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華玲
(羅定市紅十字會醫(yī)院,廣東 羅定527200)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發(fā)展變化,受多方面因素影響,糖尿病患者發(fā)病率明顯提升,對患者生活和生存造成嚴重影響。隨患者病情加重,會引發(fā)多種并發(fā)癥,導致多種臟器損傷同時,嚴重威脅著患者生命安全。因此,針對糖尿病必須及早進行診斷,并使用適合方式進行控制。現(xiàn)階段,糖尿病患者治療中主要采用藥物控制方式,而為提升對患者病情控制效果,應在掌握患者病情基礎上合理、規(guī)范和適量用藥,以此保證治療效果同時,減少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提升用藥安全性。目前,糖尿病臨床檢驗中常用檢驗方式有多種,均有不同使用優(yōu)勢和弊端[1-2]。本次研究對50 例觀察對象采用電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法及進行臨床檢測,分析該方式在糖尿病疾病臨床檢驗中的應用效果,具體分析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2018 年9 月至2019 年9 月收治的50 例糖尿病患者和50 例同期參與體檢人員作為觀察對象,全部均實施電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法檢驗,設置對照組(n=50)與觀察組(n=50),對照組:男29 例,女21 例,年齡35~71 歲,平均年齡(50.3±4.5)歲,病程時間0.5~3 年,平均病程(1.27±0.58)年。觀察組:男28例,女22 例,年齡36~72 歲,年齡均值(51.1±3.4)歲,病程時間0.6~3.2 年,病程均值(1.26±0.45)年。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1)患者經(jīng)臨床診斷,確診為糖尿病。(2)年齡>18 歲。(3)檢測前患者未使用胰島素和降糖類藥物。(4)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⑤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標準(1)合并有嚴重肝、腎、心、肺和腦等氣管基礎疾病。(2)嚴重內分泌失調。(3)有嚴重傳染性疾病。(4)有嚴重精神疾病。(5)合并有惡性腫瘤。(6)妊娠期婦女。
1.2 方法 檢測前1 天告知兩組患者晚餐后禁止進食,于清晨時間段取患者空腹靜脈血10ml。取血后給予全部患者75g 無水葡萄糖,記錄患者進食時間,并于進食1h、2h 后三個時間點取靜脈血,進行相應處理后,將檢測樣本送至實驗室,進行電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法檢測。檢測設備選用奧林巴斯生化儀AU400(廠家:MISHIMA OLYMPUS CO.LTD.,型號:AU400),葡萄糖測定試劑盒(廠家:上海榮盛生物藥業(yè)有限公司,滬械注準20182400033),檢測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h 血糖。檢測患者胰島素、c 肽水平選用全自動電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儀(廠家:Hitachi High-Technolofies Corporation,Tokyo Japan,型號:cobas e411),胰島素、C 肽檢測試劑盒(試劑廠家:羅氏診斷試劑公司Roche Diagnost ics GmbH)。檢測中要求全部操作均有同一檢測人員進行,并嚴格按照說明書相關操作流程執(zhí)行。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空腹血糖和餐后2h 血糖水平,空腹胰島素、C 肽水平,以及餐后1h、2h 胰島素、C肽水平。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獲得數(shù)據(jù)通過SPSS18.0軟件統(tǒng)計處理,以(±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 檢驗反;以數(shù)(n)或率(%)表示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法,P<0.05 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空腹血糖和餐后2h 血糖比較 對兩組空腹血糖水平比較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顯著(P<0.05)。兩組餐后2h 血糖水平比較,明顯觀察組更高(P<0.05)。見表1
表1 兩組空腹血糖和餐后2h 血糖對比 (±s,mmol/ml)
表1 兩組空腹血糖和餐后2h 血糖對比 (±s,mmol/ml)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
?
2.2 兩組胰島素、C 肽水平比較 觀察組患者空腹胰島素、C 肽水平和餐后2h 均高于對照組,而進食后1h 兩組胰島素、C 肽水平比較,對照組高于觀察組,兩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表3
表2 兩組胰島素水平比較 (±s,uU/ml)
表2 兩組胰島素水平比較 (±s,uU/ml)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
?
表3 兩組C 肽水平比較 (±s,ng/ml)
表3 兩組C 肽水平比較 (±s,ng/ml)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
?
電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法是繼免疫分析法、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法以及時間分辨熒光免疫技術后的新型標記免疫檢測技術,是建立在電化學發(fā)光和免疫測定基礎上的檢測方式,是目前臨床診斷中最為先進標記免疫測定技術,該檢測及時反應速度快、準確率高、靈敏度高、特異性強、檢測范圍寬且試劑穩(wěn)定,具有極高可信度,并且標記物可循環(huán)再利用,發(fā)光時間長,強度高,便于進行檢測,可應用于內分泌科疾病檢測中[3-4]。
糖尿病屬于慢性疾病,病情發(fā)展緩慢,治療難度大,病發(fā)后會對患者其他器官造成損傷,加重患者病情,并且會產(chǎn)生糖尿病足等并發(fā)癥,嚴重影響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F(xiàn)階段,針對該病治療主要以藥物控制為主,但療效欠佳,甚至長期服藥中會使患者產(chǎn)生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影響其生存質量和用藥安全性,甚至使患者產(chǎn)生焦慮和抑郁等負面心理情緒,形成惡性循環(huán)[5-6]。因此,對糖尿病患者應盡早診斷,及早治療,合理用藥加強對患者病情的有效控制。相關研究指出,通過檢測患者不同時間段血糖水平和胰島素、C 肽水平,可確定患者疾病發(fā)展程度,并可為疾病治療提供可靠指導。而電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法作為近年來糖尿病等內科疾病常用檢測方式,具有良好使用優(yōu)勢[7-8]。患者病情檢測中通過測定空腹和餐后2h 血糖水平,以及空腹胰島素、C 肽水平和不同時間段胰島素、C 肽水平,并與正常體檢患者檢測結果相比較,判斷患者相關指標變化,指導進行正確、規(guī)范用藥治療,提升患者病情控制效果。大量相關文獻表明,電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法相比于以往采用的放射免疫分析法等方式,具有較高使用價值[9-10]。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 血糖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兩組相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比較胰島素、C 肽水平,觀察組基礎胰島素、C 肽水平與進食后2h 胰島素、C 肽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而進食后1h 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采用電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法可有效判斷患者不同時間段病情變化狀況,掌握患者血糖和胰島素、C 肽水平狀況,為患者疾病控制提供可靠參考。
綜上所述,糖尿病患者臨床診斷中,采用電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法,可明確掌握患者相關指標變化,判斷患者血糖、胰島素、C 肽等變化異常,為疾病診斷與規(guī)范治療提供可靠參考,具有較高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