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強
在吉利集團迎來創(chuàng)業(yè)35周年之際,李書福與員工進行了《實事求是,守正出奇》的線上線下分享和交流,其主旨是“企業(yè)和人一樣,走正道才能創(chuàng)大業(yè)”。這與書法藝術的“正入”之說可謂異曲同工。
所謂正入,即從臨摹古人碑帖入手,從碑帖中學習古人的用筆、結字、筆勢等。走正道需要“正入”,然后才能“益以本人之個性美”,從而獲得精彩的職場人生。
所謂正入,不僅是方法問題,更指的是一種心態(tài)?,F(xiàn)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有不少“每個人都了不起”的贊語、歌詞,有的是頌揚英雄群體,有的是寄語莘莘學子。然而,真正涉及某個具體的人,則有實然與應然的區(qū)別。對于處于人生起步、磨礪階段的青年人,尤其是對青年職場人來說,千萬不可忽視應然與實然的距離。自命不凡,很可能與實際不符。所以李書福在與員工交流時,將實事求是放在了題目的前面。
李書福所說的守正,是相對于取得一定成功的企業(yè)或者企業(yè)家而言的。其實并非所有此前成功的企業(yè)或者企業(yè)家都有正可守,因為其未必入正。過去幾十年,有不少企業(yè)靠運氣成功,買幾套房子就能獲利,買一片土地就能升值,只要膽大敢融資、敢投入就能成功。因為那是短缺經(jīng)濟時代,加上人口紅利,中國經(jīng)濟一路奔騰,像潮起潮涌,海平面自動向上提升,任何人只要在大海里游泳,都會自動被海水高高托起……用這種方式參與競爭,傻子也能成功。如果由此就以為自己得了正果,那就成了自命不凡。
00后雖然沒趕上那波機會,但適逢“大眾創(chuàng)業(yè)、萬眾創(chuàng)新”的熱潮興起,切不可自命不凡地認為自己“了不起”,而是需要冷靜下來思考怎樣正入的課題。
書法界“正入”概念之所以現(xiàn)在有重新重視起來的必要,是因為人們對現(xiàn)在有一定市場的丑書的詬病。所謂丑書,是現(xiàn)在那些不懂書法的人所寫的以丑為奇絕的“作品”。他們把臆想當夢想,用行為藝術裝神弄鬼,不講章法筆法,胡涂亂抹,故弄玄虛,還以大師的形象到處忽悠,被人戳穿后則抱怨別人“不講武德”。由此可以看出,有所創(chuàng)新,獨樹一幟不是自封的。
有人說,自命不凡是個人的事。問題在于,如果你沒有取得令人稱道的成功,卻又以博人眼球的方式獲取關注和點擊量,那就值得警惕。郭沫若在《人類前途有無限的光明》一文中告訴我們:“達·芬奇拒絕從宗教出發(fā)的一切獨斷的臆想,而只從科學的實證和理性的思考中去追求真實的知識?!倍悦环餐鄙龠@樣的追求階段,很難有堅實的根基。職場生活遠不是藝術表演,嘩眾取寵更容易令人反感。
職場上的正入,也需要像書法臨摹那樣去“追星”,只不過追的不應當是精于表演的明星,而是腳踏實地的奮斗者。靠運氣成功固然令人艷羨,但對此進行炒作則需要高度警惕。那看起來像是一種捷徑,其實很可能是旁門左道。李書福所說的靠運氣成功,本身無可厚非,需要摒棄的是其中渾水摸魚的投機。這種渾水摸魚的投機者,往往對正道產(chǎn)生了誤讀。如果盲目跟進和克隆此等“明星”,甚至把他們的一些不良習慣、不合規(guī)思維帶入職場,即使不會立刻產(chǎn)生法律糾紛,也難免會在組織中摻雜各種噪音、雜音。如果說在靠運氣成功的時代,“臉皮厚”可以成為一種優(yōu)勢,那么在經(jīng)濟轉(zhuǎn)型之后還想站住腳,就需要解決好正入的課題。后來者要想少走彎路,其實正入更為穩(wěn)妥。
通常說來,自命不凡是個貶義詞,但是我們也可以從積極的方面來看待它,那就是一定要在平凡的人生中創(chuàng)造“不凡”,使自己不同凡響,做一個“異客”。而所謂的“自命”,則可以看作自我設計。對不凡的自我設計是一道選擇題,沒有標準答案,也的確是一件好事,是歷史的進步賦予普通人的權利。然而,面對科技發(fā)展的無限暢想、產(chǎn)業(yè)自由跨界以及商業(yè)靈活變革偉大時代提供給普通人的無限機會,我們必須要學會取舍——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
從這個意義上講,異客就需要揚棄自命不凡。作為對自命不凡的首次否定,在做出選擇的那一刻,我們需要篤定從一而終的決心。當然,所謂的不凡,不是憑感覺,而是要使命必達,要用實踐來證明。不能只求“佛系”,游戲人生,而是要正視歷史,善于補充新的能量。這樣便完成了對自命不凡的第二次否定。
我們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那意味著我們很少再有0的突破機會;在逆全球化暗流涌動的變革時代,我們也難以簡單地以“拿來”的東西自詡。要想在信息迭代加快的時代中不被迅速淹沒,專注無疑是一個明智之舉,便于將我們的潛能聚焦,在從0到1.0、2.0的跨越過程中有所建樹。
將明確的具體目標變?yōu)楝F(xiàn)實,需要正確地切入。這需要將自己的努力被現(xiàn)實所接受,并經(jīng)得起實踐的檢驗。對自我進行揚棄即放下自我,與客觀實際進行磨合。因為職場與市場上的不凡不是“自命”的,而是要得到組織或者更多客戶的認可。因此,我們的“自命”僅僅從主觀愿望出發(fā)是不行的,要摒棄狂妄自大,強調(diào)合作,兼顧共贏、多贏。
作為對自命不凡的揚棄,成功的異客需要自我約束。如果說自命不凡是張揚,那么異客往往具有收斂性——不僅要有對潛能的聚焦,而且還要遵從公認的規(guī)則。因為在聚焦點之外都屬于讓渡的部分,而異客的成功離不開讓渡部分的配合,這種配合其實是彼此都遵守相應規(guī)則的信用合作。比如一位異客只善于生產(chǎn)一種防震螺絲,而這種防震螺絲也只有在防震發(fā)動機上才能實現(xiàn)其價值,同時又離不開特殊材料的供應等等環(huán)節(jié)的鏈接。要想配合默契,這位生產(chǎn)防震螺絲的異客就要與各合作方形成值得信任的預期,而非一次性的“王婆賣瓜”。這種信用合作容不得半點投機,亦是一種正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