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志仁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無論是寫作、閱讀,還是口語交際,都離不開語言素材的積累與收集。《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專門就語文學科的積累教學提出了明確要求:語文課程應該讓學生多讀多寫,日積月累,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體會、把握運用語文的規(guī)律。鑒于此,文章結合筆者多年工作經(jīng)驗,對淺談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背誦能力提出了一些建議,僅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提高學生;背誦能力
引言
學生一般是從小學階段開始學習語文,這個階段的學生可塑性非常強,因此這個階段也是學生學習語文的關鍵期。想要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和寫作能力,就需要教師指導和督促學生在日常學習中進行大量的文學積累。眾所周知,小學生積累素材的主要來源就是語文課本中的文章詩詞。通過背誦教材中的文章,一方面可以使小學生熟記教材內(nèi)容,另一方面也能加深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從而在寫作中模仿借鑒課文內(nèi)容。因此,在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師應該利用背誦這一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通過指導學生背誦課文來增加學生的素材儲備。
一、小學語文背誦教學的意義
首先,背誦與默寫可以培養(yǎng)學生嚴謹認真的態(tài)度,從而使學生養(yǎng)成一絲不茍的學習習慣。默寫的評分細則里明確規(guī)定考生必須準確無誤地書寫與題目相對應的句子,如果出現(xiàn)錯字、漏字或者添字,則均不能得分。所以它不僅考查學生的背誦識記能力,而且還考查學生正確規(guī)范書寫漢字的能力,這就需要學生在識記背誦的時候,認真嚴肅對待,時刻關注字詞句的書寫與排列,不能僅僅滿足于背誦的層面。這種嚴謹、認真、細致的態(tài)度對學生將來的學習生活有著非凡的意義。優(yōu)秀的文章既能培養(yǎng)學生欣賞美、鑒賞美的能力,以積極的態(tài)度去面對生活中的挫折和坎坷,還能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背誦能力的策略
(一)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
對于班級學習能力強、記憶力好的學生,教師可以提高對學生的背誦要求,可以嘗試讓他們背誦語文課本中沒有強制要求需要背誦的篇章,同時,也可以推薦一些好的書籍讓學生在課后進行背誦,拓展知識面,這樣對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大有幫助。同時,也能讓學生的寫作才能得到充分發(fā)揮。而對于教材中的文章,教師不僅要求學生熟練背誦,而且還可以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話來描述出文章的意境。對于班級中記憶力稍微弱一些的學生,教師可以根據(jù)班級情況,適當?shù)亟档碗y度,讓這些學生也能體會到成功。比如,對于同一篇文章,可以要求記憶力強的同學,準確且流利地背誦課文,但對于程度稍微差一點的學生,就只需要背誦課文中自己喜歡的段落。而且在背誦的過程中,如果學生突然停頓,老師可以對學生進行相關提示。
(二)背誦摘抄積累,落實語文要素
散文語言優(yōu)美,具有美感,值得學生細細辨析與品味,進行積淀與內(nèi)化。本單元的語文要素為“感受課文生動的語言,積累喜歡的語句”。在教學中,常態(tài)的積累語句的方法就是背誦。這種積累方法雖然沒錯,但是一味機械地背誦和記憶,很容易讓學生感到乏味,從而導致他們產(chǎn)生厭煩情緒。因此,教師要依據(jù)散文特質(zhì),采取多樣積累語句的方法,以幫助學生積淀語感,培養(yǎng)學生積累語言的興趣和習慣。在散文閱讀中,根據(jù)散文語言優(yōu)美的特質(zhì),教師可以讓學生讀完每一篇文章后,把喜歡的詞句按類別摘抄在自己的摘抄本上,并在摘抄的內(nèi)容旁寫上喜歡它們的理由等。這樣,可以有效地避免學生單純地為摘抄而摘抄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使學生能以更加理性的方式追問自我,完成對積累詞句的深度剖析,提升學生積累的效度。在語言積累方面,只有在對語句深入理解的基礎上的摘抄才是有效的。在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多元積累,并把自己積累到的語句與同伴交流與分享,使學生把摘抄的內(nèi)容逐步內(nèi)化在自己的頭腦中,為今后的習作奠定基礎。
(三)師生共同識記背誦
教師可以先嘗試著和學生一起識記背誦,在給學生進行示范識記背誦的時候,老師可以用行動告訴學生,老師記憶力沒有他們那么好也能做到,相信學生也一定沒有問題。當然,僅靠這一點肯定是不夠的,教師還需要采取多種有效途徑,促使學生產(chǎn)生并堅定“我能行”的信念。當學生讀一遍兩遍無法背下來的時候,鼓勵學生多讀幾遍,只要學生有信心、有勇氣,堅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把文章順利背誦下來。
(四)尋找多種方法,加強背誦
完成背誦是默寫的前提和基礎。在教學中,教師要尋找多種方法,調(diào)動學生的熱情與積極性,讓學生感受文章的音韻之美,從而主動地去背誦。教學中可以具體嘗試以下方法加強背誦。①反復誦讀,形成語感,加強背誦。俗語有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平時的學習中,我們通過反復的誦讀以及不斷的復習,長時間堅持,能夠形成語感,自然引出后面的詞句。②抓關鍵字,以字帶句,以句帶篇,加強背誦。有些文章由于時間久遠,詞句拗口,加之篇幅較長,學生可能背到某處會突然卡住,此時如果有人提醒一兩個字,學生又可以繼續(xù)背誦下去。針對這種情況,可用關鍵字提示的方法,即把每句的首字或重要字寫下來,以此來提醒自己。③留心句式,根據(jù)句式特點,加強背誦。文章中經(jīng)常有一些文章使用排比、對偶和夸張的修辭手法,朗讀起來氣勢充沛,音韻和諧,一氣呵成。在背誦時利用這一特色,可以減少背誦困難。
(五)運用總分識記背誦法
總分識記背誦即總體識記背誦與分層識記背誦的有效融合,一般學生在背誦比較長的文章時,往往容易記住前面的內(nèi)容,這在心理學上稱初始效應,而中部的內(nèi)容則不容易記住,這是心理學上所說的中遠效應。因此,在運用總分識記背誦法時要引導學生加強對文章中間部分的記憶頻率,加強對中間部分文章的熟悉度。
結束語
綜上所述,要想有效激發(fā)學生的識記背誦興趣,不讓背誦成為學生學習上的負擔,語文教師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當然,指導學生識記背誦的方法還有很多,有待大家一起去探索發(fā)現(xiàn),只要教師做語文教學中的有心人,就一定能找到一把打開學生智慧大門的鑰匙。
參考文獻:
[1]雒興科.小學生背誦能力現(xiàn)狀及培養(yǎng)策略研究[J].學周刊,2021(01):49-50.
[2]張美玲.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背誦教學初探[J].讀寫算,2020(27):184.
[3]江丹.小學語文背誦教學研究[D].安慶師范大學,2020.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香坊區(qū)汽輪小學校 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