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貴斌
【摘? ? 要】中小學生正處于生長發(fā)育的重要階段,正確的體育教育指導對學生而言意義重大。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中小學體育教育目標也隨之發(fā)生了改變,傳統(tǒng)的中小學體育教學模式早已無法滿足學生的成長需求與時代的發(fā)展,體育教育模式必須作出創(chuàng)新性的改變?;诖耍疚膶χ行W體育銜接教學創(chuàng)新模式展開研究。
【關鍵詞】中小學;體育;教育;銜接
中圖分類號:G623.8?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12-0008-02
Research on the Innovative Model of the Linking-up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ports Teaching
(Shetang Central School, Maiji District, Tianshui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 WANG Guibin
【Abstract】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are in an important stage of growth and development, the correct guidance of physical educa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udents. With the continuous reform of education, the goals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have also changed, and the traditiona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mode i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has long been unable to meet the growing needs of student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the mode of physical education must be changed innovatively. Based on this, this article will,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ports link-up Teaching Innovation Model Research.
【Keywords】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Physical education; Education; Convergence
中小學體育銜接教學的目的在于削弱學習環(huán)境改變帶給學生的沖突感,使學生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實現(xiàn)由小學生向中學生的轉變。在中小學體育銜接教學創(chuàng)新模式下,會產(chǎn)生一個完整的、可靠的良性系統(tǒng),學生不僅可以有效地將小學與中學的體育知識聯(lián)系起來,還能夠使他們自身的體育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但因為中小學體育教學銜接處于初步發(fā)展的階段,在實際的教學中仍存在較多有待改進的問題,對中小學體育教育銜接的效率與質量的提升造成了阻礙。因此,對中小學體育銜接教學創(chuàng)新模式進行探究是十分必要的,具體策略綜述如下。
一、中小學體育教學銜接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思想缺乏科學性、合理性
教學思想在體育教育中起到了指引的作用,是教師開展體育教育活動的核心與參考依據(jù),是實現(xiàn)中小學體育教育銜接的關鍵,所以教學思想在體育教育中占據(jù)了重要的位置,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就實際調查結果顯示,受應試教育的長期影響,部分教師無法及時地扭轉教學觀念,進而導致他們的教學思想缺乏科學性、合理性,如果這一現(xiàn)狀長期得不到解決,將會導致小學體育教育與中學體育的銜接工作出現(xiàn)大方向上的偏差,最終不僅會造成中小學體育教學銜接工作的失敗,還會抑制學生綜合素質的發(fā)展,使學生逐漸失去學習體育知識,參與體育運動的興趣,為學生今后的學習與發(fā)展產(chǎn)生不利影響。
(二)教學內容缺乏系統(tǒng)性、遞進性
中小學生的生長速度較快,身體素質、敏捷度、速度等在一段時間后都會發(fā)生一定程度上的變化,體育教育作為以增強學生身體素質為主要目的學科之一,教師應當時刻關注學生的身體變化,及時地調整教學方案,增強訓練強度,這也是中小學體育銜接教學的要點內容。然而,在現(xiàn)實的中小學體育教育中,教師對此并沒有明確的認知,未能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作出適度的調整,往往采取統(tǒng)一化的教學模式貫穿整個中小學體育教育過程,致使中小學體育教學內容缺乏系統(tǒng)性、遞進性。一方面,學生在學習自身需求不符的學習模式中,各項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大大地降低了學生學習體育知識的效率;另一方面,幾乎一成不變的體育教育方式會帶給學生枯燥乏味的感覺,逐漸消磨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興趣,使學生對體育課程的學習產(chǎn)生負面情緒,無法保障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
(三)中小學課堂紀律差異性較大
小學是九年義務教育的初級階段,學生的平均年齡較低,對事物的認知還不全面,理解能力不足,在學習與生活中往往受感性思維的驅使,以自己的主觀意愿做事,所以,小學體育教師面對學生的這一現(xiàn)狀,大多采取引導為主的方式教學,并且在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群體的紀律性的要求較低,學習氛圍較為寬松,學生能夠在滿足安全的基礎上獲得最大化的自由空間。雖然這種課堂紀律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同時也極容易使學生養(yǎng)成散漫的習慣。
二、中小學體育教育銜接教學創(chuàng)新的措施
(一)在開學前考查學生體育素養(yǎng)和技能
初中生在身體素質、體育技能的掌握、體育知識的積累等方面都存在差異性。面對學生的差異性,教師應在初一學生開學前夕,組織學生進行體育測試,考查學生相關的體育素養(yǎng)和相關技能,收集學生的實際信息;通過整合分析,最終得出科學合理的學生體育綜合水平報表;從而以此為依據(jù),為學生量身定做體育教育方案,讓學生能夠在自身的接受范圍內由淺入深地學習初中體育知識,逐漸適應初中體育的教學模式與管理模式,進而在達成中小學體育教學有效銜接的同時,節(jié)省體育教學資源,為今后的教學活動提供有力的保障。例如:在學習到初中體育七年級“田徑”時,這一課的學習內容較為基礎,教師可以將這一課的課題作為測試題目,對學生進行考核,使學生的優(yōu)勢特點與欠缺的地方能夠在此次檢測中有效地顯露出來。在測試結束后,教師需要給予全體學生表揚與鼓勵,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對未來的體育學習抱有期待,并建立起學習的自信心,為中小學體育銜接教學打下基礎。
(二)注重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引導學生主動意識
興趣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往往起到了牽引的作用,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對學生的學習效率、學習質量,以及面對學習的態(tài)度等都具有直接的影響力。學生由小學步入初中后,心理上仍需要一定的過渡期,在體育課堂中極容易產(chǎn)生矛盾的心理,想要參與體育課堂活動,但又無法接受初中的活動模式與管理體系,進而導致學生產(chǎn)生心理負擔,致使他們處于自我的壓抑狀態(tài)下,對他們的身心健康發(fā)展產(chǎn)生不利影響。因此,教師應積極地基于學生的學習興趣制定教學方案,使學生能夠在興趣的驅使下,主動地接納新的學習模式,融入新的學習環(huán)境,進而提高中小學體育銜接教學的效率。
(三)培養(yǎng)學生的紀律意識
想要實現(xiàn)中小學體育銜接教學的高效性,中小學教師應做到有效的配合,對教學方案作出調整。小學體育教師應適當?shù)靥岣邔φn堂學習紀律的要求,幫助學生樹立遵守紀律的意識,為學生今后的體育學習做好鋪墊。同時,由于小學體育教育與初中體育教育任務的不同,教師還應注意尊重學生現(xiàn)階段的心理成長特點與天性,在增強課堂紀律性的同時,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愛好,增添輕松自由的趣味環(huán)節(jié),降低學生對嚴謹氛圍的抵觸感,使學生能夠逐步地接受教學模式的變化,從而避免揠苗助長的情況發(fā)生,削弱初中課堂紀律差異性對學生帶來的負面影響。
(四)體育教學評價的銜接
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是中小學體育銜接教學的關鍵,因此,教師應對體育教學評價的銜接重視起來,不斷完善評價體系,創(chuàng)新評價方式,通過多個方面、多個角度的考量,以學生能夠接受的方式,指出學生的問題,使學生能夠意識到自身有待改進的地方。同時,教師還需擁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閃光點的眼睛,給予學生積極的表揚與鼓勵,從而促使學生從一個更客觀、全面的角度,客觀地看待自身的優(yōu)勢與不足,虛心地接受教師的評價,并在教師的激勵下養(yǎng)成樂觀向上的態(tài)度,更加積極踴躍地參與到今后的體育學習中,為中小學體育銜接教學創(chuàng)新模式的順利落實打下堅實的基礎。
綜上所述,體育是對學生進行綜合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環(huán)節(jié)。只有中小學體育銜接教學創(chuàng)新模式得以有效落實,才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因此,體育教師應當重視這種教學方法的應用,使中小學體育教學方法更加契合時代的發(fā)展,做到與時俱進,推陳出新,讓學生在體育學習中受益匪淺。
注:本文為2019年度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一般自籌項目課題“關于中小學體育課教學銜接問題的研究”(課題立項號:GS[2019]GHB1472)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付秋南.新課標視閾下中小學體育教師素質的探索[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02).
[2]王建.新課改后大中小學體育教學銜接的現(xiàn)狀、制因及對策研究——基于安徽省大中小學實證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1).
(責編? 吳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