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堂紅
【摘? ? 要】學困生和普通學生一起接受學校教育,在很多方面很難找出兩者的不同,但是為了幫助學困生能接受更好的教育,我們先要將學困生辨別出來。以往國內普遍用學習成績作為學困生的評定標準,有時甚至直接把學困生劃分為差生,這種片面的劃分不符合素質教育和全面發(fā)展的要求,很有可能會忽略學困生在某些方面的特長。因此,本文就小學高年級語文學困生的相關內容展開了探究。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 學困生? 語文學習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0.022
一、學困生心理發(fā)展特點
(一)注意方面
注意是心理活動對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進入小學高年級后,學困生就開始顯露出由于各種原因而引起的注意缺陷。處于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對自身和外界環(huán)境有很大的好奇心,很容易受到各種因素的干擾,他們在小學低年級對外界事物缺乏了解,比較聽家長和教師的教導,但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和知識經(jīng)驗的豐富,學生已經(jīng)逐漸形成自己的思維模式,開始有自己的想法和主張。小學高年級學生會更加關注他們的外貌、言行舉止等外在表現(xiàn),而不是僅僅關注課本知識內容,他們還更加渴望能夠融入社會,因此,很多小學高年級學生尤其是學困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同時,由于學習習慣的不適應和學習強度不斷增大,學困生的知識基礎比較薄弱,精神疲勞、壓力過度、學習目的不明、缺少積極主動性、教學方法不適應等因素都會影響他們的課堂注意力。
(二)思維方面
在青少年初期,學生的思維由經(jīng)驗性抽象思維轉變?yōu)槔碚摮橄笏季S,在轉變過程中,學困生由于基礎薄弱、興趣缺乏,常處于被動學習狀態(tài),很容易付出很多精力卻沒有收獲,在學習中體驗不到樂趣,進而產生厭學情緒。學困生還容易產生思維惰性,思維的發(fā)散性、靈活性、廣闊性等都受到限制,主要表現(xiàn)出模仿、不求甚解、僵化和低層次的學習行為。比如,有的學困生雖然看起來在認真學習,平時回答問題也很積極,但學習效果并不好,每次考試的成績也不理想,原因就是他們僅限于低層次的學習行為,總是用固有的方式去解決問題,沒有自己獨立的想法和態(tài)度。
(三)感知覺方面
學困生的感知覺積極性較差,對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和主要特點把握得不夠準確,在同一時間內感知事物的數(shù)目也要比學習正常的學生少得多。在平時做題和考試的過程中,漏題、串行、讀錯題等現(xiàn)象經(jīng)常發(fā)生,并且他們知覺速度較慢,觀察事物時缺乏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探究不夠深入,知覺的恒常性較差。學困生面對的困難是日積月累的,而視覺、聽覺、運動覺的整合能力較差是影響部分學困生學習的重要原因。
(四)記憶方面
很多學困生的記憶方式主要以機械記憶為主,記憶內容花費時間較長而且很快就忘記了,或者只是把書本上的詞句背誦下來,內容連貫性較差,也不懂得如何提取和記憶內容。研究表明,學困生在感覺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等方面均存在明顯不足。例如,學困生從感覺記憶中提取信息的速度比較慢;在短時記憶中復述能力比較低;在長時記憶中語義記憶編碼困難等。這些記憶障礙影響學困生通常的組織、保存和提取知識的能力,導致學困生缺乏策略意識,不能有效地瞄準問題,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能力也較低下。
二、提高小學高年級學困生語文學習能力的對策
(一)與家長取得聯(lián)系,共同教育幫助學生
在教育過程中,家庭教育起著重要作用,是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基礎。改造學困生需要與家庭教育緊密合作[1]。對于因家庭不和或家庭不足而學習不良的學生,應及時與父母取得聯(lián)系,以便他們可以更多地照顧孩子并保持家庭溫暖。同時,教師需要更加注意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并檢查缺少的東西和需要的東西。對于教學方法不當?shù)膶W困生,應該提供更多的教學方法指導,以便家長可以科學地教育和正確地評估自己的孩子。
(二)注重學法指導,使學困生由“能學”到“會學”
在語言學習中學困生的主要問題是思想素質差,基礎知識不足,閱讀理解能力差,寫作水平低。為了應對這些問題,首先要糾正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解決基礎知識不足的問題,引導學生閱讀和學習,提高學生對閱讀和學習的興趣,優(yōu)化思維質量,鼓勵并指導學生進行改進。其次,面對面批改作業(yè),可以輕松指出作業(yè)中存在的問題,并提醒學生下次注意相同的問題。教師有必要適當降低對學困生的教育要求,堅持實施激勵評價,為學困生創(chuàng)造機會,讓其享受成功的喜悅,從而激發(fā)興趣和信心[2]。
(三)幫助學困生樹立信心
學困生最缺乏的就是信心,如果教師可以給他們更多的照顧,適當降低對他們的要求,并給他們更多的機會站在他們的角度考慮問題,就會逐步提高學困生的學習能力。教師要了解學困生的優(yōu)勢,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潛力,教育的責任是發(fā)掘和推動教育[3]。對于學困生,教師可以讓他們在課堂上回答難度較低的問題,同時積極地鼓勵他們,幫助他們克服自卑并樹立信心。
三、結語
只要廣大教師共同努力,堅定信心,科學教育,把轉化學困生作為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和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這些遲開的花朵終將絢麗多彩。
參考文獻
[1]周玉杰.提高小學學困生對語文學科學習興趣的研究[J].華夏教師,2018(23):16-17.
[2]馬幫恒.淺談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對學困生進行精準幫扶[J].攀枝花學院學報,2017,34(S1):73-74.
[3]才讓道吉.語文課堂中對學困生激勵性評價的現(xiàn)狀分析[J].文學教育(下),2017(02):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