,注重教學需求
梁啟超在《歷史研究法》中說:“史料不具或不確,則無復史可言?!笔妨系倪x用和利用,要結合教學重難點、學生的認知水平、史料的難易程度,選擇第一手史料,注明史料的出處和作者。史料的選取不僅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能為歷史教學服務。教師在利用史料的過程中,可以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分組去查找相應史料,教師利用史料,設置有梯度的問題,引導學生概括、分析,得出結論。
每一種歷史教學情境都有其可取之處,運用現(xiàn)代信息手段會比其他教學情境的設置更為有效,但一線教師一定要清楚,無論是智慧課堂,還是其他的信息技術手段,它只是教學手段之一,它的作用是“輔助”。智慧課堂運用信息手段增加了課堂教學的及時性、趣味性、互動性,但學生的課堂深入思考和歷史思維的提升,還需要教師根據(jù)自身的教學能力進行有效判斷,對智慧課堂和其他教學情境進行優(yōu)化組合,無疑可以有效促進高中歷史課堂的優(yōu)化,取得教學實效。齊健教授說過:“一堂好課的底線是學科本色。教學設計應注意體現(xiàn)‘素課(摒棄濃妝艷抹、穿靴戴帽)在看似樸實的設計中,內隱厚實的史學功力和教育底蘊,蘊藉著思維的深刻性、穿透力,強調思辨性?!边@都說明了,任何歷史教學情境的設置,都要從教學需要出發(fā),有的放矢。
總之,根據(jù)新課標對高中歷史教學的要求,一線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具體情況,選擇科學合理的歷史教學情境,以便促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歷史教學情境的設置中,要充分轉化歷史課堂特色,發(fā)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提高歷史課堂的活力,有效優(yōu)化高中歷史課堂的質量,推動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的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黃進銀.論高中歷史課堂中的情感教學[J].素質教育,2015(7).
[2]畢經東.談歷史情境教學的理論與實踐[J].2014.
[3]宋達.新課程改革下高中歷史探究性學習的有效性研究[J].新課程:下旬,2017(10).
(責任編輯:姜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