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君
【摘要】隨著社會快速發(fā)展,小學階段小學生的心理容易出現(xiàn)多種問題,不利于學生的發(fā)展。因此,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的同時更應該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學校要制定心理健康教學任務,完善教育體系,積極對老師培訓心理教育,以此來解決小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的心理健康問題,使小學生的心理得到健康發(fā)展。本文討論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需求下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關的優(yōu)化教育途徑。
【關鍵詞】心理健康;小學班主任;教學策略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fā)展,網(wǎng)絡信息高速發(fā)達的現(xiàn)階段,小學生在接觸到各種事物后,心理容易受到不良的影響,加之部分家長對心理健康教育的忽視,大多數(shù)小學生的心理會出現(xiàn)孤獨、自卑,不喜歡與人交流等多種類型的心理問題,嚴重影響學生的健康發(fā)展。在新社會發(fā)展需求的背景下,教育十分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不斷研究出新的方法來教育學生。因此,在小學階段的班主任工作中,應該多加重視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及時發(fā)現(xiàn)、糾正小學生萌芽的想法或者已經(jīng)出現(xiàn)的心理問題,促進小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
一、班主任在小學階段心理健康教育滲透現(xiàn)狀
第一,班主任教育方法單一。在小學階段的心理健康教育中,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工作中,其教育方式大多沒有做到理論與實際結合,對小學生缺乏有效的引導。學校不重視以及教師的教育方式落后,引起學生對學習心理健康知識的興趣下降。在班級管理中開展心理教育活動時,教師只是從理論上講述如何去做,沒有傳授具體性、實用性的內容,將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當做與語文科目一樣進行,教學內容與社會實際、學生遇到的問題脫節(jié),沒有積極地從小學生的思想角度出發(fā),因此難以達到預期的教育效果。
第二,缺乏對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正確的指導。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雖然有意識到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也采取一些措施,但是并沒有取得實際的成果,很多小學生還是存在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原因,正是學校未能積極準備出完整的理論指導,甚至教師對這門課程知識的了解不多,只是在應付式的進行教育活動造成的。在家中,家長也缺乏對小學生的心理健康的關注,一味地認為學習才是最重要的。家長和學校更關心學生的成績和是否能考上好的中學,嚴重忽略了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
二、班主任工作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第一,舉辦豐富多彩的課外實踐活動。班主任在對學生的管理教育工作中,要學會開展多姿多彩的課外實踐活動。通過進行多種實際動手的活動,可以放松學生的心理。適當?shù)亻_展室外活動,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活潑、好動的性格,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會與人溝通交流、互相幫助的優(yōu)良習慣。由于五年級學生的思想已經(jīng)逐步萌發(fā),有自己的見解,有的學生會被一些事情影響到心情,從而產(chǎn)生消極心理。有些性格內向的學生,在平時不敢表現(xiàn)自己,這些心理問題都是可以通過室外集體活動來改善,因此,多種形式的室外活動為學生構建有效的溝通交流形式。在互動過程中,學生將發(fā)展友好的協(xié)作與互助關系,增強與同學之間的友情,從而強化學生的心理健康。例如,班主任在班級的工作中,可以組織學生參加一些實踐活動,開展課外籃球比賽、拔河比賽等室外集體活動,班主任可以作為裁判與學生進行互動,讓學生在這些活動中得到珍貴的友情,從而消除學生心中的不良情緒等,不斷地促進學生與老師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心里交流,從而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培養(yǎng)學生積極向上的思想,幫助學生養(yǎng)成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遠離不良心理。這樣,學生的心理健康得到有效解決。
第二,加強對學生心理的訓練。班主任在班級管理的工作中,有必要加強對學生的心理進行強化訓練。因為大部分小學生缺乏對心理健康的正確認識,班主任在班級工作中,要通過訓練來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這樣的方式可以促進學生對自己身上所存在的問題有一定的認識,進而提高自我教育能力,引導學生自我發(fā)展、自我完善心理健康,還可以讓學生學會正確處理人際關系。學生在經(jīng)歷這些訓練以后,內心意志力更加堅定,有利于身心的健康發(fā)展。班主任還需要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制定相關合理的心理教育方式,如可以組織學生集體進行拉練訓練,培養(yǎng)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舉辦各種競賽活動,讓學生在取得一定的成績時,內心得到認可,從而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思維。
第三,設立情感溝通室,積極引導學生。班主任在班級日常管理工作中,不僅僅是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更要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想要在班級工作中滲入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還可以在班級中設立情感溝通室,讓學生把自己所遇到的問題、苦惱困惑等傾訴出來,由情感溝通室的教師進行解答與引導學生心理的改變。這樣有利于學生及時解決心中的困惑,心理更加健康。情感溝通室為小學生提供一對一心理輔導,讓學生拋開心理壓力、與教師溝通遇到的困惑,教師可以通過正確的方法引導學生走出心理問題。小學五年級的學生,思想、身體也都存在有較大的變化,面對升學的壓力、家長的不理解,甚至某些萌發(fā)對異性的愛慕之情,都嚴重影響他們的身心發(fā)展。例如,班級中的某位學生,沉迷于網(wǎng)絡世界,導致學生的心理受到影響,嚴重影響到學習。此時,班主任設立的情感溝通室就起到作用了。班主任可以找到這位學生,和他交流溝通他的困惑,經(jīng)過老師耐心地為其指導,使其認識到網(wǎng)絡是一個虛擬的世界,可以偶爾放松一下,但是小學階段的主要任務還是學習,可以通過努力學習,提高學習成績,讓自己更優(yōu)秀,以后才有機會實現(xiàn)心中的夢想,以此來引導他走出困境,心理問題得到解決。
第四,加強與家長的溝通。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工作中,要加強與家長的溝通,共同對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在現(xiàn)實生活中,大部分家長對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不重視,認為學生都是健康發(fā)展的,不需要過多地了解學生的心理問題。雖然部分家長意識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自身不具備相關的知識,無法進行正確的引導。如果通過家校聯(lián)合,教師可以指導家長如何觀察學生是否存在心理問題、傳授方法給家長引導學生完善心理問題,或者通過與家長溝通,了解到真實情況,找到原因,制定合理的方式來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如某同學平時自由散漫,缺乏對學習的興趣,與同學相處不愉快,內心存在很大的問題,在與家長溝通后了解到,該同學在家中受到母親的溺愛,不讓管教,導致了現(xiàn)在的情況。在與家長溝通時告訴他們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共同教育孩子。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小強的心理問題得到改善,有利于學生未來的發(fā)展。
小學階段的班主任作為班級學生接觸最多的教師,有必要注重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在工作中要做到有效地滲入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過多種形式來強化學生的心理。通過根據(jù)學生的真實情況與心理需要,進行特定的指導,鼓勵學生將內心的困惑及時進行傾訴,引導其走向健康的發(fā)展路線,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蓉.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的滲透策略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9,13(29):77.
[2]魏永萍.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的滲透[J].西部素質教育,2019,5(18):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