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玉珍
摘要:為了全面落實教育改革的要求,提出了核心素養(yǎng)這一突破性概念,在當前的初中語文的自讀課中也應當有所體現。初中自讀課的發(fā)展仍然存在許多限制因素,為了提高初中語文自讀課的學習效率,應當立足于教學實踐尋找更加高效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初中語文;教學;改革
引言:
所謂的核心素養(yǎng)下語文自讀課程,是指初中學生具有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提供一個正確的導向,以核心素養(yǎng)的建立為中心,給予中學生一定的時間獨立的完成課文的閱讀。目前這種新穎的授課模式,能夠快速的培養(yǎng)中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讓學生把語文的學習由被動變?yōu)橹鲃樱M而逐步提高中學生的語文閱讀水平,提高中學生語言應變能力。但在這個過程中,語文教育工作者仍然背負著巨大壓力,但是為了教育水平的提高,必須積極尋找漏洞,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摸索創(chuàng)新解決問題。
一、核心素養(yǎng)下自讀課的特點
(一)核心素養(yǎng)下自讀課的自主性
首先要明確以往傳統(tǒng)授課中自讀課存在的誤區(qū),也就是單純的是語文教師針對課本文章提出相應的問題,然后由學生閱讀文章后回答問題,這種屬于教師提問學生回答的模式。實際上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起是主導的作用,課程導向完全按照教師的意識發(fā)展,并不能很好的體現中學生的自主性,不能保證學生是在無打擾的狀態(tài)下的獨立思考[1]。筆者認為只有給予學生充足的獨立思考時間,讓學生之間自由的討論,講述自己想法,交換意見,才能體現核心素養(yǎng)下初中語文自讀課的獨立性以及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二)核心素養(yǎng)下自讀課的授課方式
基于中學生心智發(fā)展較為成熟,也具備一定的判斷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開展自讀課程不論是授課效率還是學生能力的提高上都有很大的收獲。但是,自讀課的教授也不是隨心所欲的毫無章法可循的,必須要完成教材內容的學習,達到中學語文教育要求。在教授閱讀方法時也不可完全循規(guī)蹈矩,可以采取一些學生提供切實可行的方法,實現語文學習方法的多元化。并且在授課內容上不能盲目求多求重,要考慮到每個中學生的自身條件的差異,均衡的安排課程內容。
(三)核心素養(yǎng)下自讀課的學習方式
由前面論述的自讀課的自主性可推知,中學生自讀課理應是以學生獨立學習為主,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學生閱讀理解的發(fā)散性思維。語文教師在進行授課時一定要定位清楚自讀課上學生才是主體,由學生從文章中尋找問題,并且最終回歸到學生由學生自由相互回答所提出的問題,教師則記錄下課程中學生的反饋,及時給出正確的建議。
(四)核心素養(yǎng)下自讀課的課堂評價
自讀課由自身的特征決定其課堂評價應當不同于其他普通課堂,因為自讀課是學生自主獨立思考學習的課程,那么應當由學生自己完成相關的課堂評價,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更能發(fā)現自己的不足,向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時教師對學生的了解也更加全面,只有這樣才能體現課堂的完整性,更加全面的反映教學成果。
二、核心素養(yǎng)下自讀課的教學方法的完善
(一)合理利用初中語文教材的導讀模塊
初中語文教材的導讀模塊是教材作者經過深思熟慮和實踐探索所設計出來的,為學生提供的一些幫助提升語文能力的輔助資料,涵蓋許多內容,包括文章注釋,知識擴展,圖片指引等等。這也給語文教師起到了很大的導向作用,教師可以結合這些輔助資料明晰文章重點難點,合理安排班級自讀課的內容的和課程設計。像《濟南的冬天》這篇課文,語文教師完全可以借鑒相關導讀資料,確定文章的核心和難點,在自讀課上安排預習的內容,讓學生們自由閱讀并進行討論,最后教師可以結合導讀內容對學生的閱讀成果提出一些建議。
(二)制定核心素養(yǎng)下自讀課的學習目標
無論是在學生學習還是教師授課的過程中,一旦制定了一個目標,就會從內心深處產生一種力量,努力朝著所定的目標前進。目標的設定為核心素養(yǎng)下自讀課的發(fā)展起著巨大的導向作用。首先自讀課要加強基礎理論的學習,基礎理論是初中語文學習的基石,打不好地基無法建房子。那么在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同時依然要注重課本知識的理解,加強語文閱讀聯(lián)系,以足夠的知識儲備來更好的完成自讀課的學習目標[2]。像《秋天的懷念》這一課在教授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可以一起制定學習目標,教師融入學生,一起學習共同進步,最后一起展現通過本篇課文的學習收獲了哪些成果。
(三)核心素養(yǎng)下自讀課教師應當教授自讀方法
初中生的學習能力和是非判斷能力依然有限,教師并不能完全脫手于學生,不可讓學生完全自由的發(fā)揮,教師的引導和糾正作用必不可少。像《走一步,再走一步》的課文,語文教師應當先教授一些正確的閱讀和自學的方法,給學生們一個正確的導向。教師擔任一個幕后的角色,并不是全程無教師授課,學生運用自讀方法不斷提高和創(chuàng)新才是教師授課的要求。
(四)核心素養(yǎng)下自讀課教師歸納總結
自主學習之后必須要進行歸納總結,本次課程才能得到收獲,學生學習的知識才能得到升華,能力才能得到提高。中學語文教師要帶領著學生對所學內容進行有效的歸納給予正確的評價,加強文章基礎理論的積累。并且探尋多種歸納總結方法,更好的鞏固知識。比如《春》和《雨的四季》這兩篇文章可以采取對比的方法來總結,比較兩篇文章的異曲同工以及差異的美感,還可以讓學生選擇自己認為好的描寫方法仿寫一篇文章再進行評析。
三、結束語
在當前教育不斷改革的大局勢下,應當重視中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任務,不斷完善中學語文的自讀課程的設置,打破現存的種種障礙,積極探尋解決途徑,致力于提高中學語文的教學水平。實現中學語文自讀課教育的多渠道發(fā)展,善于結合理論與應用逐步幫助中學生正確認知,從而促進中學生各方面向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黃新宇. 語文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的自讀課教學探索[J]. 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9,20(02):42-44.
[2]吳麗乾. 核心素養(yǎng)下初中語文自讀課教學淺析[J]. 文學教育(下),2019(05):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