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鳳
【摘? ? 要】近些年來,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推動了教育信息化的建設進程。在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傳統(tǒng)的化學教學面臨著一定的挑戰(zhàn),教師需要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在教學中積極地落實信息化理念,利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帶領學生突破傳統(tǒng)課堂的限制,高效地吸收化學知識,為他們今后的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網(wǎng)絡環(huán)境;初中化學;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633.8?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15-0059-02
Practice and Thinking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Chemistry Teaching under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No. 5 Middle School ,Jingyuan County, Baiyin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 ZHANG Guofeng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extensive, which has promoted the construction of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In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traditional chemistry teaching is facing certain challenges. Teachers need to change their own teaching concepts, actively implement the concept of informatization in teaching, us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innovate classroom teaching, reflect the dominant status of students, and provide students with more In order to enrich learning resources, lead students to break through the limitations of traditional classrooms, absorb chemistry knowledge efficiently, and lay a good foundation for their future development.
【Keywords】Network environment; Junior middle school chemistry; Teaching practice
在傳統(tǒng)的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模式比較單一,學生被動地接受化學知識,但并不理解化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具體應用,學習過于機械化,并不符合素質教育的教學要求。因此,在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化學教師應當認識到傳統(tǒng)教育中存在的弊端,引進信息技術創(chuàng)新化學課堂,在課前可以應用微課視頻幫助學生進行預習,高效地開展課堂導入;在教學過程中也可以應用網(wǎng)課資源創(chuàng)設情境,補充課堂的教學內容;在課下利用這些資源幫助學生復習鞏固課堂所學知識,加強練習,查缺補漏,提高學生的化學綜合素養(yǎng)。
一、轉變教學觀念,提高信息素養(yǎng)
在網(wǎng)絡環(huán)境背景下,化學教師為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提高信息技術的應用效率,首先就需要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認識到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并積極地學習一些先進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成功的案例;在課堂中敢于實踐,根據(jù)班上學生的具體情況來調整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案,提高自身的專業(yè)水平和信息素養(yǎng),推動教育信息化在課堂中的落實;借助多媒體技術為代表的現(xiàn)代教育技術手段進行教學,充分體現(xiàn)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改變以往的教學弊端。
例如在教學九年級上冊第一章“大家都來學化學”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物質變化、化學實驗室等視頻內容,利用豐富多彩的視頻內容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集中學生注意力,促使學生在觀看完視頻內容后深入了解本單元的主要知識。隨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聯(lián)系實際生活,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全體學生都參與課堂的學習活動中。待學生分享了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各類現(xiàn)象后,教師可以利用化學知識為其逐一解決,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幫助他們培養(yǎng)對學習化學興趣,為今后的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巧用微課視頻導入課堂
課堂的趣味性決定了教學計劃的順利推進和課堂的教學效率,由此可見,課前導入尤為重要。因此在課前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巧用微課視頻引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在微課視頻中,教師可以加入一些豐富有趣的化學實驗、化學現(xiàn)象,引導學生觀看視頻,了解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并做好課前準備工作。在視頻最后,教師可以設置一個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激發(fā)學生的探索欲望,從而高效地完成課堂導入,保證學生能在課堂中緊跟教師思路,挖掘本節(jié)課知識的內涵,掌握知識的實際應用方式,以此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促進學生化學素養(yǎng)的提升。
例如在教學九年級上冊第三章“維持生命之氣—氧氣”時,教師在微課視頻中加入了制取氧氣的簡單實驗,也加入了氧氣和其他物質反應產(chǎn)生的生活現(xiàn)象,例如鐵質物品在潮濕的空氣中會發(fā)生氧化生出鐵銹。待學生觀看完微課視頻后,教師可以設置問題:“你們知道在實驗室中如何制取氧氣呢?”利用這一問題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導入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微課視頻。最后教師可再次設置問題:“如何才能驗證化學實驗生成的是氧氣而不是其他氣體呢?”利用這個問題高效導入課堂,讓學生帶著對問題的疑惑跟隨教師的步伐,學習本單元的化學知識,掌握氧氣的性質以及如何在實驗室制取氧氣。教師通過這種方式鼓勵學生結合氧氣的性質思考問題,能夠有效推動教學進程的順利進行。
三、借助網(wǎng)課資源開展情境教學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能會遇到一些抽象的化學知識,通過單一的口頭解釋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并不利于學生的理解和吸收。針對這一情況,教師需要提高教育公共服務平臺的應用率,在課堂教學中隨時隨地地根據(jù)教學需求,在平臺中搜索相關的網(wǎng)課資源,為學生展現(xiàn)動態(tài)的化學內容,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進入情境中高效學習,以此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例如在教學九年級上冊第五章“燃料”時,該章節(jié)不僅講述了二氧化碳的制取方式,同時還分析了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在教學的過程中,有的學生提出問題:“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僅僅少了一個氧,為什么一氧化碳會對人體造成嚴重的危害呢?”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解相關的理論知識,然后選擇有針對性的網(wǎng)課在課堂中播放,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網(wǎng)課內容中講述了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生成以及區(qū)別聯(lián)系,在這樣的教學情境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對問題進行討論分析,談一談自己的看法,并結合視頻內容開展知識的探索活動。教師應在這個過程中對學生進行適當?shù)闹笇?,提供一定的探究思路,及時解決學生的疑惑,加深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和認知。
四、構建數(shù)據(jù)庫,開展翻轉課堂
教師可以在網(wǎng)絡上搜集與化學相關的課程資源,建立專屬的數(shù)據(jù)庫,定期分享化學課程練習題、文章資料等,豐富課堂的教學內容,突破教材內容的限制。當然教師也可以利用這一數(shù)據(jù)庫開展翻轉課堂,在課前設置學習任務,要求學生在課下觀看視頻,做好預習工作并記錄視頻內容中的知識點;記錄自己預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在翻轉課堂中提出自己的問題。在此過程中,教師應做好引導工作,指導各個小組開展知識探索活動,尋找問題的答案,以此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提高學生的自學效率,幫助他們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提高自身的化學素養(yǎng)。例如在教學九年級下冊第九章“常見的酸、堿、鹽”時,教師要求學生在課下觀看本單元的網(wǎng)課視頻,認識酸和堿以及酸堿的中和反應。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可能會產(chǎn)生這樣一個疑問:“不同濃度不同容量的酸堿溶液發(fā)生反應,反應現(xiàn)象和生成物質是一樣的嗎?”教師這時可以引導學生帶著這一問題參與翻轉課堂中,與組員進行分析討論,談一談自己的看法。教師還可帶領學生到實驗室中,引導他們自己動手操作,解決問題。
五、結語
總而言之,在教育信息化的發(fā)展對化學教學的教學思想理念模式產(chǎn)生了一定的影響,能夠有效推動教師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構建了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引導的教學模式,利用信息技術營造信息課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教師還應帶領學生開展知識探究活動,掌握知識在生活中的具體應用方法,促使學生能夠利用網(wǎng)課資源開展自主學習,挖掘新舊知識之間存在的聯(lián)系,構建知識架構,提高自身的化學綜合素養(yǎng),為他們進一步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趙旭彪.基于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的初中化學教學實踐與思考[J].活力,2019(15).
[2]馬祎.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的初中化學教學實踐與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19(06).
[3]謝龍輝.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的初中化學教學實踐及思考[J].年輕人,2019(48).
(責編? 楊?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