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吉剛
(河南省南陽市第二人民醫(yī)院 麻醉科,河南 南陽473000)
乳腺癌是一種臨床常見的女性惡性腫瘤,近年來其發(fā)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目前,該疾病治療措施主要為手術切除瘤體及清掃淋巴結,但由于手術創(chuàng)傷較大、刺激強度較高,可影響患者機體內環(huán)境穩(wěn)定,引起不同程度的應激反應,進而降低患者免疫功能,而麻醉藥物也可進一步抑制其免疫功能,不利于患者康復[1-2]。右美托咪定是一種α2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可發(fā)揮鎮(zhèn)靜、鎮(zhèn)痛作用,同時可降低患者的應激反應,改善免疫功能[3-4]?;诖?,本研究旨在探討右美托咪定維持麻醉在乳腺癌手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8年3月至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手術患者8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觀察組年齡32~60歲,平均年齡(50.89±5.02)歲;腫瘤直徑1~8 cm,平均腫瘤直徑(4.23±1.09)cm;BMI 20~28 kg/m2,平均BMI(23.74±2.59)kg/m2。對照組年齡33~60歲,平均年齡(50.86±4.99)歲;腫瘤直徑1~8 cm,平均腫瘤直徑(4.51±1.14)cm;BMI 20~28 kg/m2,平 均BMI(23.81±2.61)kg/m2。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選標準納入標準:①符合《中國抗癌協(xié)會乳腺癌診治指南與規(guī)范(2013版)》[5]中乳腺癌診斷標準;②美國麻醉醫(yī)師學會(ASA)分級Ⅰ~Ⅱ級;③由同一組醫(yī)生完成手術;④患者及其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近期使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②哺乳、妊娠期女性;③合并精神障礙性疾?。虎軐τ颐劳羞涠ㄟ^敏。
1.3 方法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手術麻醉:患者進入手術室后先進行常規(guī)誘導麻醉,再連接呼吸機,保證患者血氧飽和度>95%,并靜脈注入藥物維持麻醉,具體為靜脈泵入丙泊酚乳狀注射液(Fresenius Kabi Deutschland GmbH,生產批號:20170608、20191012,規(guī)格:50 m L∶1 g)2~5 mg·kg-1·h-1、枸櫞酸舒芬太尼注射液[Eurocept BV,生產批號:20170508、20190811,規(guī)格:1 m L∶75μg(相當于50μg舒芬太尼)]3~4μg·kg-1·h-1,間斷靜脈注射苯磺順阿曲庫銨(海南皇隆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批號:20170609、20190912,規(guī)格:5 m L∶10 mg)0.1 mg/kg。觀察組常規(guī)手術麻醉方式同對照組,在麻醉誘導前,靜脈泵入鹽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四川國瑞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生產批號20170507、20191014,規(guī)格:1 m L∶0.1 mg),劑量為1μg/kg,時間為10 min,然后以0.5μg·kg-1·h-1的速度泵入進行持續(xù)麻醉,直至手術結束。
1.4 評價指標①比較兩組患者術后蘇醒、術后8 h、術后24 h的視覺模擬疼痛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評分,分值范圍為0~10分,得分越高,疼痛程度越嚴重。②于術前、術后24 h抽取兩組患者空腹靜脈血5 m L,采用No vo Cyte D1040流式細胞儀檢測外周血T淋巴細胞亞群(CD4+、CD8+、CD4+/CD8+)。
1.5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VAS評分觀察組術后蘇醒、術后8 h、術后24 h的V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后各時間點的VAS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患者術后各時間點的VAS評分比較(±s,分)
?
2.2 T淋巴細胞亞群情況術前,兩組的CD4+、CD8+、CD4+/CD8+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24 h,兩組的CD4+、CD4+/CD8+水平均低于術前,CD8+水平高于術前(P<0.05);觀察組的CD4+、CD4+/CD8+水平高于對照組,CD8+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T淋巴細胞亞群情況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的T淋巴細胞亞群情況比較(±s)
注:與同組術前比較,*P<0.05。
?
乳腺癌患者采用手術治療可以直接切除瘤體組織,減輕腫瘤對患者正常組織的侵蝕、破壞,但手術創(chuàng)口、術中出血、術后疼痛及麻醉藥物的使用均可激發(fā)應激反應,降低機體的抗打擊能力,同時可造成一定程度的免疫功能減弱,不利于患者術后抗感染及機體康復[6]。因此,尋求有效的措施減輕應激反應、改善術后免疫功能對于乳腺癌手術患者而言至關重要。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術后蘇醒、術后8 h、術后24 h的V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術中給予右美托咪定維持麻醉可以增強術后鎮(zhèn)痛效果。分析原因在于:右美托咪定可以直接阻斷外周C神經(jīng)纖維向中樞神經(jīng)傳遞疼痛,還可以作用于脊髓內突觸及腦內藍斑核的α2受體,抑制疼痛信號向大腦皮層傳遞[7],進而發(fā)揮鎮(zhèn)痛作用。
乳腺癌患者體內重要的抗腫瘤機制為特異性免疫,其中CD8+可以直接殺傷腫瘤細胞,而CD4+可以增強機體對腫瘤細胞的識別能力,同時可以協(xié)助CD8+及自然殺傷細胞對腫瘤細胞的清除,且正常情況下CD4+/CD8+維持在0.9~2.0之間,若CD4+/CD8+升高或降低均表示發(fā)生免疫功能紊亂。本研究結果顯示,術后24 h,兩組的CD4+、CD4+/CD8+水平均低于術前,CD8+水平均高于術前(P<0.05);觀察組的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對照組,CD8+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乳腺癌手術患者術中給予右美托咪定維持麻醉可以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分析原因在于:右美托咪定可以激動腦內交感神經(jīng)反應的“負反饋環(huán)”,從而抑制交感-腎上腺系統(tǒng)作用,減少體內糖皮質激素的分泌,減輕患者的應激反應[8],進而降低糖皮質激素對免疫系統(tǒng)的抑制程度,糾正患者的免疫功能紊亂狀態(tài)。
綜上所述,乳腺癌手術患者術中給予右美托咪定維持麻醉可增強術后鎮(zhèn)痛效果,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