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欣欣
(安徽工程大學<電氣工程學院>,安徽 蕪湖241000)
延期返校,學校不停課,教師不停教,學生不停學。在突如其來的疫情面前,充分發(fā)揮“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的作用,全國高校教師進行了線上教學的智慧教學方式,如何做好線上教學設計,開展課堂內容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與保障教學效果,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電機學”課程是我校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自動化等專業(yè)的一門重要的專業(yè)基礎課程,也是強電類專業(yè)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課程之一。它一方面以高等數(shù)學、復變函數(shù)及電路原理等課程為基礎,是電、磁耦合的產物,同時又是后續(xù)電力系統(tǒng)分析、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裝置、繼電保護等專業(yè)課程的基礎,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起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其教學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學生對電力系統(tǒng)重要概念的理解以及后續(xù)專業(yè)課程的學習。該課程無論是從教學內容還是從教學目的來看,都是一門應用性和實踐性較強、涉及面較廣的課程,其基本原理和方法廣泛應用于電氣工程應用的各個領域,概念比較多且很抽象。因此,在教師和學生互不見面的情況下,提高教學質量與保障教學效果,是一項具有重要意義的工作。
然而,由于該課程對復變函數(shù)、電路的基礎要求較高,使得該課程的教學長期處于難教難學的兩難處境,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
(1)該課程理論性強、抽象概念多,例如電磁量隨時間、空間坐標的復雜變化關系,不同類型電機的平衡方程、向量圖等各不相同,同一電機中又存在折算、對稱與不對稱、基波與諧波、暫態(tài)與穩(wěn)態(tài)等問題。
(2)該課程涉及的基礎理論和實際知識面廣,包括電、磁、力、熱、機械等多門學課,基礎性和專業(yè)性知識兼具。
(3)該課程的實驗及實踐綜合性強。由于重點、難點多,要求學生掌握的知識信息量大,同時要求學生會自行設計實驗方案,容易讓學生感到頭緒多、概念抽象、乏味枯燥、難以理解和掌握。甚至個別學生產生厭學、抵觸情緒。
因此,充分利用線上優(yōu)質教學資源和智慧教學工具,不局限于目前戰(zhàn)“役”狀態(tài),不拘泥于單一方式,以提高學習成效為核心,重構教學設計,制訂在線教學新方案,創(chuàng)新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探索,成為課堂教學新生態(tài)。
按照以往教學日歷,本課程的教學內容分四大部分,分別為變壓器、直流電機、同步電機和異步電機部分。按以往的教學設計,主要是前次課程教學內容回顧、新知識的講授,第二時段下課時,可以完成所有計劃教學內容。為了順利開展線上直播授課,遵循“實時交互所需要循序漸進開展教學設計的三個要點:碎、動、減”來進行線上教學內容設計,充分利用智慧平臺,將CloudPSS云平臺引入電機學實驗教學部分,化“實”為“虛”,彌補線上電機學課程實驗部分受空間、地點約束的缺點,同時提高了學生實踐實驗水平和質量,理論與實踐雙管齊下,以達到立體化教學效果,增強學生知識保有率。具體來說,內容如下。
本部分主要通過課前測試回顧(簡稱課前測)、課中測試學情分析(簡稱課后測)及中間休息,將連續(xù)的上課時段分割成三段。這種打“碎”的教學設計,可以給同學們提供充裕的答題、消化、思考所學知識的時間,此為“碎”。
本部分設計“雨課堂+QQ分享屏幕”授課模式?!癚Q分享屏幕”可以完整顯示課件的實時動畫,比如在講授三相感應電機部分時,由于電機結構比較抽象,單憑簡單的課件或者課本語言描述,學生學起來就比較吃力,形象不鮮明,教師費盡口舌,學生對點就結構的印象還是云里霧里,但如果把電機結構拆分開了,以3D立體的形式展示給同學們,那效果是完全不一樣的,同學們度電機結構就一目了然。圖1為“QQ分享屏幕”分享的電機動畫分解圖。為了提高線上教學教學效果,授課過程中,還應注意與學生的互動。
圖1 三相異步電機3D動畫分解圖
“雨課堂”智慧教學平臺提供了彈幕和投票功能,適時的開啟,學生可以隨時發(fā)彈幕,表達意見,直播過程中老師可以及時解答;而在課件中插入一些投票題或選擇題,例如:“同學們有沒有去見過發(fā)電機?”“直流電是怎么產生出來的?”,“直流電能不能產生磁通”“一次繞組匝數(shù)大于二次繞組匝數(shù)的變壓器是升壓變壓器還是降壓變壓器”等,除了能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同時還能考察學生聽課情況,此為“動”。
將傳統(tǒng)連續(xù)的教學單元帶到拆碎的教學單元,教學點沒有減少,但是因增加測試習題來鞏固對應知識點,在有效的教學時長中,使得教學內容必然需要減少。對于這部分內容,以“雨課堂”直播過程中發(fā)布測試題額方式,檢查課外自學效果,了解學生掌握知識情況。對教學內容的“減法”需要課內精講與課外有效學習的“加法”相結合,這是保證在線教學與課堂教學質量實質等效的關鍵,此為“減”。
CloudPSS(www.cloudpss.net),是基于WEB技術、云計算、異構并行計算的新一代電磁仿真工具,用戶只需在本地瀏覽器內構建需要仿真的算例,進行仿真時,算例將自動上傳到服務器,在云端完成計算。同時,利用CPU+GPU的異構平臺,計算過程中不僅提高了運算速度,還提高了運算精度。CloudPSS提供了基于Web界面的能源互聯(lián)網(wǎng)建模平臺。其Web服務器位于阿里云,用戶無需安裝,僅通過Web瀏覽器(如Chrome、IE、Edge等)進行訪問。建模平臺提供包含豐富的基礎模型庫、模塊封裝功能,使用戶可快速完成模型搭建。同時,圖形化界面結合了PSCAD與Simulink的模型搭建特點,使得相關軟件用戶可快速上手。此外,CloudPSS還是一個社交平臺,它是一個互聯(lián)網(wǎng)式的社交平臺。這個平臺提供了開發(fā)工具包,提供了社交運行的應用環(huán)境,讓平臺開發(fā)者、算法研究者,設備服務的供應商以及各種運營和建設者,能夠互聯(lián)互動,形成一個生態(tài)圈,共同來為整個能源互聯(lián)網(wǎng)發(fā)展提供新的解決方案。平臺融合了豐富的社交化元素,著力打造基于云仿真的知識分享和教育培訓生態(tài)系統(tǒng)。一方面,CloudPSS平臺通過分享建模知識、共性算例和學習經驗,支持能源和電力專業(yè)同學的自主學習和探索;另一方面,CloudPSS平臺可以無縫接入電工和電氣專業(yè)網(wǎng)絡課程和虛擬實驗室環(huán)境,成為師生互動、課程建設和演示驗證所需的教學工具。此平臺可以根據(jù)教學大綱及教學內容搭建各類電機綜合性實驗,真實再現(xiàn)不便于實驗室演示的惡劣運行狀況,使許多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形象化,大大改善教學效果,提高本課程的教學質量。圖2為CloudPSS平臺搭建的直流電機啟動仿真模型,圖3為轉速、轉矩結果圖。
圖2 直流電機啟動仿真模型
圖3 啟動效果圖
在教師和學生互不見面的情況下,針對“電機學”課程教學長期存在的教學內容抽象枯燥、學生學習興趣不大等問題,充分利用線上優(yōu)質教學資源和智慧教學工具,不局限于目前戰(zhàn)“役”狀態(tài),不拘泥與單一方式,以提高學習成效為核心,重構教學設計,制定在線教學新方案,創(chuàng)新開展線上混合式教學模式探索,達到師生不見面,仍能保證實時交互,提高教學質量與保障教學效果。充分利用平臺中提供的豐富友好的可視化控件,用生動直觀的曲線、動態(tài)圖形表達課程中抽象的概念和理論,使學生在可視化的環(huán)境中掌握和理解所學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培養(yǎng)學生主動獲取知識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最終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