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洋
摘要:伴隨知識經(jīng)濟時代的來臨,體育人才市場需求規(guī)格發(fā)生質的變化。學歷加能力的復合型人才受到用人單位的青昧。多能一專教學模式就是在這種新形勢的刺激下而產(chǎn)生的。根據(jù)人才市場的需求規(guī)格重建教學模式,以專項特長、教法能力、科研能力為軸心,以人文科學融入課堂為思想教育基礎,突出競教結合的主導思想。在術科教學中把握“競投”結合的辦學特色,使以往的單項教育方法轉變?yōu)椤岸嗄芤粚!比嫘徒逃J健?/p>
關鍵詞:體育教育;教學;人才市場;競教結合;人文素質;能力培力
1 前言
體育教育肩負著為社會培養(yǎng)大批綜合素質過硬、專項突出的打造任務。我國體育院校培養(yǎng)的目標是,培養(yǎng)具有現(xiàn)代教育觀念及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能從事學校體育與健康教學、訓練和競賽工作,并能從事科學研究、社會體育指導的多能一專復合型人才。我院的術科教學,同樣面臨更新自身、不斷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重大歷史任務。為迎接人才市場的挑戰(zhàn),培養(yǎng)多能一專型人才,從以往的教學模式中解脫出來,不斷摸索,不斷總結,構建多能一專教學新模式,拓寬教學渠道,使人文科學真正融人術科教學的課堂。下面就乒乓球學科幾年來的嘗試,談幾點思考。
2 舊模式與需求求規(guī)格的反差
體育院校在術科教學專修、訓練課中,單一追求提高競技水平,形成了術科教學、訓練一體化的舊模式。以提高競技水平,提高比賽成績?yōu)楹诵?,忽略教學與訓練同步進行的素質教育。從而形成“重體輕有”的教育模式。這種模式使學生產(chǎn)生一種對理想盲目追求,對人才市場需求規(guī)格認識的浮淺,及對自身的發(fā)展嘆為觀止。只擁有單一技能的學生,只能在實施技能過程中發(fā)揮自身的潛質,一旦脫離實踐就失去了原有的作用與價值,抑制個體能力發(fā)揮的空間,與此同時學生的心理并受其壓力與打擊。在這種狀態(tài)下,形成了在教學訓練中的“重體輕教”的不良因素,產(chǎn)生教學與訓練脫節(jié)的弊端,舊教學模式與人才市場需求規(guī)格形成質的反差。
2.1 根據(jù)人才市場的需求規(guī)格,構建“多能一?!苯虒W新模式
近年來,人才市場的需求規(guī)格趨向多能化,用人單位的聘用程序是:先上球臺?!蹦芰Φ恼故荆辛Φ厍瞄T磚。即要求學歷又要求能力,只有擁有兩者的應聘生,才有機會贏得勝利。體育大學生,因受競技訓練影響所體現(xiàn)出專項“能力”高于“學歷”和“教學”能力的偏向。針對就業(yè)市場的需求,采取了相應應的育人措施。乒乓球學科在教學改革中,探索“多能一專”教學新模式。多能一專教學模式:是培養(yǎng)競教結合型的體育工作者,以學生動手、動口能力為主線,分別進行專項理論、教法能力、科研能力、專項技術水平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提高競教高水平學生教學能力,為學生創(chuàng)建以自身為主體的競教空間,挖掘學生在教學中自身的教學特點與個性,使學生通過學習后形成一個,特長突出,掌握多種能力的結合體,并能根據(jù)都學實際運用。
3 三課教學內容與教學目的的差異
“多能一專”教學模式,是由三課教學的內容目的,差異的結合所形成的一個主體教學模式,突出了教學中的針對性與實質性。多元化教學結合體所組成的“多能一?!苯虒W模式,進一步體現(xiàn)了“競教”結合的辦學特色,使教學內容更具體、更廣泛、更具深層次。
4 科學與人文融入教學的現(xiàn)實性
科學與人文所追求的更人性化的真善美,體現(xiàn)身與心、情與志、苦與樂、得與失??茖W與人文融合的教育理念不是空洞的口號,要融人課堂,要有現(xiàn)實性、針對性??茖W與人文是“人”與“物”的有機結合,是精神和意志全面發(fā)展的一種生活哲學,他謀求把人文與科學融合起來,創(chuàng)造一種先學做人,再做學問的模式。
4.1? 現(xiàn)實性
在體育教學中,引導、完善人格的構建與發(fā)展,是促使單項技能與各項素質進步的唯一教學手段。在教學實施中,拼搏、敬業(yè)、無私奉獻是實現(xiàn)高競技水平的唯一出路。我國乒乓球一直堅持著“三從一大”訓練原則,遵循著你無我有、你有我新、你新我優(yōu)、你優(yōu)我變的 創(chuàng)新理念??茖W與人文教育的原動力取之子其中的“人”高于“物”的精神價值,進行“以人為本”的綜合教育。其中包括以學生為主體的有形教育與以教師為榜樣的無形教育,這種榜樣的力量和無形人文教育,在乒乓球教策身上充分體現(xiàn)。把學生只追求物質的思想,轉變?yōu)槿诵曰娜宋乃枷耄貙捵陨韯?chuàng)造發(fā)展空間。
5 以競教結合為切入點的普修、專修、訓練課教學任務示意
普修課以基本理論、基本技術為中心,培養(yǎng)動手、動口能力。專修課以高水平的專業(yè)能力為中心,提高專項競技、教學和科研能力,訓練課以競技訓練為中心,提高“一?!彼?。
作為檢驗教學成果的方法,考試方案起著“原動力”的杠桿做用。在制定考試方案過程中不應把單項技術作為衡量學生所掌握知識的標準,它只能是學生在求學四年中專項能力的評定,堅決不能使學生產(chǎn)生為“分”而考試試的錯誤思想,根據(jù)教學內容,考試方案的擬定,應具有科學性、現(xiàn)實性,要因人而宜。
5.1 體育教學要把握競教結合的辦學特色
當前,體育人才大市場的需求規(guī)格是“多能一?!钡膹秃闲腿瞬?。激發(fā)著體育院校教學改革與教學方向的重建,針對人才市場的需求規(guī)格,乒乓球學科一直堅持著競教結合的教學特色。謀求把教學融人到競技體育中,完善競教結合體,構建以競教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適應人才市場的需求,使只有單一技能的學生真正做到,既是教師又會實際操作,又會教學教法,成為一名合格的體育專項教師。因此,在體育教學中,必須將競教內容體現(xiàn)在學生身上,牽動教學內容方法的改革及新知識含量的增加。
6 結 論
乒乓球學科教學新模式是對教學改革的嘗試,較好地將競技教學相結合,并針對體育院 校學生群體的發(fā)展方向,及人才市場的需求而探索。為教學,開通一條新思路,為學生打造了完善自我的空間,“多能一專”教學新模式,還待于進一步思考與提高。
參考文獻
[1]張良西。重構體育院校專修考試試方案 [M].,吉林體院優(yōu)秀論文集,2004.4.
[2]張良西,人文與科學融合的乒乓球教育 [J].付沈陽體育院論文報告講稿。
[3張愛華,曾廣新,加入 WTO 后中國高校體育教育應對策略 [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 7.
[4]《體育理論》體育系通用教材。
[5]王大中,蔡猛,乒乓球文化,技術與傳播 [M].北京廣播學院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