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躍美
內容摘要:人們常說父母德高,子女良教,父母是孩子的榜樣,父母的百傳習教,對孩子的一生都會產生重大的影響,甚至對孩子的一生起著決定性作用。筆者從父母的教育方式出發(fā),探討不同的教養(yǎng)方式對孩子產生的心理、性格等方面的發(fā)展的影響,并提出改善的策略。
關鍵詞:家庭教養(yǎng)方式? 性格影響? 心理影響
說起家庭教育,每一個做父母的都會感到困惑,對于孩子的教育可謂盡心盡力,卻總感到孩子不盡人意。家庭教育是通過一定的方式來進行的,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對學生心理發(fā)展的影響不同。研究發(fā)現(xiàn)父母教育方式不僅與自身的心理健康狀況存在著高度相關,而且對其子女健康的人格、完善的認知功能以及良好社會適應能力的形成等都有重要影響。國外最早研究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是鮑姆令特,他將父母的教養(yǎng)方分為三類:權威型、專制型和放任型。后來,麥考貝和瑪丁在鮑姆令特的研究基礎上,將放任型教養(yǎng)方式進一步細化為沉溺型和忽視型[3]。通過對過去文獻的研究總結,本文將父母的教養(yǎng)方式分為以下幾類:
一、專制型
這種教養(yǎng)方式的特點是支配,孩子的一切都由父母說了算。父母往往脾氣暴躁,喜歡支配和管束孩子的行為和活動。在這種環(huán)境中長大的兒童,容易形成消極、被依頓、服從、弱、不誠實的人格特征。[1]
蘭蘭出生后被父母以工作忙為由放在姥姥家生活到上小學才接回到父母身邊,這是她最快樂的時光。在她上三年級時媽媽懷上弟弟開始,媽媽無暇顧及她??僧斢幸惶欤l(fā)現(xiàn)女兒的成績與作業(yè)出現(xiàn)問題時,非常不能理解,大發(fā)雷霆,把女兒先收拾一頓, 每天不停的加量,蘭蘭不堪重負,加上媽媽全身心放在弟弟身上,她越來越沉默,用不交作業(yè)不做作業(yè)來對抗父母,父母更覺得她不懂事、不聽管教,親子關系急劇下降,在家與家長的交流為零。
二、放任型
這種教養(yǎng)方式的特點是溺愛,讓孩子隨心所欲。父母非理性地疼愛孩子。對孩子的無理要求幾有求必應。在這種環(huán)境中長大的兒童,容易形成任性、幼稚、自私、野蠻、自我中心、依賴等人格特征。[1]
小小的父母在她小時候就離婚,奶奶覺得孩子可憐,非常溺愛。在爸爸嚴厲管教時,竟帶著她離家出走來“保護”她。后來爸爸再婚后,又有了一個弟弟, 全家的注意力都到了弟弟身上,這時的她沒人管教了,放任自流。四年級的她課堂上無神,經常沒完成作業(yè)說沒帶。她經常利用午休與晚上的時間與小伙伴分享電子游戲和動畫片。當爸爸發(fā)現(xiàn)問題的嚴重性時,她已形成了任性,野蠻的性格。
三、民主型
這種教養(yǎng)方式的特點是平等,父母尊重孩子,給孩子一定的自主權和積極引導。在這種環(huán)境中長大的兒童,容易形成活潑、快樂、自立、彬彬有禮、合群、合作等人格特征。[1]
樂樂是家里的小公主,有爸爸、媽媽和已上大學的哥哥,被家人寵在手心,但不驕橫跋扈,因家長采取的是民主教養(yǎng)方式??鞓坊顫姷臉窐范嗖哦嗨嚕e極上進,學習自覺,無論是學校與班級,還是校外的活動都非常的精彩。
孔子日:“其身正,不令而行”。要想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個性品質,做父母首先應當以身作則,在生活的各個方面,為孩子樹立榜樣,自己的一言一行,表里如一,言傳身教,讓孩子從內心深處感受到無盡的力量,這樣才能為孩子的健康成長發(fā)揮出家庭教育的作用。父母與孩子,只有建立起真正民主平等朋友式的親子關系,走進孩子心靈深處,家庭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具體策略如下:
(1)尊重孩子,做孩子的朋友。要許孩子自由表達意見和提出問題,而且允許孩子討論。只有這樣,孩子才勇于質疑,才敢大膽提出自己的觀點,形成自己的想法,長大后才能成為有思想有主見的孩子。與孩子要保持朋友的關系,站在孩子的角度想問題,看問題。孩子做錯事情時,父母不是以大人的身份責罵孩子,可以以朋友的身份教導孩子?;蛘吲c孩子一起看動畫片、做家務事,在生活學習當中成為孩子的朋友。
(2)多參與孩子的活動。做父母的既要工作又要操持家務,的確很忙,但無論多忙也不要冷淡了自己的孩子,父母要人到孩子們的游戲中去,和孩子們一起歡笑,這既有利于良好親子關系的建立,也有利于使自己疲憊的心得到放松。
(3)運用適合兒童的語言,積極談論孩子感興趣的話題。孩子和成人的不同體現(xiàn)在方方面面,尤其是語言上。所以,父母在與孩子溝通的時候要多使用孩子的語言?!巴奈淬?,能從兒童的位置上去體察童心的需要,懷著一顆童心滿足孩子的心理需要。當孩子和你談感興趣的話題時,父母要有適當?shù)姆磻?/p>
(4)父母要善于控制情緒,轉化沖突。做父母的不要動不動就發(fā)火,在孩子面前要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讓孩子感到莫名其妙,以為自己做錯了什么。即便是親子之間對某件事有分歧,也可以尋找一個雙方均可接受的辦法,帶來雙贏的效果。父母自己心情不好時,不要把這種情緒加在孩子身上,拿孩子出氣,要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后,再來教育孩子。
(5)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榜樣。對子女的教育,父母要先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榜樣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在一個家庭中,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耳濡目染,并會極力仿效。所以,要求孩子做到,自已必須首先做到,父母教育孩子,對于孩子來說,重要的不是聽父母講了多少道理,而是要看父母怎樣做。
(6)多給孩子一些鼓勵,少對孩子一些指責?!昂酶改?,話不多”,嘮叨對于孩子而言,有時候真的是把刀子。雖然孩子也知道大人是為他好,但是反復嘮叨就是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不是孩子不夠聰明,不夠努力,不夠上進。也許是我們的方式和方法出了問題。一句言簡意賅的提示,勝過加倍的呵護和嘮叨。有時候,想要改變孩子,真的需要先改變下自己。生養(yǎng)容易,教育難。難的不是孩子太調皮,而是教養(yǎng)方法不對。在教養(yǎng)的過程中,父母責任尤重,應該多理解孩子,多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充滿關懷、尊重和交流的良好氛圍。[2]
參考文獻:
[1]許思安青少年十種常見問題行為的矯治.暨南大學出版社,2012
[2]宇飛.千萬別管孩子[M].福建出版社,2003
[3]李小微.《青年時代》2019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