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麗萍
福建省莆田市第一醫(yī)院,福建莆田 351100
心力衰竭簡稱心衰,是多種因素導致的心臟泵血功能受損,使心排血量無法滿足機體組織代謝的基本需求而表現(xiàn)出一系列的不適癥狀,如呼吸困難、活動受限、體液潴留等。射血分數(shù)保留性心衰(HFpEF)也就是指左室射血分數(shù)值≥50%的心衰患者[1],此病發(fā)病機制主要是靜息狀態(tài)或壓力下心室舒張功能障礙,HFpEF在靜息下射血分數(shù)正常,當壓力負荷增加時射血分數(shù)無法隨之升高,且收縮功能也異常。臨床上對于HFpEF心衰的治療仍以藥物治療為主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β-受體阻斷劑、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ARB)、醛固酮受體拮抗劑的應用,使治療心衰患者的藥物取得了較大的進展[2]。近些年,重組人腦利鈉肽、沙庫巴曲纈沙坦(諾欣妥)等新型藥物的使用,使患者的治療藥物再上了新的臺階,為患者帶來了新的曙光,并獲得了各國指南的推薦和認可[3]。該文就2018年8月—2019年7月在該院治療的212例HFpEE患者進行療效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方便選取該院收治的212例HFpEF患者,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06例。觀察組:男性62例、女性44例;年齡50~75歲,平均(62.51±4.27)歲;根據(jù)NYHA心功能分級,Ⅱ級20例、Ⅲ級50例、Ⅳ級36例。對照組:男性64例、女性42例;年齡51~76歲;平均(63.53±4.52)歲;NYHA心功能分級,Ⅱ級22例、Ⅲ級52例、Ⅳ級32例。分析兩組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符合NYHA心功能分級中的Ⅱ~Ⅳ級;所有患者年齡均>50歲;患者對該研究知情;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標準:既往有LVEF<50%;合并嚴重心、肝、腎等臟器功能不全者;嚴重的精神障礙者;慢性阻塞性肺疾??;免疫性疾病患者;對本研究用藥有用藥禁忌證者;未控制的嚴重感染。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抗心衰藥物治療,包括低鹽、低脂飲食、休息,予以螺內酯片(國藥準字H32020077)口服,1次/d,20 mg/次,阿托伐他汀(國藥準字H20051408)20mg/d同時予以ACEI/ARB類藥物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諾欣妥治療,沙庫巴曲纈沙坦(國藥準字J20171054),將常規(guī)治療藥物中的ACEI/ARB類藥物替換為諾欣妥,起始劑量25 mg/次,2次/d,每2~4周劑量加倍,最大劑量200 mg/d,2次/d,口服此藥之前,需停止服用ACEI/ARB藥物3 d以上,其余用藥同對照組,兩組均持續(xù)治療半年。
比較兩組療效;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心功能指標,包括左室舒張末期內徑(LVEDD)、左室收縮末期內徑(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LVEF);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清炎癥因子包括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血清白介素(IL-6)、C反應蛋白(CRP)水平,于晨起空腹抽取肘靜脈血4 mL,分離血清后,采用酶聯(lián)免疫法進行檢測,采用由武漢優(yōu)爾生商貿有限公司提供儀器。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6MWT結果。
療效評價標準:顯效:NYHA心功能分級降低≥2個等級;有效:NYHA心功能分級降低1個等級;無效:NYHA心功能分級無改變,甚至有所升高。有效率=(總例數(shù)-無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00%[4]。6分鐘行走試驗(6MWT),在長30 m的走廊上進行測量,采用Bittner方案,記錄兩組治療前后能完成的最大步行距離[5]。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的左心功能參數(shù)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的療效顯著要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的血清細胞因子及炎癥標志物指標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2 兩組治療有效率比較[n(%)]
表1 兩組患者左心功能參數(shù)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左心功能參數(shù)比較(±s)
觀察組(n=106)對照組(n=106)t值P值組別61.35±6.87 62.51±6.43 1.269>0.05 52.13±6.36 57.85±6.54 6.456<0.05 48.56±4.29 48.73±4.32 0.288>0.05 41.23±4.27 45.62±4.39 7.380<0.05 55.82±3.71 55.62±3.58 0.399>0.05 65.63±5.14 58.57±3.28 11.921<0.05 LVEDD(mm)治療前 治療后LVESD(mm)治療前 治療后LVEF(%)治療前 治療后
表3 兩組血清細胞因子及炎癥標志物對比(±s)
表3 兩組血清細胞因子及炎癥標志物對比(±s)
觀察組(n=106)對照組(n=106)t值P值組別5.32±1.51 5.35±2.13 0.117>0.05 3.23±1.23 4.04±1.17 4.731<0.001 9.45±3.27 9.26±3.16 0.430>0.05 5.23±2.35 7.26±2.41 6.209<0.001 39.45±13.25 39.21±13.14 0.132>0.05 19.26±6.45 26.74±11.65 5.783<0.001 TNF-α(ng/L)治療前 治療后IL-6(ng/L)治療前 治療后CRP(mg/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觀察組患者6MWT(325.32±9.64)m與對照組(324.37±9.51)m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722,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6MWT(423.51±11.69)m長于對照組(365.35±10.47)m,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28.156,P<0.05)。
HFpEF是指心輸出量降低而心室充盈壓升高的一種病理、生理復雜的臨床綜合征。此病常見于老年人群,且大部分患者有高血壓病史,或伴有左心室功能障礙,病因包括超重、糖尿病、冠心病、房顫等,既往有心肌梗死的較為少見。HFpEF的發(fā)病機制比較復雜,神經(jīng)激素內分泌紊亂激活參與了心衰的發(fā)生和發(fā)展[6]。心衰發(fā)生時,可引起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以及交感神經(jīng)的過活化,激活利鈉肽系統(tǒng)[7]。傳統(tǒng)的抗心衰藥物β受體阻滯劑、ACEI/ARB、螺內酯對HFpEF的治療盡管有一定效果,但是,重復住院率較高,在改善心功能方面,效果不盡理想[8]。諾欣妥是一種用于治療HFpEF的藥物,可降低心血管死亡和心衰住院的風險,此藥可代替ACEI/ARB,與β受體阻斷劑、鹽皮質激素拮抗劑、利尿劑等合用[9]。諾欣妥含有沙庫巴曲和纈沙坦[10],此藥可通過前藥沙庫巴曲的活性代謝物(LBQ657)抑制腦啡肽酶,通過纈沙坦阻斷血管緊張素Ⅱ的1型受體(AT1),還可通過LBQ657增加腦啡肽酶所講解的利鈉肽水平,通過纈沙坦抑制AT1,將此藥用在心衰患者中,可產生心血管作用[11]。LVEDD、LVESD是評價心室重塑的重要指標,當其升高,表示心功能存在受損,心衰明顯。TNFα、IL-6、CRP是機體的炎性因子指標,當其升高,表示炎性反應增加。
該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LVEDD(52.13±6.36)mm、LVESD(41.23±4.27)mm、TNF-α(3.23±1.23)ng/L、IL-6(5.23±2.35)ng/L、CRP(19.26±6.45)mg/L水平低于對照組(57.85±6.54)mm、(45.62±4.39)mm、(4.04±1.17)ng/L、(7.26±2.41)ng/L、(26.74±11.65)mg/L,LVEF(65.63±5.14)%高于對照組(58.57±3.28)%,6MWT(423.51±11.69)m長于對照組(365.35±10.47)m(P<0.05)。由此得知諾欣妥對HFpEF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方面具備一定優(yōu)勢。6MWT是一種簡單、方便、安全的運動試驗,替代了過去的心肺運動試驗,可較好的反應患者的運動耐力和心衰程度。該研究結果還顯示,觀察組的治療有效率為96.23%高于對照組的83.02%(P<0.05),觀察組的6MWT比對照組要長,說明諾欣妥可改善患者的運動耐力。這與張江武等[12]結果匯總:觀察組的治療有效率為87.80%高于對照組的65.79%(P<0.05),基本相符。
綜上所述,在HFpEF心衰患者的治療中,采用諾欣妥治療,可有效減輕血清細胞炎癥因子水平,提高患者的運動耐受程度,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療效顯著,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