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杰
摘要: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背景下,小學教育在當前嚴峻形勢影響下,格外注重心理健康教育教學。為了優(yōu)化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本文對心理健康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的滲透進行了深入研究。本文首先詳細論述了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主要情況,介紹了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的必要性。最后,針對小學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符合滲透意義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5.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1)24-0122
對于處在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擁有健康的心理是快樂成長的基礎和前提,這要求班主任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能夠在教育教學以及班級管理工作中落實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切實保障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對此,小學班主任必須研究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性質,結合小學生的自身特點,保證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一、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主要現狀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了中國新的計劃生育政策,全面貫徹《行動綱要》的各項原則。國內生育政策需求從原來的優(yōu)質優(yōu)生只生一個到政策改革一家可以要兩個孩子,大部分家庭都順應號召增加了新的家庭成員。讓最初由父母和祖父母照顧的學生感到,他們一直在用的愛是分離的,他們有心情不好等心理反應。由于其他原因,有些學生不能及時掌握所學的知識。如果他們的學習成績得不到很好的監(jiān)控,他們就會失去信心。學習狀態(tài)由原來的積極學習變得不專心、不連貫、效率低下,甚至導致厭食癥、不愿意學習和消極態(tài)度。
二、小學班主任工作中落實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實現自己的目標,班主任必須根據學生的日常生活和更積極的課堂工作與學生進行溝通,在其背景下促使學生增強自信心,班主任必須格外重視小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在保障小學生心理健康背景下進行教學,以期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小學班主任工作中落實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及價值分析
1.創(chuàng)新小學班主任工作方法
在小學階段,心理健康教育是創(chuàng)新的。要實現“管理模式”,要按照班主任的要求,規(guī)范學生的習慣。雖然實施了心理健康教育制度,但班主任的創(chuàng)新工作方法是為了滿足學生的需要,使他們能夠重新審視自己與學生的關系。
2.豐富小學班主任工作內容
當前,社會經濟的發(fā)展是由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形成所產生的,這是一種與現有德育結構不相適應的新的發(fā)展形式。由此看來,在任何教育學科領域,班主任都要加倍注重學生知識的技能培養(yǎng),尤其是對于小學生來講,心理健康教育更為重要,可以豐富小學班主任的工作內容。
四、小學班主任工作中落實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則
1.滲透性原則
在這一時期,小學生受年齡和生理的限制,喜歡模仿他人,或多或少會受到影響,形成一些心理變化。例如,目前學生傾向于上網,但并不能判斷網上的信息是好是壞。因此,在對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時應遵循滲透性原則。教師必須避免使用說教的方法來教導他們。
2.針對性原則
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差異是由不同的成長條件、家庭教育、個人喜好等因素造成的。因此,在小學班主任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情況,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五、小學班主任工作中落實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徑選擇
1.深入了解學生心理需要
以人為本的教育更能夠促使小學班主任在執(zhí)行工作中的順利性,充分了解小學生學習的態(tài)度與方向,并加以溝通,進一步有效地增強心理健康教育。同時,班主任在工作過程中應該重視提高針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及時性、針對性和有效性。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心理健康是一個重要問題。比如在課堂上,習慣回答問題的學生突然情緒低落,班主任應該收集信息,在學習過程中,通過與朋友一起學習,指導學生了解學生的真實情況。另一方面,在課堂上,班主任要平等對待學生群體、與學生溝通、了解學習和生活中發(fā)生的事情,站在學生隊伍中。
2.在班級管理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內容
在素質教育理念的范圍內,鼓勵班主任領導和指導教學,特別是班主任在與學生的日常工作中接觸時間最多。因此,要創(chuàng)建和諧課堂,必須將心理健康問題納入課堂教學之中。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課堂上的相互尊重與合作,使他們表現良好。作為班級管理活動的一部分,各年級班主任組織集體學習,促進學生之間的合作,監(jiān)督學生的學習。二者如何互動,一方面是表現學生的行為,另一方面是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主動性,深化學生的教育知識。根據學生思維方式的變化,通過對學生的綜合指導,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例如,如果學生與其他學生發(fā)生沖突,班主任不應根據自己的意愿批評學生,而應了解各種因素,否則會造成學生出現厭煩的現象。小學班主任要充分認識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這樣有助于學生及時發(fā)現自己存在的問題,從而幫助自己在改正問題的過程中塑造健康的心理。
六、結語
綜上所述,班集體是與學生接觸最頻繁的社交群體。因此,班主任的首要目標應該是調整集體紀律和氛圍,在課堂上,為了使學生能夠有效地自我管理,培養(yǎng)他們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他們的自我保護水平。在日常工作中,班主任要讓學生參與心理健康教育,負責培養(yǎng)優(yōu)秀的學生素質。此外,各年級班主任需不斷研究心理健康的教學方法,制定新的教學模式??傊?,心理健康教育要融入日常生活和教育的方方面面,把心理健康與學生的健康發(fā)展緊密聯系起來。
參考文獻:
[1]鄧伊玲.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的實施研究[J].寫真地理,2020(1).
[2]張文雅.滲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的研究[J].家長(上旬刊),2020(3).
[3]駱艷.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的滲透[J].數碼設計(上),2020(8).
(作者單位:山東省青島市膠州市張應鎮(zhèn)張應小學266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