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江芬
摘要:小學階段的學生正是學習語文作文的黃金時階段。語文作為主科,從小學一直到高中,作文所占的比重一直都是很高的,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習作教學是提高學生語文成績的關鍵。除此之外,寫作水平是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重要體現(xiàn),對學生進行習作教學還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全面成長。而在習作教學中模仿是教學的開始,創(chuàng)新是教學的發(fā)展,教師要處理好模仿與創(chuàng)新的關系,更好地促進寫作教學的開展,有更好地促進學生成長。
關鍵詞:小學語文;習作教學;模仿與創(chuàng)新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對寫作的技巧掌握還不夠準確,但很多時候沒有足夠的知識水平支撐起寫作,也就導致了許多的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內容較為單調。而優(yōu)秀的寫作能力是教師和學生溝通追求的目標,但是一個人的寫作水平的提高,離不開長期的積累和訓練,有目的地刻意練習、模仿是快速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有效方法。但是在教學過程中絕不能僅僅局限于模仿之上,而是要努力尋求創(chuàng)新。只有將兩點相結合,才能夠更好地促進寫作教學的開展,也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一、課堂教學,在閱讀中體現(xiàn)“模仿—創(chuàng)新”
在課堂開展的過程中,語文教師要充分地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引領學生進入寫作的殿堂。而在這一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就必須以教材內容為基礎,通過閱讀的方式對學生進行習作的基礎教學。讓學生能夠在閱讀的過程中掌握一些寫作的方法,同時也能夠在閱讀的過程中尋找寫作的主題,再根據(jù)閱讀內容進行模仿。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做到讀寫結合,也做到以讀促寫,將模仿這一教學基礎體現(xiàn)出來,以模仿為出發(fā)點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也做好習作教學的導入。
例如在《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文章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對學生進行文章教學,讓學生感受童話豐富的想象,也讓學生在探討與交流的過程中講述自己的感受。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仔細的閱讀文章,然后以此文章為模仿對象進行仿寫。在仿寫的初步階段,教師可以讓學生從一些詞語或者是段落開始進行模仿,做到教學的循序漸進,然后讓學生根據(jù)文章內容模仿。在此階段,教師要注重讓學生模仿文章的措辭和語言風格。之后教師要讓學生仔細地研究文章內容,讓學生能夠從全面的構思與立意中進行模仿,讓學生模仿文章的結構形式、表現(xiàn)手法。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對學生進行模仿習作的引導,對習作教學的開展奠定基礎。
二、生活實踐,在品味中體現(xiàn)“模仿—創(chuàng)新”
寫作不僅僅是停留在語文教學這章,而是融入到了我們的生活當中,我們要清楚寫作并非作家的專利,普通人也可以寫作,只要發(fā)自內心寫出真實情感就可以。在習作教學開展的過程中,教師的教學也不能夠脫離于學生的生活實際,要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關聯(lián)。因為寫作是我們思考的過程,這一思考是對我們生活的思考,對我們人生的思考,與我們的生活現(xiàn)狀是息息相關的。在基于模仿與創(chuàng)新的習作教學開展過程中,語文教師也要及時地結合生活實踐,讓學生能夠仔細地觀察生活中的現(xiàn)象,并且在觀察的過程中進行思考,在思考的過程中品味,在品味的過程中體現(xiàn)模仿與創(chuàng)新。只有這樣才能夠有效地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夠使得學生的寫作內容更加豐富和飽滿。
例如在《大自然的聲音》這一章內容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在模仿與創(chuàng)新中寫作。首先教師要讓學生仔細的觀察生活,然后根據(jù)文章內容仿寫在仿寫的過程中,教師要對其進行評價,并且要大膽的否定學生寫作的不足,然后讓學生進行改創(chuàng),讓學生能夠在改創(chuàng)的過程中突破。在此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調動五官去觀察和感受生活,要用心去品味生活,使得文章內容能夠更加富有學生自身的思想情感,也使得文章內容更加具有深意。通過這樣的方式來體現(xiàn)教學的模仿與創(chuàng)新,也讓學生在模仿中創(chuàng)新,在創(chuàng)新中提高。
三、教學指導,在引導中體現(xiàn)“模仿—創(chuàng)新”
教師作為教學的引導者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和人生成長的過程中都發(fā)揮著非常重要的影響作用,而在習作教學的開展的過程中,語文教師也要充分地發(fā)揮自身的教學指導作用。但是這一教學指導并不是意味著讓學生被動地學習知識,而是要通過引導的方式,讓學生自主地思考與探究。通過這樣的方式來體現(xiàn)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也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思維,讓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認知模仿,在思考的過程中銳意創(chuàng)新。
在模仿與創(chuàng)新的寫作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地對學生的寫作內容進行引導,讓學生的寫作內容更加富有層次性,也能夠突出寫作的重點。首先在寫作之初,教師要引導學生模仿經(jīng)典文學作品的寫作思路,在寫作之前要考慮文章的重點和基本點,學會用更加簡潔的語句來表達自身的情感,避免寫作過程中出現(xiàn)詞不達意的現(xiàn)象。例如在《記金華的雙龍洞》這篇文章的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理清楚寫作的順序,然后進行品讀交流深化理解。之后教師再讓學生對其進行模仿和創(chuàng)新,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做好教師的教學引導,也更好地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
模仿是模仿其一舉一動,不僅僅是外在,還要達到內涵和內心上的神似。而創(chuàng)新也絕不僅僅是滿足于現(xiàn)狀,更重要的是要超越現(xiàn)狀。在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過程中,模仿是快速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有效方法,而創(chuàng)新是賦予寫作內容更多個人情感的方法。在小學寫作教學開展的過程中,教師要以模仿為開展基礎,以銳意創(chuàng)新為根本目標,讓學生能夠在模仿的素材積累中找到質的飛躍的關鍵點,更好的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也促進學生語文思維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夏凌燕.觀察仿作創(chuàng)新——對小學高年級作文教學的幾點體會[J].名師在線,2018,60(23):32-33.
[2]涂元璋.淺議提高寫作能力的途徑[J].讀與寫(上,下旬),2019,016(031):59.
貴州省羅甸縣第四小學 55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