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品
摘 要:力學是尤為重要的物理知識,但學習理解與學以致用的難度較大,尤其是在解析物理力學習題時,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高中的物理知識體系之中,力學是一個重要的學習方面,力學的復雜程度與難度系數(shù)都比較高。如果學生在解決力學問題時不能選擇恰當?shù)乃悸罚敲淳蜁霈F(xiàn)無從下手,思維混亂的情況。所以解決物理問題就要選擇恰當?shù)奈锢硭季S,選擇合適的解題方法。整體法是力學解題中最常用的方法,在大部分力學題型中都能運用到,因此教師加強學生整體法思維能力培養(yǎng),對學生學習質量提升有著積極意義。
關鍵詞:高中物理;力學題型;整體法
一、 引言
整體法是解析物理習題的重要思路,對簡化受力分析的過程與降低題目的難度、解放學生思維等有著積極意義。整體法是學生在解決高中物理力學難題時常用到的一種物理思想,運用整體法可以簡化整個力學問題的受力分析過程,能夠顯著地降低試題的難度,同時也能體現(xiàn)出學生的物理思維,強化學生解決問題時思維的靈活性和整體性。但整體法物理思維的培養(yǎng)是系統(tǒng)性工程,在加強學生對整體法解題方法重視程度的同時,還需在各種題型中示范運用,以強化學生物理思維的系統(tǒng)性與靈活性,這對教師的職業(yè)素養(yǎng)與業(yè)務能力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值得深入研究。
二、 整體法在力學分析中的重要性
整體法的思想如同綜合法,是指將局部化為整體,將多個物體看成一個物體,并分析其受力與運動情況。在力學習題中運用整體法分析,能夠簡化解析過程,將受力情況帶入整體后,可避免學生出現(xiàn)忽視某個條件要素與因過多物體受力接觸點而降低學習興趣等問題。整體法解題思維的運用,能夠幫助學生脫離題目限制,實現(xiàn)解題思路化繁為簡,從多個角度尋求解題思路,從而提高力學習題的解題效率與力學知識的觸類旁通。學生在解決物理難題時如果采用整體法,就可以將一個復雜的過程整體性地分析,能夠簡化解題的過程,使復雜的情況變得簡單,能夠直接抓住物理題目中的關鍵點,大大提高了解題的效率。在整個高中物理的知識體系中力學是非常關鍵的一個知識模塊,在各種考試中力學都占了絕大部分的分值,而且物理的各個知識點需要建立在力學分析之上的,為了能夠高效準確地完成力學的題目,就需要快速地分析受力情況,學生處理問題的思維就是由簡單到復雜,由分散到整體,這種思維方式是非常復雜的,顯然將一個復雜的問題變得更加復雜。所以,為了高效地解決物理問題,就要探索新的物理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學生固有的思維得到解放。整體法拓展了力學物理問題的解決范圍,更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與抽象思維等物理思維的培養(yǎng)強化。圍繞力學題目的主干思想,綜合題目給出的條件要素,從簡單的思路入手解決問題,可幫助學生對教學內容深入理解,拓展學生的思考路徑,更利于學生思維意識與學習能力提升。
三、 整體法在教學中的具體運用
(一)全面感知整體法
學生運用整體法思想分析物體受力情況的連貫性更強,總結歸納與掌握復雜受力情況的系統(tǒng)性更強。在實踐中將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難題解決,將不同基礎層次水平的形式分到一個小組,讓學生在互幫互助中拓展思維方式與快速解決問題。要讓學生全面地感知整體法,學生在運用整體法解決問題時,首先就要清楚地關注題目的信息以及要求。然后讓學生進行討論,讓學生都有一個清晰的解題思路。如在講解分析多個物體在斜坡上受力情況的習題時,教師組織學生以小組形式展開試驗,分析斜坡上有一個到多個物理的運動情況,再利用整體性思想,分析多個物體在斜坡上受力的運動情況。各小組在試驗中掌握了不同了想法與見解,在小組頭腦風暴的討論探究中,圍繞試驗結果得出完整性的結論,最后進行探究結果的總結匯報。通過該種教學方法,更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與思維能力。鼓勵各小組在試驗分析中發(fā)現(xiàn)新的問題,幫助深入理解試驗現(xiàn)象,拓展解題思路的同時,實現(xiàn)對整體法的生動形象講解,幫助學生實現(xiàn)各種學習策略的靈活運用。
(二)構建完善力學知識體系
力學知識在高中物理學科中占據(jù)較大比重,從物理學科知識的密切關聯(lián)性特征入手分析,夯實學生對力學理論知識的學習基礎,更利于完善知識結構體系。解題方法以及物理思維是建立在完善的知識體系之上的。物理老師在教授學生解題方法之前,首先要夯實學生的力學知識基礎,要不然學生就算有了解題的方法也是無從下手,只有學生首先擁有一個良好的知識基礎,才能夠在解決物理問題時思維上得到突破。物理知識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但力學知識在生活中是不可見的,導致學生在剛接觸力學知識時,無法將力學知識靈活地運用到生活中。尤其是在解決力學習題時,無法具備明確的解題思路與清晰的條理,實現(xiàn)題目解析無從下手,力學知識無法實現(xiàn)學以致用。究其原因與力學知識理解不透徹及基礎不牢固等因素影響有關,導致學生對問題產生的力學知識體系不完善。因此教師應當加強對學生課上深刻理解力學知識與課后知識鞏固的重視。尤其是在解題教學過程中,加強對學生的一題多解訓練,鍛煉學生的舉一反三的能力,在學生知識基礎牢固的同時,從整體法的角度分析習題,更利于學生理解與深刻記憶。
(三)留有充足的獨立思考時間
為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貫徹落實自主構建等現(xiàn)代教學理念,教師應當多給予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與空間,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尤其是在制訂教學目標與計劃時,應當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認知水平,確保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深入理解。由于解決物理問題是一個復雜的思考過程,所以教師要給學生留有充足的思考和反應的時間。尤其是在講解力學題目時,多引用能夠突出整體法的利用價值與具象性較強的題目,利用實物或多媒體技術等手段,系統(tǒng)性分析題目中物理的受力運動情況。在演示實物的同時,應當利用各種提問技巧,引導學生在獨立思考中帶動思維過渡,從而自主與快速地找出解題思路。給學生留有充足的解答時間,再以回顧的方式規(guī)范解題步驟,并呈現(xiàn)正確的解析思路與答案。為確保學生對整體法思想的充分掌握與在不同情況下的靈活運用,教師應當多運用一題多變的教學方式對學生的物理思維進行引導。學生通過課堂活動可以對整體法思想運用原則與解題步驟等方面知識更了解,最終強化知識點掌握的目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