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瑜,王舉波,呂健,鞏守平,程格慶,張歡瑞
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神經外科,陜西西安 710000
神經外科疾病的種類繁多,臨床表現(xiàn)多樣,診療過程具有風險性,加之專業(yè)知識枯燥龐雜,使臨床教學工作難度增大[1]。ICH 是神經外科的常見病型,在臨床教學中需要全面講解理論知識,訓練實習生的操作能力。 但多數(shù)實習生在本科階段并未深入了解ICH 的疾病表現(xiàn)、搶救流程與診治要點,需要接受系統(tǒng)化學習[2]。 PBL教學+模擬實踐教學是較為新型的教學模式,以問題為基礎,能夠激發(fā)實習生的學習熱情,培育其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而模擬實踐是模擬特定的診療場景,通過實物操作掌握相關知識,做到理論與實踐的高度結合。 有研究指出[3],情景模擬結合PBL 教學法用于臨床心內科教學的實用性較強,可以指導腦出血等疾病的臨床診療工作。 該研究選擇2017 年1 月—2019 年2 月間入該科室實習的83 名實習生,對其進行差異化臨床教學方法,對比教學成果。
A 組研究主體為2017 年1 月—2018 年1 月間入神經外科實習的41 名實習生,男性19 名,女性22 名;年齡23~30 歲,平均(25.68±0.49)歲。 B 組研究主體為2018年2 月—2019 年2 月間入該科室實習的42 名實習生,男性21 名,女性21 名;年齡22~29歲,平均(25.91±0.38)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A 組行傳統(tǒng)的臨床教學法,即課堂上根據(jù)教學大綱講解相關知識,定期組織實習生進行臨床實踐,并進行成績考核。
B 組行PBL+模擬實踐教學,具體如下。
1.2.1 PBL 教學 ①課前準備:教師于課程前1 周備課,將實習生分成7~8 組,向實習生發(fā)放患者病歷與自我評價表,講明學習目標。要求實習生閱讀病歷情況,并通過網絡平臺或教材查閱資料。 ②組織查房:開課前1 d 組織實習生查房,針對每組病歷收集患者的病史、病程和癥狀等臨床資料,并在查房期間允許實習生與患者進行一對一交流,以便全面了解疾病情況。③課堂學習:指導每組組員分析本組病例,每位實習生報告1 個以上自己通過案例分析和查房所掌握的知識點。教師引導性提出較深入的知識點,鼓勵實習生積極回答。④課堂總結:預留15 min 課堂總結時間, 教師對實習生的各項能力進行評價,若有遺留問題可上傳至小組微信群,供組員共同商討。 指導實習生填寫互評表與自評表,計入最終的考核成績。
1.2.2 模擬實踐教學 ①課前準備:向每組實習生發(fā)放ICH救治與相關操作視頻,講明學習目標,指導實習生根據(jù)視頻中病例情況預習理論知識,并使用模擬技術設置監(jiān)護參數(shù),備好搶救藥品和儀器。 ②模擬實踐:先分析病例,引導實習生判斷ICH 嚴重度和可能出現(xiàn)的并發(fā)癥。實習生一一配對,分別扮演患者和醫(yī)護人員,實施搶救操作。③模擬總結:模擬實踐結束后,由實習生進行自評與互評,總結實踐技能與專業(yè)知識,教師進行補充。填寫自評表和互評表。
1.2.3 特色教學 兩種教學法具有獨立的體系和教學模式,但聯(lián)合教學需要突顯特色,可同時采取兩種教學法,課前準備階段,教師于備課過程中,分組發(fā)放表格后直接觀看ICH 救治視頻,確定學習目標,使其初步掌握模擬技術的操作要領。查房階段,收集病史和分析病例可同時進行,配對后與課堂學習過程中進行模擬實踐。 總結階段教師先對實習生進行評價,而后實習生自評與互評,填表。
利用自制評價表測評教學效果,內容有學習主動性、處理問題能力、評判性思維、團隊協(xié)作能力、信息獲取能力、職業(yè)情感和溝通與表達技巧,各項均為10 分制,1分示能力未提升,10 分表示完全具備此項能力,分數(shù)與能力正相關。學期末通過答卷方式記錄考試成績,包括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均是100 分。 為實習生發(fā)放教學滿意度調查表,包括教學形式、課件設計、案例分析和教師總結等,共計100 分,十分滿意記>76 分;滿意記50~76分;相對滿意記25~49 分;不滿意記<25 分。
使用SPSS 21.0 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兩組實習生教學效果比較[(±s),分]
表1 兩組實習生教學效果比較[(±s),分]
組別A 組(n=41)B 組(n=42)t 值P 值學習主動性4.41±0.32 6.81±0.47 27.128<0.001處理問題能力評判性思維團隊協(xié)作能力信息獲取能力5.01±0.43 7.22±0.62 18.827<0.001 4.19±0.32 6.49±0.58 22.293<0.001 5.31±1.01 7.88±1.03 11.475<0.001 4.48±0.71 7.06±0.89 14.577<0.001職業(yè)情感 溝通與表達技巧4.72±0.64 6.22±0.78 9.565<0.001 5.19±1.04 7.70±1.12 10.574<0.001
A 組的各項能力評分均低于B 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A 組的理論知識與操作技能成績均低于B 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2。
表2 兩組實習生考試成績比較[(±s),分]
表2 兩組實習生考試成績比較[(±s),分]
組別理論知識操作技能A 組(n=41)B 組(n=42)t 值P 值75.34±4.68 82.19±5.27 6.256<0.001 71.55±4.91 80.11±5.07 7.811<0.001
A 組的教學滿意度為82.93%,B 組為97.62%,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3。
表3 兩組教學滿意度比較[n(%)]
神經外科的專業(yè)性較強、疾病知識復雜,臨床表現(xiàn)多樣,疾病進展快,理論知識與操作技能難于掌握。 ICH作為科室內的高發(fā)病型,始終是臨床教學的難點和重點[3-4]。 常規(guī)的臨床教學法缺乏靈活性,難以全面提升實習生的臨床能力,具有局限性。 PBL+模擬實踐教學可根據(jù)ICH 的患者病歷資料,通過自主查閱資料、小組討論和教師總結等方式進行針對性教學[5]。PBL 教學中,問題的設定根據(jù)患者病情而定,能夠引導實習生查閱教材或資料,提升其知識運用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并能使其多途徑獲取相關信息,激發(fā)其學習積極性[6]。模擬實踐教學中,可以模擬ICH 患者的臨床現(xiàn)狀,如肺部感染或腦疝等并發(fā)癥,使實習生能夠綜合運用操作技能,全面掌握各項技能的操作流程、要領和作用[7]。以上聯(lián)合教學法能夠培養(yǎng)實習生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新思維,教師角色從講解者轉化成引導者[8]。 課堂中采取知識共享和共同商討等教學模式,能夠鍛煉實習生的評判性思維,使其進行知識遷移與強化,從而多方面培養(yǎng)其臨床工作能力[9-11]。聯(lián)合教學的特色明顯,實習生可以多形式學習相關知識,主動發(fā)現(xiàn)和剖析病例問題,在模擬實踐中找到自身操作能力的不足之處,進而針對性的優(yōu)化和補充。 聯(lián)合教學的實施時間始于課堂準備階段,能夠保證教學全程的連貫性,突出教學重點,且能針對每組學生的實際情況及時調整教學方案,靈活性極強,實習生的認可度較高。
結果中,A 組的教學效果各項評分均低于B 組(P<0.05)。A 組的理論知識成績?yōu)椋?5.34±4.68)分,低于B 組(82.19±5.27)分;A 組的操作技能成績?yōu)椋?1.55±4.91)分,低于B 組(80.11±5.07)分(P<0.05)。 A 組的教學滿意度(82.93%)略低于B 組(97.62%),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PBL+模擬實踐教學能夠優(yōu)化教學效果,使實習生有效掌握各項技能和理論知識,提升其臨床實踐能力。 并能提高其教學滿意度,具有較高的推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