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蘭珍 楊園
摘要:目的:探究在下肢骨折手術后進行護理干預對預防并發(fā)深靜脈血栓的臨床效果。方法:以2019年7月-2020年7月期間在我院進行下肢骨折手術的50例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然后以隨機數表法方式將50例病例隨機分為2組。針對研究需要,對兩組患者進行區(qū)別護理。其中對照組提供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的護理基礎上采用護理干預。治療結束后對兩組患者的深靜脈血栓的發(fā)生率和護理滿意度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結果:結果顯示對照組深靜脈血栓發(fā)生率為80.00%,其中未發(fā)生深靜脈血栓的患者20例,發(fā)生深靜脈血栓的患者5例;觀察組深靜脈血栓發(fā)生率為96.00%,其中未發(fā)生深靜脈血栓的患者24例;對照組的滿意率為80.00%,其中滿意者10人,基本滿意者10人,不滿意者5人;觀察組的滿意率為96.00%,其中滿意者16人,基本滿意者8人,不滿意者1人。兩組數據比較有一般顯著差異性(P<0.05)。結論:下肢骨折手術后對患者進行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良好,其主要表現在能有效預防患者發(fā)生深靜脈血栓,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程度,效果值得在臨床廣泛推廣使用。
關鍵詞:護理干預;下肢骨折;深靜脈血栓;應用價值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3-207-01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以2019年7月-2020年7月期間在我院進行下肢骨折手術的50例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以隨機數表法方式將50例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n=25)和觀察組(n=25)。收集兩組患者一般情況資料,并進行統(tǒng)計對比:對照組共25例患者,年齡分布在15-37歲,平均年齡為24.73±1.67;觀察組共25例患者,年齡12-35歲,平均年齡23.65±1.89,。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颊呔鶎Ρ敬窝芯恐椋⑼鈪⒓哟舜窝芯?。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護理的方式,其內容主要包括協(xié)助患者進行骨折術后的常規(guī)檢查,給予患者常規(guī)的健康知識宣教,給予患者合理的飲食和生活護理。
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護理基礎上進行深入的護理干預,其內容主要包括:①預防方案的制定。在進行手術前對患者的身體情況進行全方面的檢查和評估,評估患者可能出現深靜脈血栓的概率,并制定手術圍術期內的防御性干預計劃。②健康知識宣教。術后對患者進行健康知識的宣講,讓患者及其家屬充分了解深靜脈血栓的危險性、預防深靜脈血栓發(fā)生的注意事項以及早期康復訓練對預防深靜脈血栓的重要意義,提高患者及其家屬對治療的依從性。③對患者患肢進行嚴密監(jiān)測。在術后密切關注患者的患肢情況,如患者患肢的顏色、足背動脈搏動情況,溫度、傷口是否感染等。若發(fā)現患者的患肢出現溫度升高、疼痛、腫脹、發(fā)紅等情況,應及時對其進行檢查和處理,以免血栓帶來嚴重的后果。④早期康復訓練。在術后 盡早地開展康復訓練有助于預防深靜脈栓塞的發(fā)生[3]。其康復訓練可在患者麻藥完全消除后開始,指導患者進行踝關節(jié)的屈伸運動、下肢股四頭肌等長收縮運動。在運動前還需對患者進行康復訓練知識的普及,以免其在康復活動中出現意外。
1.3觀察指標
治療結束后對兩組患者的深靜脈血栓的發(fā)生率和護理滿意度進行統(tǒng)計分析。
1.4統(tǒng)計學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 19.0完成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在數據處理中P<0.05代表數據有統(tǒng)計學價值。
2.結果
2.1 觀察組和對照組靜脈血栓的發(fā)生率情況
在患者的手術位數期間,每日對患者的雙小腿進行最大周徑的測量(其最大腿周靜的檢測點應該在雙側髕上10cm)。在患者進行手術后的30d對患者進行雙下肢的B超跟蹤檢查,觀察患者下肢是否形成血栓,然后就得到的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結果顯示對照組深靜脈血栓發(fā)生率為80.00%,其中未發(fā)生深靜脈血栓的患者20例,發(fā)生深靜脈血栓的患者5例;觀察深靜脈血栓發(fā)生率為96.00%,其中未發(fā)生深靜脈血栓的患者24例,發(fā)生深靜脈血栓的患者1例.觀察組患者發(fā)生深靜脈血栓的的概率明顯比對照組低,兩組數據比較有一般顯著差異性(P<0.05)。結果見表1。
2.2觀察組和對照組靜脈血栓的護理滿意度情況
結果顯示,對照組的滿意率為80.00%,其中滿意者10人,基本滿意者10人,不滿意者5人;觀察組的滿意率為96.00%,其中滿意者16人,基本滿意者8人,不滿意者1人。兩組數據比較有一般顯著差異性(P<0.05)。結果見表2。
3 討論
下肢骨折是臨床常見的骨折類型,對于其治療主要是通過手術。目前我國對于骨折的手術治療技術已經十分成熟,但是治療后卻多發(fā)深靜脈血栓。血栓的發(fā)生會導致皮炎、繼發(fā)性靜脈曲張、瘀滯性潰瘍等疾病的發(fā)生,影響治療進程。因此對下肢骨折患者進行圍術期的護理顯得十分重要。本文就護理干預在預防下肢骨折術后并發(fā)深靜脈血栓的應用價值進行了探究,結果顯示下肢骨折手術后對患者進行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良好,其主要表現在能有效預防患者發(fā)生深靜脈血栓,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程度,效果值得在臨床廣泛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王瑩.護理干預在預防下肢骨折術后并發(fā)深靜脈血栓的應用體會[J].中國傷殘醫(yī)學,2020(4):93-94.
[2]席冬梅,熊敬.護理干預在預防下肢骨折術后并發(fā)深靜脈血栓的應用價值體會[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9,29(15):1263-1265..
[3]王月馨.護理干預在預防下肢骨折術后并發(fā)深靜脈血栓的應用體會[J].中國醫(yī)藥指南,2020,18(18):211-212.
作者簡介:歐蘭珍(1980-2-),女,漢族,本科,云南嵩明人,護師,現工作單位:中國人民解放軍勤聯(lián)保障部隊第920醫(yī)院。
中國人民解放軍勤聯(lián)保障部隊第920醫(yī)院 云南昆明 65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