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從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兩個方面探討如何克服編程教學所面對的困難,采用不同對策解決這些困難,重構編程課程,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與學生的學習方式以適應時代發(fā)展要求,從計算機硬件、各種語言結構、數(shù)據(jù)結構、基本算法等方面逐步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積累編程理論方法,滿足未來不同行業(yè)、領域對編程人才的需求。
關鍵詞:教育價值;教學方法;編程輔導;應對策略;興趣教學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論文編號:1674-2117(2021)S2-0085-03
“積跬步以至千里”出自荀子的《勸學》,這句話充分說明了在培養(yǎng)學生編程能力的過程中會面臨各種狀況和問題。本文筆者根據(jù)自身教學經歷,發(fā)現(xiàn)培養(yǎng)中學生編程能力不是立竿見影的事情,需要有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這就意味著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需要有效協(xié)同,重要的是都要保持持之以恒之心,而不是淺嘗輒止。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算法設計能力、合作能力和溝通能力,提高學生的計算思維能力和信息素養(yǎng),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編程的主體能動性和認知內驅力,點燃他們的學習熱情,為進一步的學習打下基礎,并為將來的終身發(fā)展奠定堅實的根基。
在編程教學中遇到的困難和應對策略
從《中學生編程態(tài)度及能力的現(xiàn)狀調查》調查問卷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中,我們可以看出現(xiàn)階段培養(yǎng)中學生的編程能力是個大問題,究其根本原因,是學生普遍缺乏編程知識的積累,相關課程的知識儲備不足,導致學生在學習、理解和掌握編程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困難。此外,教師的講解方式、課堂組織、輔助設備和周圍環(huán)境也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這些困難都是學生學習前進的“絆腳石”,要搬掉這些“絆腳石”就要辦法將“人”即編程教學的主體——學生解放出來,教師只有幫助學生克服各種各樣的困難,關心他們,幫助他們,才能讓學生有信心在編程的道路上走下去,幫助他們提高編程能力。
1.找生源困難——力求爭取主動
作為一名教師,應該善于挖掘學生的優(yōu)勢或長處,要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各種能力發(fā)展不同的學生,要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多角度全面地評價學生。許多學生認為編程教學就是玩電腦打游戲,而真正想學編程的學生很少,這就要求教師在平時教學中要有目的、要意識地去挑選有潛質的學生??刹捎靡韵聭獙Σ呗裕?/p>
(1)有超前意識,提前規(guī)劃
信息技術做為考察科目,重視的學生比較少,參與的學生相對更少,可以將挑選學生的工作前置,比如挑選初中生就可以到小學去招收,進而想辦法招到好生源。只要學校重視,經過系統(tǒng)教學輔導后是比較容易出成績的。
(2)明確對象,針對性強
教師要明確什么樣的學生能學好編程。根據(jù)以往的經驗,編程學得好的學生,不僅信息學基礎好,而且各科成績也名列前茅,綜合實力強。
(3)點面結合,優(yōu)中選優(yōu)
教師要確定合理的選拔措施,如可以出一份有區(qū)分度的試卷,試卷內容以數(shù)學知識類、編程思想類、智力類等題目為主,這樣的試卷,對有數(shù)學基礎、信息技術基礎的學生會有優(yōu)勢,他們很容易被選出。
2.定軍心困難——獲得多方支持
在教學中經常遇到許多的不理解和困難,如何讓編程課程得到學校、家長、學生的支持,就需要了解各方面擔心什么,然后有針對性地去解決這些困難。可采用以下應對策略:
(1)多方交流,爭取好結果
家長對自己的孩子都有很多期望,教師要多與家長溝通,多了解他們的想法。在學生剛剛接觸編程時,很多家長擔心編程內容太難,孩子沒有基礎學不會,擔心學習編程會影響孩子的主課成績……這些擔心的產生是因為對編程教學的不了解,這就需要教師同他們多交流,通過有實效的溝通來換取家長對編程教學的理解和支持。
(2)解決困難,體現(xiàn)團隊關愛
剛開始,學生對參加編程輔導的意愿通常不會很強烈,教師需多關心學生,盡力幫助他們解決課堂內外的實際困難。比如學生想在家使用電腦,教師就需要跟家長、學生進行溝通,保證規(guī)定時間段使用電腦,這個問題一旦解決,就能使學生學習編程的天賦得到很好的發(fā)揮。
3.求發(fā)展困難——提升教學效果
學習效率低、遷移能力弱、缺乏科學的計算思維等,這些問題會動搖學生學習程序設計的信心。針對這些問題,教師可采用以下應對策略:
(1)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從興趣入手
教師應該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有自我表現(xiàn)機會的學習場所,學生可以在其中進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學習。編程課堂教學是從零開始的,編程入門課一定要生動,教師如果照著編程教材上的內容進行教學會很枯燥,而如果從趣味入手,如運用故事引入、多打比喻、任務驅動等教學手段,這樣的教學效果將會大大提升。
(2)保持平常心,以鼓勵為主
當學生剛剛開始寫程序時,他們會經常犯各種各樣的錯誤,教師應該容忍他們的問題并給予耐心的指導,告訴他們出現(xiàn)這種問題的原因以及今后在編程過程中如何避免出現(xiàn)這種錯誤。教師應該對學生更加寬容并給予鼓勵,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心,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
(3)構建新的知識體系,改變學習方法
編程各知識點之間是相互聯(lián)系的,是一個不斷遞進學習的整體,所以教師應該從整體上把握編程的知識體系,做到講解時能突破重難點,根據(jù)學生情況,不斷調整調整知識點的難度,幫助學生找到各個知識點之間聯(lián)系的線索,幫助學生建構知識體系,以便于學生能根據(jù)相關知識體系進行更深入的學習。
專業(yè)編程教學的能力要求和提升途徑
伴隨著編程教學的不斷推廣與改革,每一位教師都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教師對編程的了解需要日積月累,這種知識積累不僅能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編程知識體系,還能引導他們走進生活,從生活中積累編程知識,汲取營養(yǎng)。
1.個人教學能力要求
(1)教育要改變,教師要先成長
教育要改變,教師要先成長,這一點已經逐漸成為教育界的共識。編程教育要從理想落地于每日的實踐教學,就要求教師在理念與素養(yǎng)上進行靈活的自我更新與重塑。由此可見,要推進編程教學,就必須首先打造一支富有學習力、充滿創(chuàng)新力、敢于向前奮進教師隊伍。
(2)個人教學素質要強
在進行編程教學時,教師本身應該具備較高的教學素質,如表達能力、應變能力、解題能力等都應該較強。作為指導教師應該熟悉學生思維的特點,掌握學生學習中的難點,適時提供合適的指導,引導學生的編程教學思維,解決學習中的困難,同時提高學生的程序設計水平。
(3)發(fā)揮教研組集體的力量
每個學校的信息技術教研組都是各種人才匯聚的地方,每位教師都有自己擅長的學科領域,在編程教學中將內容合理分塊,安排熟悉該領域的教師負責,分工協(xié)作,可以發(fā)揮集體的優(yōu)勢,提高編程教學效率。
2.編程教學的教學要求
(1)課前要準備充足
編程教學備課與其他科目備課相比要求高、費時長、難度大。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中要精心準備講解內容與例題,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編程知識有難度,只有在備課時多花時間思考教法和精心準備教學內容,才能有效地講解程序設計內容。
(2)題目講解要找共性,提倡一問多解,引導求異
編程教學試題訓練的目的要明確,教師在教學中要努力要求一題多解,不要拘泥于書本上的標準答案。實際上,競賽問題可以用多個思路來求解,教師給出不同的解答過程,也是給學生展示不同的思考方法。多一種方法,就多一份思考,也會多一份收獲。
(3)課后要歸納、總結
通過編程課程的學習,學生對新概念、新算法可以初步掌握,通過課后作業(yè)和練習,可以將新數(shù)據(jù)結構運用到問題的解決中去,從而加強學生對編程教學規(guī)律的認識。教師設計多層次、多角度的學習內容讓學生從多種角度考察和評價學習的效果,幫助學生形成符合個人特點的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引導學生以正確的態(tài)度面對調試中出現(xiàn)的“挫折”和“錯誤”,鼓勵學生勇于嘗試、勇于改進,從而在不停試錯的過程中一步步提高編程能力。
結語
編程教學一項非常艱難的工作,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可能會讓你失望、沮喪,甚至迷失方向,這就需要教師在編程教學中能秉承“積跬步 以致千里”的教學態(tài)度穩(wěn)步推進,一步步堅持走下去。相信只要能持之以恒、不斷努力,就一定能達到培養(yǎng)學生信息技術核心素養(yǎng)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周濟.注重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強高水平大學創(chuàng)新能力[J].中國高等教育,2006.
[2]王道俊,王漢瀾.教育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肖旻,陳行.基于Python語言編程特點及應用之探討[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4,10(34):8177-8178.
[4]張慧妍.適合高中生計算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程序設計語言初探[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6(22):19-22.
[5]張學軍,郭夢婷,李華.高中信息技術課程蘊含的計算思維分析[J]電化教育研究,2015,36(08):80-86.
作者簡介:任重,1973年9月出生,江西省九江市同文中學初、高中信息技術教師,中教高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