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琴
摘 ?要 ?在傳承中堅守,在堅守中創(chuàng)新,看起來普普通通的紫砂泥料,在經(jīng)過紫砂藝人的妙手生花,就開始了一段玄妙而奇幻的旅程,讓我們在其中感受到一個個豐富多彩的藝術世界。從整體上來看這組紫砂藝術作品“祝福茶具”,作者在繼承傳統(tǒng)的基礎之上大力地追求創(chuàng)新,通過平時的仔細觀察和細心的揣摩,把它具化到紫砂器的設計制作之中,新穎的造型藝術傾注了作者超高的紫砂技藝和一絲不茍的細節(jié)設計,在巧妙的構思之中把祝福之情和陶刻藝術的人文氣息緊密地結合起來,讓我們在喝茶品茗的過程之中,還可以感受到其中美好的吉祥寓意。
關鍵詞 ?紫砂組壺;祝福茶具;造型特點;文化內(nèi)涵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于飲茶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除了茶葉的品質(zhì)有要求之外,世間茶具稱為首的紫砂壺也就成為了茶友們的首選。紫砂究竟有如何的魅力呢?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闡述,第一個就是實用效能方面,紫砂在燒制成為茶具之后,具有雙重的透氣孔結構,可以在沖泡的過程中很好地發(fā)揮茶葉本來的滋味,同時還沒有熟湯氣;第二就是精神文化層面的表現(xiàn),紫砂最大的功能之一就是在宜興紫砂藝人和文人雅士的共同參與、設計制作之下,形成了造型豐富、裝飾多樣的藝術品類,讓我們在琳瑯滿目的作品之中,可以找到引起心靈共鳴的器型。正是因為這兩個方面的突出表現(xiàn),只有短短幾百年歷史的紫砂藝術如今成為了炙手可熱的文化現(xiàn)象,在拍賣品市場屢創(chuàng)高價,也讓我們欣賞到其中無窮的藝術魅力。
1 ?紫砂組壺“祝福茶具”的造型特點
紫砂作品“祝福茶具”(見圖1)是由一壺、一公道杯和三個不同形態(tài)的杯子共五件器型組合而成,在紫砂壺的組合里面也是非常的少見,屬于創(chuàng)新的藝術形態(tài),但是其中的元素運用則是傳統(tǒng)的竹器。在創(chuàng)作和設計的過程之中,就是希望把多年來通過不斷的學習和臨摹,把自己對于紫砂藝術的理解和感悟融合在一整套的作品之中,這樣既能夠讓大家了解到紫砂壺的實用價值,同時還能夠感受到傳統(tǒng)花器的藝術魅力。此壺壺身由竹段形態(tài)捏塑而成,壺嘴、壺鈕、壺把等等都融合了竹子的形態(tài),惟妙惟肖地把傳統(tǒng)紫砂藝術之中的竹器手法展示得淋漓盡致;壺嘴修長,出水非常爽利;與之遙相呼應的壺把則是挺括大氣、圈卷自然,端握非常舒適;壺蓋嵌入壺口,嚴絲合縫,氣密性良好;上面的竹段自然扭曲而成的壺鈕拿捏稱手,充滿了自然雅趣,和整體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公道杯的形態(tài)和壺身也是同出一轍,大小相仿,非常的實用,三個小杯的設計也是各有千秋,主要的元素都是從竹子的形態(tài)演化而來,具有鮮明的藝術風格。從整體上來看這組紫砂藝術作品“祝福茶具”,充分地把竹的元素利用起來,壺身、杯身一面采用了綠泥彩繪裝飾的幾片竹葉,搖曳多姿、生動活潑;另一面則是在壺身有著描金的設計,上面有著“福如東?!钡鹊让篮米85拿杞鹱謽?,把作品之中蘊含的吉祥祝福和文化內(nèi)涵充分地展示出來,讓我們在使用這組茶具的時候,可以從中體會到傳統(tǒng)紫砂器具的無窮魅力,陳列觀賞起來也是一組很具有江南地域代表性特征的藝術精品。
2 ?紫砂組壺“祝福茶具”的文化內(nèi)涵
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之中,竹子不僅僅是一種陪伴許久的綠植,更是一種精神和氣節(jié)的象征。紫砂的故里宜興被稱為“竹的海洋”,在宜興南部的丘陵地帶,綿延千里的竹海成為了江浙滬三省的天然分界線,每一戶農(nóng)家基本都有屬于自己的竹林,山前屋后都種滿了竹子。在宜興紫砂藝人的工作室之中,也會有一些竹子元素的陳列,讓我們感受到那種高聳入云、亭亭玉立、四季常綠、不屈不撓的精神,竹子受到了許多文人雅士的喜愛,《竹枝詞》就是從民間的風土地域和流傳的小調(diào)演繹而來,“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朗朗上口的詞曲讓我們更能夠感受到竹子的平易近人和帶給我們的許多情愫?!爸瘛迸c“?!敝C音,宜興的紫砂藝人們將祝福的意義賦予竹子,運用在自己的紫砂作品之中。而且從竹器的造型和所要表現(xiàn)的內(nèi)容來看,采用組合的手法也是比較常見的一種,除了紫砂壺以外,竹節(jié)杯由于設計有竹子的竹節(jié),端握手感也非常好,所以經(jīng)常做成小杯的形態(tài)來和整體組合起來,非常的實用大氣。這組紫砂“祝福茶具”就是延續(xù)了這種思想理念,在整體設計非常和諧自然的前提之下,把許多前輩們在竹器制作之中的經(jīng)驗和技巧都蘊含其中,特別是在加上綠色竹葉的泥繪裝飾和組合形式的匠心獨運,讓我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這組作品帶給我們的美好祝福和感受到我們國人對于竹的情感,細細品味其中綿延不絕的文化內(nèi)涵。
3 ?結 ?語
在中國陶瓷藝術的世界里,紫砂藝術短短的幾百年時間可以說并不是非常悠久,但是形成了如今燦爛輝煌的局面,離不開廣大的紫砂藝人在世世代代的傳承之中不忘初心、篤定信念,用自己靈巧的雙手賦予紫砂藝術新的生命力,同時紫砂壺也順應了茶葉文化的發(fā)展潮流,二者相得益彰、錦上添花,共同為我們國人營造出來禪茶一味、修身養(yǎng)性的美好境界。
參 考 文 獻
[1]勇麗琴.論紫砂壺“勁竹”的造型特征與文化內(nèi)涵[J].江蘇陶瓷,2020(2):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