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
中小學教育是我國教育工作的基石,而美術教育也是中小學教育不可替代的一部分,可是因為目前學校中存在的重文化輕藝體的情況,相關的教學工作被嚴重的忽視,最直接的體現(xiàn)就是許多小學生缺失了小學時期的美術教育,這也導致了學生對于美術教育課程的學習熱情偏低,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在職教師員工要不留余力的提升課堂質量,尊重講臺、對學生負責到底,打造出讓學生學的開心放松的課堂環(huán)境,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由衷的愛上美術。
一、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更好地學習美術
一個對于美術學習毫無興趣,甚至厭惡美術學習的學生是不可能學好美術的,也不可能從內心去接受教師的教導。因此對于學生美術興趣的培養(yǎng),能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讓學生從內心深處愛上美術學習,通過美術陶冶情操、豐富課內外生活。
(二)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
以往的教學模式的缺點之一,就是教學效率不高,在教師授課之后,學生不能很好的思考和反思,也就不能吸收教學的內容。提高學生對于美術學習的興趣,是從根源解決學生學習的動力問題,能夠讓學生更好的學習美術,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學生有興趣學習美術,教師才能更有動力準備教學工作。
(三)有利于增強學生自信心
當學生對于美術學習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之后,對于美術的學習過程就變成了一種享受。在美術課堂上取得的成果以及在教學中得到的教師的夸獎,都能夠增強學生對自我的認可。在學習美術的過程中也能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從而使學生對自我形成良好的認知。當學生對于美術學習沒有興趣時,也就自然不能從學習的過程中得到自我滿足。因此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也是增強學生自信心的一個重要方法,學生對于美術的興趣也能提高其綜合素質,讓學生擁有一技之長。
二、小學美術教學中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措施
(一)科學整合教學內容
教師要將教學方式進行合理的調整,教師要不斷的加強對于學生各方面的了解,教師要將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劃分,將美術教學的重點進行重視,充分挖掘教材當中的趣味元素和生活元素。教師要充分的做到與時俱進,將相關的教學資源進行合理的分配,要充分的明確美術教學的目標,綜合的進行相關的教學,要將相關的教學素材進行綜合的選取,要充分的符合教學主題,使其充分的融入到美術課堂中,提升美術教學的效率。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學習生活出發(fā),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并且進行思考以及分析等,使得學生掌握有效的學習方式。
(二)改變教學方向,注重興趣培養(yǎng)
大部分人耗盡一生也只能在美術的某一個領域取得一定的成就,而對于在校的學生來說,依靠學校提供的美術課程時間來學習美術并取得成就顯然是不合理,同時由于各地區(qū)的教學條件、師資力量不同,導致各地區(qū)的美術教育水平有著較為明顯的差距,相關的教育者對于學校美術的教育也都有著自己的理解。實際上,學校設立的美術課程并不需要讓學生成為專業(yè)的美術相關工作者,當然更不能理解為美術課程就是花時間給學生看些著名的美術作品。學生和老師對于美術作品的看法是完全不同的,同時學生的身體發(fā)育并不完全,并不能很好的控制美術相關道具,所以學生的作品往往不能對美術相關技巧有著過高的要求,對于學生的培養(yǎng)應該將著重點放在通過美術作品抒發(fā)情感,通過欣賞他人的作品去理解作品中蘊含的情感,還有理解美術作品背后相關的意義。技巧和相關知識的積累可能會隨著年歲增長日漸增加,而對美術的興趣卻是越早激發(fā)越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三)有效構建教學情境
小學生的正在處于學習的階段,綜合的認知能力較差,需要教師進行正確的引導,要將美術的教學內容進行詳細的分析,利用合理的教學方式進行詳細的講解。教師要具備專業(yè)的教學素養(yǎng),要準備充分的相關教學內容,對于教學內容合理的規(guī)劃。教師可以充分的利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利用先進的多媒體教學技術,充分的明確美術教學的主題,搜集一些相關的豐富教學材料,例如,豐富的圖片、聲音、視頻、文字、動畫等元素,都能夠有效的營造美術教學情境,使得學生對于教學內容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深刻的記憶教學內容,更加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美術學習技巧。例如,教師可以充分的利用多媒體向學生播放《哆啦A夢》、《小豬佩奇》、《西游記》、《貓和老鼠》等的動畫短片,充分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進行分析并與學生進行有效的互動,能夠有效的促進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更加有利于了解學生。學生可以分成小組進行激烈的討論,教師要積極的鼓勵學生將自身喜歡的卡通形象進行繪畫,學生能夠逐漸的增強對于美術課程的喜愛,逐漸的提升美術水平。學生能夠在繪畫的過程中,掌握更多的繪畫技巧,熟練的把握美術教學的知識,有效的提升美術課堂的效率。
(四)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現(xiàn)階段的美術教學中,教師要從多個角度進行研究,主要是從學生的角度進行分析,要充分的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性,要充分的結合學生的成長以及發(fā)展的需求。教師要在以往的教學方式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新,要盡量的客觀的對待學生,要充分的了解學生的特點,從而制定合理的教學方案,并且不斷的隨著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調整。教師可以充分的利用學生小組合作的教學方式,根據(jù)美術教學以及實踐的需求,將學生劃分不同的小組,例如,可以將學生6~8人分成一個小組,依據(jù)學生的特點,合理的安排相關的美術學習實踐活動,教師要不斷地鼓勵小學生,使得學生能夠勇敢的講出自身的想法以及觀點,加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使得學生能夠自主的進行創(chuàng)作,從而不斷地促進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更加有利于促進學生的美術專業(yè)技巧。
三、結束語
實現(xiàn)我國學生素質教育,培養(yǎng)學生對于美術的興趣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美術的意義不應該只在于為孩子培養(yǎng)一門特長,而是讓孩子在學習美術的過程中全方面的發(fā)張自身基本素質。而作為一名中小學老師,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日常的工作中不能滿足于現(xiàn)狀,要做到教學環(huán)境更加的輕松活潑,上課時讓學生明白嚴肅認真的對待藝術作品背后的意義。把握學生心理特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到每一個人都能體會美術的魅力。
丘北縣教育體育局 王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