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綱
漢字是傳承中華文明的載體,寫好字是每個中國人的義務。重視書寫教學,是《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之一,也是每個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務。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寫一筆好字,對于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他們的審美情趣有著更為深遠的影響。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上更多的是忙于知識的傳授,只要求學生按時完成相關任務,而不重視書寫的質量。那么怎樣才能提高書寫教學的質量呢?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一、重視書寫姿勢的培養(yǎng),激發(fā)學生書寫興趣
老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把筆順規(guī)則貫穿到指導書寫的始終,每一個字都要按規(guī)則去寫。習慣成自然,養(yǎng)成教育很重要,只要我們重視書寫教育,老師耐心指導,嚴格要求,精心示范,學生就會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書寫出規(guī)范優(yōu)美的漢字來。當學生對書寫失去信心時,教師及時引導學生欣賞優(yōu)秀書法作品,講解書法家學寫書法的故事,展評班里書寫優(yōu)秀的作業(yè),開展書寫比賽等活動,激發(fā)學生書寫的興趣。
二、教給學生書寫的方法和技巧
讓學生觀察字的結構,明確各部分構字部件在田字格中所占的比例和準確的位置。這方面的指導需要教師花一定的時間,反復地訓練,根據(jù)字形的難點,堅持訓練下去,學生才能慢慢地把握好字形,最終離開田字格安排好字的結構。有了整體的認識,就可以讓學生一筆一劃地寫,要寫得規(guī)范,準確,與范字進行比較,也就是手到。眼到,手到的同時,還要求做到心到,就是要專心致志。
三、保證練習時間,因材施教
每個學生在接受知識能力和完成練習任務的情況是不同的,所以要根據(jù)不同的學生,來給出不同的要求。成績好的,完成作業(yè)速度較快且質量較高的學生,讓他們試卷練習時,在練習的過程中動腦筋思考字形結構,布局疏密。這樣不但增加了學生的知識面,更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通過堅持練習,最終形成自己的書寫特點和獨特風格。
四、齊心協(xié)力,嚴格要求
習慣的形成是一個不斷累積的過程,要讓學生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書寫習慣是很不容易的。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良好的書寫習慣不是靠幾節(jié)書寫課就能培養(yǎng)出來的,必須要對學生長期嚴格要求,讓學生在課內和課外,校內和校外書寫一個樣。同時也要請家長積極配合,多與任何教師溝通,齊抓共管,對學生的每一次作業(yè)都認真檢查,及時糾正錯誤。不定時向家長反饋學生最近的書寫情況,讓學生逐步達到“習慣成自然”的境界。
這是我在多年的道德與法治教學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書寫的基本做法,雖不盡善,但所帶班級學生普遍能寫一手規(guī)范的漢字,取得了書寫教學的階段性成果。同時,我認為要想書寫教學不流于形式,還要從以下兩個方面強化:(一)是要靠廣大一線教師的重視和指導;(二)是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制定行之有效的制度來保證,這樣才能使學生寫一手好字,受益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