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正梅
【摘? ? 要】數學作為我國基礎教育學科之一,對于青少年的成長成才具有深遠影響。本文立足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高效課堂構建的重要性,從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設計教學內容、鞏固學生基礎、培養(yǎng)學生學習習慣、完善教學評價方式、引導學生學習反思等方面去探析推進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高效課堂構建的具體路徑。
【關鍵詞】初中數學? 高效課堂? 構建路徑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7.045
新課程改革對于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的老師與學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課堂作為數學教學的主陣地,是獲得教學實效的重要手段,也是學生接收數學知識、習得數學思維的主要途徑。因此,若要實現初中數學新課標的基本理念和教育目標,初中數學老師應當立足初中數學教學全過程,運用聯系與發(fā)展的觀點,把握數學教學過程中各個環(huán)節(jié)之間的關聯,由此形成教學要素合力,推進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
數學作為一門研究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科學,與社會進步和個人發(fā)展的進程息息相關,隨著生產力發(fā)展和科學技術的巨大進步,數學已被廣泛運用于社會生產和日常生活之中。數學是對于客觀現象抽象概括而逐漸形成的科學語言與運用工具,它不僅是自然科學和技術科學的基礎,同時對于人文社科的發(fā)展也有重要的影響。初中數學是義務教學階段學科體系的重要構成,是培養(yǎng)我國公民基本素養(yǎng)的基礎課程,具備普及性與運用性等特征。處于青少年階段的初中生是我國未來社會發(fā)展和建設的重要力量,理應接受良好的數學教學,從而使其掌握必備的數學知識和運用技能,從而培養(yǎng)初中生的抽象思維和邏輯推理能力,培養(yǎng)其創(chuàng)新意識和理性思維,促進初中生具備完善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認知,為初中生未來的生活、學習和工作塑造完善的個人素養(yǎng)。
數學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包含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數學運算、直觀想象、數據分析,作為教師應當將這些要素貫穿于數學教學過程之中。而課堂是實現數學教學知識和數學思維在老師與學生之間進行有效傳遞的主要場合,是教學過程中的主要媒介,所以為了更好地推進新課程改革,實現初中數學新課標的根本理念和教學目標,應當重視對于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從而為初中生了解、理解、掌握、運用數學專業(yè)術語,對于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統(tǒng)計與概率、綜合與實踐有一個從體驗、探索到認知的經歷,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學生是數學課堂中的主體,高效課堂的構建對于他們的成長成才有具體現實和長遠發(fā)展的多重意義;初中數學老師是數學課堂中的主導,高效課堂的構建對于老師而言,不僅是基于教師職業(yè)守則的要求,也是老師實現自身職業(yè)價值,追求立德樹人教育根本任務的必然要求。下面我們一起來探討如何推進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高效課堂構建的具體路徑。
一、創(chuàng)設生動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初中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激發(fā)行為主體的內生動力才能較為充分地促進其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和主動性的產生和發(fā)展。數學作為一門需要學生邏輯推理、理性判斷并靈活運用的學科,對初中生的認知基礎和綜合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同時,由于數學知識的學習具有難度和抽象性,所以部分初中生對于數學可能存在畏難情緒或學習積極性不夠高的情況。初中階段的學生已經經歷了小學六年的義務教育初級階段,具有一定的認知基礎,其自主意識和邏輯思維能力也開始處于快速提升階段,所以初中數學老師應當把握初中生的這一成長階段特征,通過調查研究對初中生的興趣偏好進行充分了解,從而為激發(fā)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找準方向。
我們都知道,環(huán)境對人有潛移默化的影響,課堂作為數學教師和學生就數學知識和數學思想進行交流傳遞的主要場合,對于學生的數學基礎認知和運用能力培養(yǎng)是具有重要作用的,所以數學教師應當創(chuàng)設生動活潑的教學情境。數學教師作為課堂教學過程中的主導因素,是維持教學秩序、把控教學走向的引導力量。教師的教學水平、教學技能和人格魅力,將關系到初中生對于數學知識的學習態(tài)度和求知意愿。由于數學課程具有一定的難度和抽象性,那么數學教師就應當避免過于嚴肅的教學風格,采取親和生動的語言表達和豐富靈活的肢體表達,運用抑揚頓挫的語調吸引并維持初中生對于數學教學內容的關注,使學生不由地跟隨老師的思路進行數學知識的思考。
同時,數學教師還應當創(chuàng)新教學互動的形式,對于課上積極回答問題的學生給予充分肯定和鼓勵,幫助初中生樹立數學學習的自信心,自信作為行為主體的內在心理要素,經過初中生的內在心理活動,也有可能會轉化成為對于數學的學習興趣。因此,數學教師應當關注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情境對于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構建的重要性,明晰初中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可以使其愿意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師生交互和教學思考之中,這是老師完成教學內容傳遞、開展合作學習模式并鞏固學生基礎、進行學情分析并完善教學評價體系的基礎。所以教師應當重視并認真推進對于生動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寓教于樂,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初中生對于數學的興趣,由此提升其數學學習主動性,在高效課堂構建的基礎上提升初中數學的教學質量。
二、貼合初中生教學需求,設計充實的初中數學教學內容
隨著我國教育水平和全民素質的提升,作為未來社會建設主力軍的青少年更應當具有扎實的數學基礎和較強的實踐運用能力。初中生對于數學的學習,存在主客觀的具體現實和長遠發(fā)展的多重需求。就具體現實而言,數學是我國基礎教育學科體系的重要構成,無論是學生已經度過的小學階段,還是即將面臨的高中時期,乃至學習追求的高等教育階段,數學都是學生必須正視的重要學習任務和必要學習內容。就長遠發(fā)展而言,數學這門學科內容的系統(tǒng)性和嚴密性,能夠使學生在求學過程中逐漸培養(yǎng)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實踐運用能力,造就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終身學習的基礎,在國際國內競爭日趨激烈的當下,能夠增強初中生個人發(fā)展的核心競爭力,從而為其今后邁入社會創(chuàng)造個人優(yōu)勢。
因此,初中數學教師應當貼合學生的主客觀實際教學需求,以初中數學新課標的根本理念和課程設計思路為導向,對初中數學教材進行深入研讀和細致剖析,把握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由于課堂是實現數學教學內容系統(tǒng)有效傳遞的主要場合,是師生就數學知識進行數學思想和運用能力交流的重要途徑,所以初中數學老師應當對數學教學內容進行充實切題的設計。老師應當依據學生的成長發(fā)展規(guī)律和實際認知水平,對初中這一學段進行清晰的定位,安排好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統(tǒng)計與概率、綜合與理論等教學版塊的課程內容,注重對學生進行數感、符號意識、空間觀念、幾何直觀、數據分析觀念、運算才能、推理才能、模型思想以及運用意識和創(chuàng)造意識的培養(yǎng)。
隨著網絡化信息化的發(fā)展,作為科學技術產物的多媒體已經被深入運用于教育教學領域,初中數學老師可以充分發(fā)揮多媒體的多元教學輔助效能,在初中數學教學素材的甄選和教學內容的呈現之中體現多媒體的作用。例如,老師可以運用多媒體的優(yōu)質共享數學教學資源傳輸功能來拓展初中生的數學視野,運用多媒體與數學要素相關的視頻音頻播放功能來使抽象的知識原理變得生動形象,運用多媒體的數學課件展示功能來節(jié)約師生用于黑板書寫教學的時間。此外,初中數學老師還可以運用多媒體的辦公軟件制作思維導圖和邏輯框架流程圖,這不僅能夠輔助師生對數學教學的重難點和課程框架進行直觀認知和復盤回顧,也能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初中生條分縷析的理性意識和邏輯意識,從而契合數學這一學科的特征。
三、重抓細節(jié),培養(yǎng)學生良好課堂學習習慣
“細節(jié)決定成敗”,良好的學習習慣能讓學生在日常課堂學習中,及時抓住每個學習細節(jié),完善知識學習體系,提升學習品質。在課堂上,具備良好學習習慣的學生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和監(jiān)督,便能一直保持著一個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要是每個學生都養(yǎng)成這樣的良好習慣,那么課堂教學一定高效且高質。
課堂學習習慣包括聽課習慣和思維習慣。良好的聽課習慣包括課堂注意力集中、聽課專注、及時做筆記、積極回答問題等;良好的思維習慣是指學生在聽講的同時調動思維,跟著教師的講解、節(jié)奏思考問題,及時提出問題、分析問題、總結問題等。在長期的課堂教學中,教師一定要重視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通過鼓勵、激勵等方式引導他們的學習行為。因為只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才會形成比較穩(wěn)定的學習行為方式,從而提升他們的學習效率。
四、采取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鞏固初中生的數學基礎
由于課堂教學需要師生共同參與,對教學內容和學習思維進行溝通與交流,那么初中數學老師就應當注重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在此我們應注意,不僅是須調動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交互,還應充分發(fā)揮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作用,為學生與學生之間實現有效活躍的交流互動創(chuàng)造條件。因此,初中數學老師可以依據班內學生的性格特征、數學基礎、認知水平、學習能力、秩序維護、性別差異等因素,對學生進行分組,并依據數學教學目標為每個小組布置適當的學習任務,由此達到學生就數學教學內容進行有規(guī)律地訓練和鞏固。初中生在參與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能夠相互聽寫數學公式和原理、能夠相互批改作業(yè)或隨堂測驗、能夠相互講解即時疑惑。從而一定程度節(jié)省初中數學教師對學生學習效果進行機械檢測的時間和精力,使老師能夠將部分時間用于更加有效的課程設計和自我提升的高效課堂構建行為之中。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蔽覀儜斂吹?,初中生對于數學知識的掌握、數學思維的培養(yǎng)和數學能力的習得,都應是在持續(xù)學習、反復訓練和不斷積累的過程中實現的,所以教師應當注重對小組合作學習狀態(tài)的引導,使初中生在歡快有效的合作學習之中逐漸鞏固自身的數學學習基礎。若是初中生具備了牢固的數學基礎,那么就能更為輕松地跟上數學教師的教學思路并及時答復老師所提出的思考問題,從而活躍數學課堂氛圍,促進高效課堂的構建。同時,數學教師還可以在班內開展數學競賽,先在各個小組內進行比拼,再進行各個小組之間的競賽,使初中生在較為緊張的競賽之中進行專注的數學知識思考和數學思維訓練。因此,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運用,旨在鞏固初中生的學習基礎,促進學生之間形成互幫互助、和諧相處的友好氛圍,培養(yǎng)初中生的競爭精神和團隊意識,從而健全初中生的綜合素養(yǎng)。
五、建立初中生學情分析機制,完善多元數學教學評價方式
我們都知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居于主體地位,是教學效果的直接反饋和檢測來源,所以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構建的成效如何,應當以初中生的學習狀態(tài)和成績變化作為重要標準,那么就要求初中數學老師對學生的學情進行細致分析。由于事物的發(fā)展是一個螺旋式上升的過程,所以高效課堂的構建也并非是一勞永逸的。同時,處于青少年時期的學生成長速度較快,他們由于生活環(huán)境、數學基礎、思維方式、學習習慣、認知水平、運用能力、性格特征等因素存在差異,使他們對于數學課堂的適應能力和在高效課堂構建過程中能夠發(fā)揮的作用也存在差異。
此外,數學教學的主客觀教學實現條件也在發(fā)生變化。例如多年前新媒體還并未如此深入運用于教學領域,初中數學教師的教學方式和策略就與當下便有所差異。所以初中數學教師應當圍繞學生的成績起伏和學習狀態(tài)等因素,對自身的教學方式、教學水平堅持進行定期的總結和自省,在發(fā)現教學問題、研究教學問題的過程中逐漸改進教學方法、提升教學效率,從而構建高效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環(huán)境。由此,初中數學教師應當注重對于教學評價機制的建立和完善,旨在較為全面地了解初中生數學學習的過程和結果,鼓勵學生進行數學知識的主動學習并改進數學教師的教學成效,從而圍繞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來形成科學的教學閉環(huán)。
六、總結教學內容,啟發(fā)學生反思
反思作為從舊體系中取得收獲新知識的主要途徑,運用在課堂教學中也能產生奇效。在每節(jié)課堂教學結尾時,教師都要總結當堂課涉及的教學內容,結合課堂內容特點,利用新舊知識的聯系和局部知識與整體之間的聯系,構建內容“沖突”。在沖突之下,學生的知識認知體系被打破,學生想要解決沖突問題的心情極其強烈,從而便會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在學生的主動參與下,隨著沖突問題被解決,學生的知識認知結構重新被構建。
學習反思不止是學生對自己學到的數學知識的反思,還有對課堂學習表現的反思、學習方法的反思、學習思想的反思、知識運用的反思等。如:在解題過程中,學生的思路是直切要點還是走了彎路;在推理過程中,學生使用的推理條件是否正確;在計算過程中,學生的運算過程是否快速準確。思源于疑,學起于思,反思是促進學生思維成長的源動力,是提升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驅動器。“一日三省吾身”,只有多反思、多總結,學生才能從教學中不斷地總結經驗,提升學習效率。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一定要以身作則,時常對課堂教學進行總結反思,從而才能強化學生的反思意識,帶動學生進行反思。學習是一個反復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斷通過反思延伸思維,創(chuàng)新學習方式,優(yōu)化學習方法,推陳出新,從而將整個初中階段的數學知識融會貫通,實現創(chuàng)造性地學習。
總之,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而應是老師在細致規(guī)劃、教學實施、科學總結的基礎上逐漸達成的。初中數學老師應當始終堅持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尤其是數學課堂中的主體地位,遵循數學教學規(guī)律和學生成長規(guī)律,設計充實有趣的教學情境和教學內容,貼合初中生的認知能力和教學需求,引導學生掌握初中數學基礎知識內容并不斷提升初中生的邏輯思維和運用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林瑞坤.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析[J].試題與研究,2021(31):167-168.
[2]吳麗.淺析如何在核心素養(yǎng)理念指導下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21(18):15-16.
[3]梁錦.優(yōu)化教學環(huán)節(jié) 構建高效課堂——淺議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J].新課程,2021(37):174.
[4]鄧葉. 淺談初中數學教學反思 ——打造高效課堂[J]. 明日, 2018(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