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張星藝
幼兒分離焦慮指幼兒開始進入幼兒園時,因不想離開父母的懷抱而產(chǎn)生的一種恐慌、焦慮的心理特征,可能會導致幼兒無法正常入園。對幼兒來說,幼兒園的一切都十分陌生,他們不愿意在這樣一個不熟悉的地方待著,哪怕是開展娛樂活動。作為家長,一方面舍不得孩子,擔心孩子無法適應(yīng)新的環(huán)境,另一方面又覺得孩子到了上學的年紀,必須接受良好的教育,必須去上學。很多家長在送孩子入園的初期,都會面臨幼兒哭鬧的難題。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家長和幼兒之間、家長和教師之間、教師和幼兒之間做好一定的溝通和交流,幫助幼兒適應(yīng)新的環(huán)境。
在新課程標準改革不斷推進的今天,我們應(yīng)該認識到,對幼兒來說,適應(yīng)新的環(huán)境非常重要,只有融入新的生活,才能讓幼兒更加健康、快樂地成長,適應(yīng)環(huán)境是幼兒發(fā)展的基礎(chǔ)。作為新時代的幼兒教師,要時刻關(guān)注教育要求,根據(jù)幼兒的心理特征設(shè)計教育活動,幫助幼兒克服分離焦慮,更快地融入幼兒園的大家庭。
安穩(wěn)幼兒情緒,給予幼兒十足的安全感是幼兒教師的一項重要任務(wù)。幼兒教師應(yīng)該把握好幼兒的心理特征,利用有效的方法,幫助幼兒盡快地融入新的環(huán)境,從而促進幼兒健康快樂地成長。
都說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從出生起,孩子就一直待在爸爸媽媽身邊,家長的一些言語和動作給孩子的成長帶來了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在正式送孩子進入幼兒園之前,家長要正確地引導幼兒。對幼兒來說,分離并不是一兩天的事情,而是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可以嘗試讓孩子獨立地做一些事情,同時慢慢地脫離孩子的視線,讓孩子意識到家長只是短暫地離開他,從而提高孩子獨立的能力,為孩子入園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
首先,有計劃地帶孩子接觸新的環(huán)境。對年齡比較小的孩子來說,他們最難做到的就是適應(yīng)新的環(huán)境,因為他們從小在父母溫暖的懷抱里長大,一旦脫離了父母的關(guān)懷,他們可能會產(chǎn)生恐懼,缺乏安全感,這不利于幼兒的成長和發(fā)展。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家長可以在孩子逐漸懂事的年紀,帶他接觸新的環(huán)境,鍛煉孩子適應(yīng)新環(huán)境的能力。例如,家長可以帶孩子參加一些比較大的親子活動,或一些品牌商在商場里舉行的小型活動,這些對孩子來說是非常好的鍛煉社交能力的機會。家長也可以在空余的時間帶孩子到樓下散步,引導孩子和周圍的小朋友一起玩耍,從而提高孩子的人際交流能力,促使其以后更好地適應(yīng)其他新環(huán)境。
其次,帶孩子參觀幼兒園。如果幼兒覺得幼兒園是一個過于陌生的地方,那么會對他們以后入園造成不好的影響。因此,在孩子到上幼兒園的年齡之前,家長可以帶孩子事先參觀幼兒園,從而消除他們的畏懼心理,參觀幼兒園時可以多選擇幾家,讓孩子知道每一所幼兒園都非常好,讓他們對幼兒園有一個新的定義,感受幼兒園的美好和有趣,逐漸提高孩子入園的興趣。
最后,幫助孩子養(yǎng)成獨立的生活習慣。在孩子入園之前,家長也要提前做好功課,因為孩子在很多事情上會依賴父母,如吃飯、上廁所,所以在計劃孩子入園之前,家長一定要事先了解幼兒園的一些生活規(guī)定,提前做好準備,幫助孩子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獨立的生活習慣,避免孩子因為做不好生活中的事而對幼兒園產(chǎn)生厭惡心理。例如,家長可以給孩子制訂一個小計劃并監(jiān)督他們執(zhí)行,即將孩子一天之內(nèi)要做的事情列成表,包括起床、刷牙、洗臉、吃飯等,規(guī)定好時間。除此之外,家長也要注意平時讓孩子做一些穿衣服、吃飯、系鞋帶等可以自己完成的事情。家長教給孩子一些生活技能,有助于孩子更好、更快地融入幼兒園的大家庭,讓他們不會因為自己不能上廁所等瑣事而討厭幼兒園。獨立的生活習慣有利于孩子及時地適應(yīng)集體生活,讓孩子更快樂地入園、更快樂地成長。
面對幼兒分離焦慮的現(xiàn)象,除了家長需做好孩子的學前工作,幼兒教師也要付出努力。幼兒進入幼兒園以后,和教師接觸的時間最多,教師的一些言行也會影響幼兒的言行。因此,幼兒教師也要加強自身的學習,時刻關(guān)注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并對自己的教育方式作出改變。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幼兒教師可以不斷積累以往解決幼兒分離焦慮的經(jīng)驗,安穩(wěn)幼兒情緒,平等地對待他們,使幼兒入園更加順利。
首先,做好入園前的家訪工作,保證幼兒順利入園。孩子都喜歡做自己感興趣的事,從幼兒教師的角度來講,在幼兒入園之前,他們根本不知道以后面對的幼兒有著怎樣的生活習慣和興趣愛好,也不知道幼兒的家庭情況,因此做好幼兒入園前的家訪工作尤為重要。通過家訪,教師可以了解一些關(guān)于幼兒本身及其家庭的情況,有助于他們制訂合適的教育方案,或者提前采取入園措施;通過家訪,家長也可以對教師有一個初步的了解,能使他們更放心地將幼兒交到教師手中;通過家訪,可以拉近幼兒和教師的距離,讓他們知道教師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樣嚴肅,從而消除幼兒的入園恐懼,緩解幼兒的分離焦慮。
其次,平等地對待幼兒,給予他們充分的安全感。不可能每個孩子的脾氣性格都是一樣的,幼兒教師要認識到幼兒具有差異性,無論幼兒表現(xiàn)出怎樣的情緒,教師都應(yīng)該平等地對待他們,給予他們充分的安全感,讓幼兒更快地適應(yīng)新的生活環(huán)境。對于有分離焦慮的幼兒,教師在其入園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安撫其情緒,可以采用轉(zhuǎn)移幼兒注意力的方法,和幼兒們一起做游戲或玩玩具等。分離焦慮并不是一兩天就可以消除的,幼兒教師要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在每天早上幼兒入園時,親切地問候和關(guān)心他們,最好給他們一個大大的擁抱,用肢體語言表達自己對幼兒的愛意,消除他們內(nèi)心的恐懼。在幼兒逐漸適應(yīng)幼兒園生活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觀察幼兒的一言一行,了解他們的個性特點并做好記錄,針對幼兒不同的特征制訂不同的教育策略,平等地對待他們,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給予幼兒充分的安全感,讓他們更快地融入新環(huán)境。
綜上所述,消除幼兒的分離焦慮并不是家長或教師單方面就可以做到的,需要兩者相互配合交流。教師要及時向家長反饋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xiàn)和狀態(tài),家長也要多理解、包容和信任教師,多和教師溝通交流孩子在家里的表現(xiàn),多關(guān)心孩子的成長,促使孩子更快地適應(yīng)新環(huán)境。幼兒園是幼兒進入社會獨立成長的第一步,教師要根據(jù)幼兒心理特征的差異,為幼兒組織不同的教育活動,消除幼兒的分離焦慮,給予他們充分的安全感,幫助幼兒順利入園,促進幼兒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