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嫣然
摘 要:在當前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下,初中化學教學工作也更加注重采用多樣化手段授課,化學學科本身就具有抽象、系統(tǒng)的特點,單憑依靠傳統(tǒng)教學理念授課是很難達到理想教學效果的,應實現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融合,借助探究實驗來讓學生獲得更加直觀的學習體驗,全面掌握化學知識,最終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因此,文章將圍繞初中化學實驗中探究性教學法的運用為主題來展開分析,通過詳細了解在初中化學探究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再提出促進應用初中化學實驗應用探究性實驗教學法的可行性對策。
關鍵詞:初中化學實驗;探究性教學法;運用
一、 引言
化學學科本身就具有較強的實踐性,教師要始終重視開展實踐教學工作來進行授課,以此來提升化學教學的有效性和專業(yè)性,讓學生對化學學科始終秉持正確的態(tài)度,融入各學習環(huán)節(jié)中,形成自主探究能力、自主處理問題能力。并且教師還要以一種正確眼光看待當前初中化學實驗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優(yōu)化完善教學策略和理念,為確保初中化學實驗教學工作的有序開展提供保障。探究性實驗教學工作的開展會最大限度地體現出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有著更多表現自己的空間,對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科學素養(yǎng)以及實驗嚴謹性有著深遠影響。
二、 針對在初中化學探究實驗教學中存在問題的探究
當前在初中化學探究實驗教學工作中依然存在著各種問題有待完善,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幾點問題。
第一,教師未能始終關注和重視探究實驗教學工作的開展。由于部分教師受到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影響較為深遠,所以在進行化學實驗教學工作時,會依然利用灌輸型、“填鴨式”教學模式,學生處于一種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而且初中時期的學生,需要面對較重的學習負擔和壓力,教師會盡量縮減化學實驗教學工作,把節(jié)約出來的時間讓學生直接背誦各理論知識,也正是由于教師這一錯誤的認知,導致未能落實實踐教學和理論教學的相互融合,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發(fā)揮出探究性教學法的利用優(yōu)勢。
第二,教師在化學實驗教學工作中未能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瘜W實驗教學工作的開展是至關重要的,本身化學學科就具有一定的實踐性,各種重點知識單憑依靠理論性講解和口頭授課是很難幫助學生全面內化吸收的,但是化學實驗教學工作是較為系統(tǒng)、專業(yè)的,是對各化學藥品、儀器的操作,所以說較為危險。教師在開展化學實驗教學工作時,應當要為學生樹立正確實驗操作意識,具備安全意識,在各實驗前要告知學生注意事項,實現讓學生能夠依據教師設定的步驟一步步完成實驗。但是在這一背景下,導致學生的思維較為固化,單純跟隨教師的節(jié)奏進行實驗,從而不能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探究能力,甚至會逐漸失去對化學實驗的主觀觀察。
三、 針對促進初中化學實驗運用探究性教學法可行性對策的探究
(一)注重落實強化實驗探究意識
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是達到理想教學效果的前提保障,只有讓學生體會到化學實驗的趣味性,才會更加積極主動地融入學習環(huán)節(jié)中,確保跟上教師授課節(jié)奏,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其中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工作中包含各種具有趣味性的實驗,所以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應深入挖掘教學素材中具備趣味性的實驗,科學合理的設計趣味性實驗,會激發(fā)學生的參與欲望,在這一潛移默化過程中讓學生具備實驗探究意識,深入全面掌握化學實驗中所存在的問題,加強思考和探究。
例如,當教師在為學生講解“鑒別二氧化碳”這一化學實驗時,要求在實際開展實驗前,教師要為學生準備好各教學工具,先為學生展示透明的液體,還要告訴學生“今天的化學實驗教學工作會給你們變魔術”,然后教師就開始往透明的瓶子里吹氣,在這一過程中讓學生細致觀察,結果發(fā)現在經過吹氣后,瓶子里透明的液體會逐漸變?yōu)椤芭D獭?,這讓學生感到很神奇,都會思考為什么,一瓶透明的液體在吹氣后,怎么就會變成“牛奶”了呢。然后教師則可以鼓勵學生動手操作,讓學生往石灰水里吹氣,而在這一過程中二氧化碳會和熟石灰發(fā)生化學反應,產生沉淀,原本澄清的液體會逐漸變成渾濁的“牛奶”,通過這種手段來激發(fā)學生參與實驗的興趣和熱情,并了解其中所存在的奧秘。所以說,注重創(chuàng)設具有趣味性的化學實驗不僅能發(fā)揮出探究性教學法的利用優(yōu)勢,同時還會集中學生注意力,讓學生參與到各學習環(huán)節(jié)中,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二)實現重點開展啟發(fā)講解教學
為了實現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提升教學效果,教師在注重采用探究性教學法的同時,還要讓學生掌握各種研究手段和化學實驗法,促使學生從中獲得啟發(fā)和受益,再進一步模仿實驗設計,積極地融入實驗過程中。
例如,當教師在為學生開展“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取以及性質研究”這一化學實驗工作時,要求教師轉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要求教師對學生全面理解和掌握,依據學生當前現有的實驗知識來促使其研究以下問題。第一,氧氣和二氧化碳在實驗室制取中存在的反應原理;第二,氧化碳實驗室制取的發(fā)生裝置;第三,二氧化碳和氧氣兩者之間的性質對比;第四,二氧化碳實驗室制取所應采用的收集裝置。在提出各問題后,要求教師進一步為學生系統(tǒng)地講解氧氣的實驗室制取和性質,確保學生在經過系統(tǒng)專業(yè)學習后,有效對比和研究二氧化碳和氧氣的制取、性質,落實讓學生進行知識的拓展以及遷移。需要注意的是,教師還應讓學生綜合考慮所學習的化學實驗反應原理,自主設計二氧化碳實驗裝置方案、關鍵步驟,落實讓學生進行深層次思考和研究,并完成動手操作,從而提升學生的操作能力、處理問題能力。
(三)理清初中化學實驗各個原理
在初中化學實驗中探究性教學法的合理運用,要實現幫助學生理清各實驗原理。換一句話說就是在完成化學實驗后,教師應為學生解釋清楚化學實驗的原理,這是一項至關重要的教學任務,所以在開展化學實驗時,為了讓學生更加全面地認識和觀察整個實驗過程,促使思維始終處于活躍狀態(tài),了解在化學實驗中為什么會出現這一現象、當出現這一現象時需要什么條件,教師都應在實驗前為學生合理提出和實驗內容相關的問題,在潛移默化過程中讓學生形成良好探究能力,發(fā)揮出探究性教學法的利用優(yōu)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