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磊,陳 軍
初中升學考試是決定初中生進入高中階段學習資源分配的重要依據(jù),是家長和社會都非常關心的社會性問題。相較于中考文化科目,中考體育科目的成績具有短期提升快、保持容易和基于訓練效果顯著的特點,既是初中生中考成績的重要得分來源,又是有效檢驗初中生身體素質(zhì)的重要形式[1-3]。身體素質(zhì)的強弱決定著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學習質(zhì)量的好與差,沒有健康的體魄,文化課程的學習就沒有足夠保障。初中生處于身體發(fā)育和心理成長的關鍵時期,體育鍛煉在這一階段的作用不僅僅是增強了學生體質(zhì),減輕了學生文化課程學習壓力,調(diào)節(jié)了學生的心理和情緒,還能提升初中生文化課程的學習狀態(tài)和學習體驗[4]。然而,一些學者的研究結果顯示:體育學習和體育鍛煉本身也能給學生帶來心理壓力,尤其是體育學習方法不合適,體育鍛煉習慣不到位,容易使學生在體育鍛煉中難以找到狀態(tài),進而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自信心。體育中考作為初中生升學考試的組成部分,使學校體育地位得到了極大提升。學生、家長、老師、學校等對體育科目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較大轉變。體育中考促使中學生進行體育鍛煉,以形成強健的體魄和健全的人格,并且改變了我國青少年體質(zhì)孱弱的現(xiàn)狀,與此同時提高了我國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成效,學生體育測試合格率明顯提升,學生體質(zhì)得到加強。當然,體育中考實施之后有益處也有弊端,體育與其他學科一樣面臨應試教育的誤區(qū),體育課變成了訓練課,課程內(nèi)容枯燥乏味,不利于中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和體育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不能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意識,不利于終身體育的形成。因此,通過對初中生心理壓力、體育鍛煉習慣及體育中考的調(diào)查與分析,探析初中生在體育學習及體育中考備考過程中的心理壓力和瓶頸,進而為體育教師優(yōu)化體育教學,合理調(diào)控體育中考備考過程,促進中學生體育鍛煉習慣的養(yǎng)成提供一定的依據(jù)。
采用方便抽樣法抽取南通市啟秀中學初三年級兩個班級的學生作為調(diào)查樣本。為了確保此次調(diào)查的有效性,問卷采用學生現(xiàn)場集體填寫,由當班體育老師和班主任共同指導學生完成。本次抽樣共96人,剔除無效問卷和體育中考免測等不符合要求的學生,最終確定66例有效樣本,其中男生33人,女生33人,平均年齡(15.37±0.64)歲。
2.2.1 體育活動等級量表
由國內(nèi)學者梁德清修訂,該量表從鍛煉強度、鍛煉時間、鍛煉頻率和鍛煉項目四個方面綜合考察中學生近一個月內(nèi)的體育鍛煉行為,并以體育鍛煉量來衡量中學生體育鍛煉的參與水平[5]。
2.2.2 中學生應激源量表
由國內(nèi)學者鄭全全等人編制,量表共39個條目,采用李克特5級計分法,從學習壓力、教師壓力、家庭環(huán)境壓力、父母教養(yǎng)方式壓力、同學朋友壓力、自我身心壓力、社會文化壓力7個維度對中學生學習中的應激源進行考察,得分越高表明相應的應激反應越強,心理壓力越大。經(jīng)檢驗量表的信效度符合心理測量要求[6]。
2.2.3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使用SPSS23.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與分析,數(shù)據(jù)采用平均值±標準差的形式表示,P<0.05為有統(tǒng)計學差異。
2.2.4 南通市體育中考方案2019年南通市初中體育中考總成績由現(xiàn)場考試成績和學校考試成績兩部分組成,合計60分。其中現(xiàn)場體育考試分為必考項目和選考項目,合計30分。必考項目為耐久跑,女生800米,男生長跑,100米游泳,采用扣分制。選考項目有三項(每項滿分為10分),第一類包含200米跑、立定三級蛙跳、助跑正面雙手頭上向前擲實心球;第二類包含男生引體向上、女生雙杠直臂前移、1分鐘仰臥起坐、1分鐘跳繩;第三類包含籃球運球投籃、排球網(wǎng)前自墊球、足球運球繞桿射門。
表1 初中生體育中考、心理壓力和體育鍛煉情況
由表1可知:此次調(diào)查對象體育中考現(xiàn)場考試三個項目得分、校考得分和中考總分成績都較為理想,平均分均接近滿分;調(diào)查對象體育鍛煉行為的均值為30.87,參照《體育鍛煉等級量表》得分在20~42分的體育鍛煉行為可視為中等水平;而此次調(diào)查對象的心理應激源得分56.60分要明顯高于浙江省初中三年級學生的得分35.96分,究其原因可能是南通市基礎教育實力和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無論是學校里的老師還是家庭中的父母,都時刻關注著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因此這些學生感受到方方面面的壓力都很大。
表2 不同體育中考成績中學生的心理壓力及體育鍛煉比較
由表2可知:體育中考成績?yōu)闈M分的學生與非滿分學生在心理壓力總分、父母教養(yǎng)方式壓力方面的得分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滿分學生的應激程度要明顯高于非滿分的學生。體育中考成績?yōu)闈M分的學生與非滿分學生在體育鍛煉行為、心理壓力的學習、教師等其余方面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3 不同鍛煉行為中學生的體育中考及心理壓力比較
由表3可知:不同鍛煉行為對學生體育中考總分的影響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不同體育鍛煉行為對學生心理壓力的總分雖無顯著效應,但是對學習壓力、父母教養(yǎng)方式壓力、同學朋友壓力這三個方面的影響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中,中鍛煉量的學生感受到的來自學習的壓力和來自同學朋友的壓力要明顯高于小鍛煉量和大鍛煉量的學生;大鍛煉量的學生感受到來自父母教養(yǎng)方式方面的壓力要明顯低于中小鍛煉量的學生。原因可能是大鍛煉量的學生在運動過程中較好的釋放了學習生活中的一些不良情緒或是體驗到運動的愉悅感,獲得了良好的自我效能,進而促使其能更從容的應對來自同學、父母或朋友的壓力。
表4 體育中考與中學生體育鍛煉行為及心理壓力的相關分析
由表4可知:中學生心理壓力與體育中考之間存在顯著性負相關(P<0.01),即學生體育中考成績越高,其承受的心理壓力越大,主要原因是隨著我國各地體育中考制度的不斷推進,社會、家長、教師和學生都越來越關注體育中考各項要求和規(guī)定,還有研究發(fā)現(xiàn):當前初中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教學內(nèi)容正逐步被體育中考的相關項目所替代。中學生在面對體育中考時正承受著越來越大的心理壓力,因此,想要體育中考獲得高分,就必須承受相應的考試壓力。而體育鍛煉行為與體育中考和心理壓力之間雖存在一定的相關關系,但未達到顯著性水平(P>0.05),原因可能是當前體育中考制度有逐漸朝應試體育的方向轉變的趨勢,不少中學生的家長會在體育中考前1-2月內(nèi)為學生報名參加體育中考培訓班進行突擊式練習,這種訓練方式功利性強、實效性短,一旦參加完體育中考以后,只有愛好體育鍛煉的學生后續(xù)會繼續(xù)參加體育鍛煉,而迫于考試壓力的中學生則會出現(xiàn)體育運動興趣逐步下降,進而不再參與體育鍛煉的情況。
南通市中學生在此次體育升學考試中的各項測試成績總體表現(xiàn)良好,滿分率超過30%。但體育中考除了對中學生的心理壓力產(chǎn)生了一定程度的負面效應,還對中學生的體育鍛煉行為卻未能帶來足夠的正面效應。因此,后續(xù)的體育中考方案應著力提升對中學生積極影響的持續(xù)性,避免體育中考的功利色彩,為減輕學生負擔和發(fā)展終身體育提供更多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