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銀鵬
摘 要:在小學教育階段,語文是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語文課程是以閱讀教學為主的,教師必須采取創(chuàng)新的教學手段,才能提升閱讀教學質量。問題教學法是一種新型教學模式,不僅可以打破傳統(tǒng)教學的滯后性,也可以滿足新時代小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非常適用于語文閱讀課堂。因此,教師應該將閱讀課程與問題教學法有機結合,激發(fā)學生的思考興趣,強化學生的閱讀能力,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和發(fā)展。
關鍵詞:問題教學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踐應用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13-013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3.069
隨著我國新課標教學改革工作的落實和深入,教師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也努力為學生探求更廣闊的發(fā)展路徑,問題教學法應運而生。問題教學法不僅符合小學生的思維特點,也可以有效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鍛煉學生的思考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因此,教師應該深化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在閱讀教學中積極應用問題教學法,為學生打造更生動的閱讀課堂。下面我們就針對問題教學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實踐應用展開簡單策略分析。
一、采用問題導學,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產生一切思維活動的基礎條件,也是提高學生閱讀積極性的助燃劑。俗話說“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這句話也同樣適用于閱讀教學。課堂導入是一個關鍵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關系著學生整節(jié)課的學習狀態(tài)。雖然小學生的語文基礎和閱讀理解能力還十分薄弱,但是他們通常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容易產生疑問也樂于探索謎底,這一心理特征值得教師加以利用。因此,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用問題教學法時,不妨從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尋找突破口,將具體的課程內容與學生的興趣愛好、心理特點相整合,積極采用問題導學,不但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思考興趣和語文閱讀興趣,也能為閱讀課堂開一個好頭,促進教學目標的順利實現。教師在實施問題導學時,首先,教師創(chuàng)設的問題要與閱讀內容密切相關。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是以教材為藍本開展的,問題導學也是為揭示課題服務的。因此,教師在導入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的問題一定要體現教材重點,既能引發(fā)學生思考,也具備引入新課的功能。其次,教師在導學環(huán)節(jié)提出的問題必須具有趣味。教師實施問題導學的初衷就是為了激趣,有趣的問題才能驅動學生的思考動機和閱讀興趣。因此,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創(chuàng)設問題,激發(fā)學生的自主能動性,促使學生主動探索和閱讀。再次,教師在導學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的問題既不能太淺顯,也不能太深奧。太淺顯的問題對學生思考能力的強化作用不明顯,太深奧的問題容易給學生造成理解壓力,降低問題導學的應用效果。因此,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學情創(chuàng)設難度適中的導學問題,既能達成激趣目的,也能體現教師的人本化理念[1]。
二、創(chuàng)設生活問題,降低學生的閱讀思考難度
通常來講,人類對事物的認知源于內心的好奇心,無論對于任何事情,都需要產生興趣才可以對其進行探索。而這對語文課堂閱讀教學來說也是同樣的道理,只有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興趣,才會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尤其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通常都具有較強的好奇心,教師通過問題引導,會提高學生對問題的探究欲望。因此,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具體的閱讀內容創(chuàng)設生活問題,一方面可以拉近學生與閱讀文本的距離,降低學生的閱讀思考難度,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意識到生活中蘊藏著豐富的文學知識,培養(yǎng)學生以文學視角看待生活的學習品質。為了防止步入誤區(qū),教師在創(chuàng)設生活問題時有一點需要注意,生活是寬泛的,能夠生成的生活化問題也是多種多樣的,但是教師一定要充分尊重學情,創(chuàng)設貼近學生日常生活、在學生理解范圍之內的生活化問題,才能有效喚醒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實現問題教學法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科學應用。
三、結合信息設備,拓展學生的閱讀思考空間
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用問題教學法時,應該充分開發(fā)和利用信息設備優(yōu)越的教學功能,根據具體的課文內容創(chuàng)設直觀的多媒體情境,不但可以提高學生探索問題的積極性,也能以有聲有色的多媒體情境刺激學生的多重感官,進而拓展學生的閱讀思考空間,深化學生對課文內涵的學習和理解,使學生逐漸形成良好的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這些對學生個性品質和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都大有裨益。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將問題對學生進行提出,從而使學生通過動態(tài)化視頻內容,對問題進行認知。這種圖片式的問題引導,與小學生的性格特征具有較強的相符性,也與小學生形象思維能力較強,而抽象思維能力較弱的特征十分符合。也就是說,學生對于這種圖片問題也會具有較強的好奇心,進而可以使問題的引導效果得以強化。此外,教師還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的語音功能,引導學生聽語音回答問題,語音提問可以設定為語言問題引導,也可以設定為音樂問題引導,這種利用多媒體進行多元化的問題引導教學模式,可以對學生的閱讀思考空間進行拓展,使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和問題思考能力取得一個質的突破。
四、借助問題引導,強化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在實際的教學中,想要消除傳統(tǒng)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弊端,教師必須轉變教學思想,采取迂回的形式,以問題引導替代直接講授,這樣會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學生會急于知道問題的答案。而且,通過這種迂回方式的問題引導,因為對學生的大腦皮層形成一種刺激,而學生一旦知道了這一問題的答案,勢必會牢牢對問題形成記憶。具體來說,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閱讀問題引導的過程中,應通過問題的設置,引導學生發(fā)散思維、自主探索文章的奧義,促使學生對課文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產生透徹的領悟,不僅可以達成預期的知識目標,也能顯著強化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推動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穩(wěn)步發(fā)展。除此之外,教師在實施問題引導策略時,應該注重問題的合理性,盡量結合閱讀內容站在小學生的立場上設置問題,這樣才能迎合學生的思維習慣,最大限度地提升問題教學法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用的有效性。
五、利用問題跟進,引領學生的深度閱讀思維
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蘊含著豐富的思想內涵和文學知識點,想要學生對思想內涵產生深入感知、透徹掌握繁雜的知識點,就必須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設置不同思考方向的問題,這樣才能加速學生對閱讀知識的消化吸收,拓展學生思維空間的深度和廣度,進而體現問題教學法的實踐針對性。因此,教師應該將問題引導貫穿于閱讀課堂的始終,根據教學需求積極采取問題跟進,通過一個又一個問題的持續(xù)拋出,為學生構建全面、完整的閱讀鏈條,使學生的探索思維一直處于活躍狀態(tài),逐步進入深度閱讀領域,不但可以大幅度提升語文閱讀教學效率,也能讓學生的思維能動性產生質的飛越。同時,教師也可以將本單元的學習內容進行串聯,由于目前每一個單元的內容都具有較強的關聯性,學生通過對整個單元內容的閱讀學習,可以更加深刻地對這一部分知識內容進行深度思考,以此從整體層面提高學生對某一部分特定知識內容的完善認知,并對這部分知識內容形成一個更加系統(tǒng)的內化。
六、設計問題任務,鍛煉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合作探究活動是圍繞著任務開展的,學生完成任務的過程就是學生領悟新知識的過程,不僅可以培植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也能強化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教師應該順應新課標的思想指導,根據具體的閱讀課堂設計問題任務,然后將問題任務發(fā)布給學生,組織學生開展合作探究,一方面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參與課堂的機會,深化學生的主體地位,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體驗到與伙伴互動交流的快樂,鍛煉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進而提高學生對閱讀文本的剖析能力,完善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2]。同時,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在組內進行自主性的問題設置,比如,學生可以根據課文內容自行設計某一個閱讀問題,然后在組內對其他學生進行提問。在這種模式下,會使學生的問題設計能力得以提升,以此確保學生的分析思考能力得以升華。同時,各個組別之間也可以互相進行問題提問,在組內設計過問題后,每個小組可以將問題進行總結后,由小組發(fā)言人將問題進行提出,然后各組進行交叉式問題回答。這種學生在閱讀教材后,自行設計問題以及自行回答問題的問題閱讀教學模式,會極大激發(fā)學生閱讀學習的主體意識,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
七、注重方法指導,提升問題教學的應用效果
俗話說“導無定法、貴在得法”,短短八字真言道出了方法指導的重要性。在過往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用問題教學法時經常向學生提出問題之后,就不再參與學生的思考過程。小學生還不具備完善的獨立思考能力,教師如果將課堂完全交給學生,即便學生的思考方向偏離了正確的軌道,教師也很難及時發(fā)現,不僅無益于鍛煉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也為問題教學法在閱讀教學中的順利推行增加了很多不利因素。想要改善這一不良局面,教師就必須延展教學思路,在實踐問題教學法的同時還要注重方法指導,為學生構建動態(tài)化的問題教學體系,發(fā)揮問題教學法的應用實效性。首先,教師在根據教材課文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后,應該和學生一起思考和分析,既能增進師生互動,也能把控學生的思考方向。其次,在學生開展自主探究活動時,教師也應該不間斷巡視,及時發(fā)現和修正學生的錯誤觀點,為學生答疑解惑,不但能幫助學生習得正確的探究方法,也能提升問題教學法的應用效果,從而實現滿意的教學目標[3]。
綜上所述,將問題教學法應用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不僅可以滿足新時期小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也是語文閱讀教學必然的發(fā)展趨勢。因此,教師應該順勢有為,根據閱讀課程積極采取問題導學、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設計問題任務,同時注重方法指導和信息設備的運用,為學生打造充滿智慧活力的探究化課堂,從而多角度強化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全方位發(fā)展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蘇金英.問題教學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實踐應用[J].新閱讀,2020(7):49.
[2]韓靜.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合作能力培養(yǎng)的途徑與方法[J].名師在線,2020(19):44.
[3]吳志發(fā).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對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yǎng)[J].名師在線,2020(19):52.
[責任編輯 萬淑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