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霞
【摘? ? 要】在新時代的教學環(huán)境中,教育相關(guān)部門越發(fā)重視學校教學工作,并提倡教師應該重視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引導學生掌握文化課知識的同時使學生保持健康的體魄,這樣才能促進教學工作正常地運轉(zhuǎn)。在這篇文章中,筆者以小學體育學科為例,淺議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身體素質(zhì)的方法和技巧。
【關(guān)鍵詞】小學體育? 體質(zhì)? 運動方法? 游戲教學法? 體育精神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6.089
小學是學生學習生涯的起始階段,是學生接受啟蒙教育的重要時期,只有教師高度重視這一時期的教學工作,才能促進學生在這一時期有所收獲。小學是學生積累學習經(jīng)驗以及養(yǎng)成行為習慣的關(guān)鍵時期。作為一名小學體育教師,應想方設法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鍛煉習慣,這樣才能促進學生將體育鍛煉視為學習以及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任務,以便引導學生能夠以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應對學習。在這篇文章中,筆者將基于小學體育教學工作,簡單論述教師可以通過給學生講解運動方法、采用游戲教學法以及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精神等方式提高學生的體質(zhì)。
一、為學生講解運動方法
在小學體育課中,部分體育教師會一味地要求學生參加各類體育活動,而忽視給學生講解參加每一類活動的注意事項,這樣不僅不能取得理想的鍛煉效果,還會對學生的身體造成一定的傷害。這就要求教師應高度重視體育技能的傳授,并鼓勵學生依循相應的方法進行鍛煉,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促進學生的身體進入活躍的狀態(tài),以求達到理想的鍛煉效果。雖然在體育領(lǐng)域有很多體育鍛煉的技巧,但并不是所有技巧都適合所教學生,教師應根據(jù)小學體育教學的要求以及所教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情況,有針對性地給學生傳授鍛煉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項。比如,在進行短跑訓練時,教師應鼓勵學生講求跑步速度,并在關(guān)鍵時刻沖刺,這樣才能達到短跑的訓練效果;在教學長跑訓練時,教師則應該建議學生放慢速度,并注意手臂擺動,確保全身上下都能進入鍛煉的狀態(tài),最關(guān)鍵的是,長跑屬于有氧運動,學生應在跑步的過程中適當調(diào)整自己的呼吸,確保能在穩(wěn)定的呼吸狀態(tài)下跑步,這樣才能達到有氧運動的效果。只有教師在小學階段給學生講解鍛煉的方法,學生才能在教師的引導下進入運動的狀態(tài),同時避免學生出現(xiàn)盲目運動的問題,從而促進學生提高身體素質(zhì)。
要想使學生的體育鍛煉處于高效的狀態(tài),教師還應該給學生講解鍛煉前熱身的方法,鍛煉前熱身不僅能調(diào)整學生的呼吸,還能活動筋骨,避免學生在運動的過程中出現(xiàn)身體受傷的情況。在體育領(lǐng)域有很多熱身方法,但大多數(shù)熱身方法屬于常規(guī)體育準備活動,雖然這類活動具有良好的熱身效果,但很多學生比較排斥常規(guī)的熱身活動,絕大多數(shù)學生認為這類準備活動十分枯燥且無趣,不愿意傾注自己的精力積極地參加熱身活動,嚴重影響了體育鍛煉效果?;诖?,教師應摒棄傳統(tǒng)的體育熱身活動,在體育課堂中引入比較新穎且有趣的準備活動,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運動的興趣。
熱身活動具有運動強度較低的特點,因此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學習強度較低的熱身活動,如健身操。健身操不僅具有熱身的效果,還能調(diào)節(jié)學生的身體柔韌度,使學生能更加高效地進行體育鍛煉。這就要求教師在上課之前為學生精心挑選他們感興趣的健身操,為了引導學生能積極地熱身,教師應選用一些動作比較簡單且比較接地氣的熱身活動,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吸引每一位學生,使學生能由此改變對體育學科的看法。教師還可以精心挑選適合健身操的音樂,在適宜的音樂帶動下,學生鍛煉的興致會高漲。一般情況下,教師可以選用比較動感的音樂,只有在動感的音樂環(huán)境中,學生才能最大程度地發(fā)揮鍛煉的潛能。雖然健身操比較簡單,但要想達到良好的熱身效果,教師應學好每一個動作,這樣才能在體育課上熟練地教給學生,使學生能在教師的帶動下進入熱身的狀態(tài)。待教完健身操之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當堂反復練習,直到能規(guī)范地呈現(xiàn)每一個動作,如果教師發(fā)現(xiàn)部分學生的動作不夠規(guī)范,應及時糾正,這樣才能使全班學生能夠整齊劃一地跳健身操,在班上形成一種積極鍛煉的良好風氣。
作為一名體育教師,我們都知道在鍛煉前需要熱身,在鍛煉后需要拉伸,因此教師還應該有計劃地為學生講解拉伸的方法和技巧,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鍛煉習慣。鍛煉后拉伸的作用是為了放松肌肉,讓學生能保護好自己的肌肉,這樣身體才能進入放松的狀態(tài),以便下次能充滿激情地進行鍛煉。這就要求教師應給學生講解一些比較簡單且使用的拉伸小技巧,如跑步后拍打小腿的方法,使學生以認真的態(tài)度對待體育學科,重視自身身體素質(zhì)的提高。
二、采用游戲教學法進行教學
小學階段體育學科的教學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因此體育教師應促使體育課堂處于高效的狀態(tài),這樣才能保證學生的參與度。從教學的角度來看,學生是一堂課的主要參與者,只有學生緊跟教師的步伐進行體育鍛煉,才能進一步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zhì)。然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很多學生不能積極地參加體育鍛煉活動,雖然很多教師都會通過自己的方式要求學生進行鍛煉,但絕大多數(shù)學生始終抱著完成任務的態(tài)度進行鍛煉,不能保證良好的鍛煉效果。此外,部分教師習慣采用比較陳舊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進行體育鍛煉,要求學生參加常規(guī)體育活動,如跑步、跳高、跳遠等活動。這類活動雖然能促進學生達到一定的鍛煉效果,但一味地要求學生參加這類活動只會削減學生的鍛煉興致,使學生以消極的態(tài)度對待體育學科。
體育鍛煉是一項消耗體力的活動,只有學生發(fā)自內(nèi)心地喜歡體育運動,才能忽視運動后所帶來的疲勞,養(yǎng)成堅持鍛煉的好習慣。然而枯燥、單一的體育教學法只會使學生厭倦體育鍛煉活動,對此教師可以采用游戲教學法進行教學,為小學體育課注入新鮮的血液,使每一位學生都能發(fā)自內(nèi)心地進行體育鍛煉。游戲教學法能促進學生在參加游戲活動的過程中積極地鍛煉,在鍛煉的過程中體會運動的樂趣,真正實現(xiàn)寓教于樂的教學目的,最重要的是,游戲教學法能提高學生的運動參與度。
雖然游戲教學法的運用方式有很多,但教師應盡量在班上組織一些比較簡單的游戲活動,這樣才能保證游戲活動能圓滿地進行,同時也能保證學生在活動中體會到鍛煉的樂趣。比如,教師可以在班上組織“傳球游戲活動”,即教師將班上的學生分為不同小組,且每個小組的人數(shù)以及男女生比例相等,這樣才能確保傳球比賽活動的公平性和科學性。傳球游戲活動的原則是每一小組同一時間傳球,第一時間在本組內(nèi)完成傳球任務的小組獲勝,這類傳球活動不僅能促使學生活動筋骨,還能促進學生體會競爭的樂趣。在傳球的過程中,為了讓小組獲勝,很多學生都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快速傳球,既鍛煉了身體,又培養(yǎng)了體育團隊精神。教師還可以在班上組織“花式跳繩游戲活動”。跳繩是一項效果比較優(yōu)良的有氧運動,鍛煉效果是跑步鍛煉效果的三倍,因此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積極參加花式跳繩活動,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達到最理想的鍛煉效果?;ㄊ教K是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喜好不斷變更跳繩的方式,在跳繩的過程中感受運動的快樂。在舉辦花式跳繩的過程中,教師不宜對學生跳繩的方式有過多的要求,而應鼓勵學生隨意跳繩,只要學生能快樂跳繩就能實現(xiàn)教學目的。如果時間和條件允許,教師還可以用手機錄制學生跳繩的視頻,為學生記錄他們運動的過程,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鼓勵學生進行運動。
教師還可以根據(jù)所教學生的喜好有針對性地組織各類游戲活動或是比賽活動,大多數(shù)小學生都具有較強的競爭意識,他們渴望在比賽活動中獲勝,具備競賽活動能加大學生鍛煉的興致,為了在活動中獲勝,很多學生都會利用課余時間加強鍛煉,因此提高了身體素質(zhì),達到了強身健體的鍛煉效果。
三、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精神
學生對待學科的態(tài)度直接決定了他們的學習態(tài)度,只有學生由衷地喜歡體育學科,才能傾注自己的時間和精力積極地參與體育鍛煉,間接地提高身體素質(zhì)。作為體育教師,不僅要保質(zhì)保量地完成教學任務,還應該有計劃地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精神。體育精神是學生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種精神,只有學生具備體育精神,才能由此對體育學科產(chǎn)生學習興趣,從而提高體育學科在學生心中的地位。雖然培養(yǎng)學生體育精神的方法有很多,但基于小學生的性格特點,教師可以采用明星效應的方式對學生的體育精神進行培養(yǎng)。在新時代的環(huán)境中,隨著媒體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很多小學生都有自己鐘愛的體育明星,因此教師可以借著學生對體育明星的崇敬之情鼓勵學生熱愛體育這門學科,并積極地向體育明星學習。這就要求教師應在上課之前充分了解學生喜歡的體育明星,并搜集相關(guān)體育明星的勵志事跡,在上室內(nèi)體育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給學生講解他們喜歡的體育明星的勵志故事,這樣不僅能為學生灌輸良好的奮斗教育,還能讓很多小學生都學會克服重重困難并堅持體育鍛煉。相比教師一遍遍地給學生講解體育鍛煉的效果,這樣的方式能打動學生的內(nèi)心,只有學生形成良好的體育精神,才能養(yǎng)成積極鍛煉的好習慣,進而提高個人身體素質(zhì)。
在上文中,筆者簡要闡述了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身體素質(zhì)的方法,教師不僅要從教學方法入手,還應該有計劃地對學生講解體育明星的故事,使學生具備一定的體育精神,這樣他們才能積極鍛煉。無論采用何種方式,教師都應該引導學生以游戲的心態(tài)進行鍛煉,這樣才能使學生忽視鍛煉的勞累,熱愛體育運動,實現(xiàn)提高學生體質(zhì)的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倪慶鋒.開展小學體育游戲活動的做法[J].山西教育:教學版,2010(05).
[2]李紅玉.體育游戲與小學體育精神融合的教學實踐運用[J].新課程(小學),2017(03).
[3]潘熠東.小學體育與增強學生體質(zhì)研究[J].東西南北:教育,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