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階段的道德與法治教學是一門較為綜合的學科,能將思想與知識融合為一,為小學生的道德品質培養(yǎng)打下堅實的基礎,有效地樹立小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道德與法治教育能增強小學生對安全的認知,使學生充分掌握保護自己的方法,對小學生樹立人生觀與價值觀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小學道德法治教育;教學方法;討論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1?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05-0118-02
【Abstract】The teaching of ethics and rule of law in elementary school is a relatively comprehensive subject, which can integrate thought and knowledge,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cultivation of moral quality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and effectively establish the correct world outlook, outlook on life and values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Moral and legal education can enhance pupils awareness of safety and enable them to fully master the methods of protecting themselves. It is vital for pupils to establish their outlook on life and values.
【Keywords】Primary school moral law education;Teaching methods; Discuss research
小學階段學生的理解能力與吸收能力有限,在進行道德與法治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更加重視聯(lián)系實際。結合小學生的興趣愛好來激發(fā)學生對道德與法治教學的興趣,同時增強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小學階段進行道德與法治的教學有助于學生認知水平的提高,通過教育來保障小學生的身心健康,同時也可以讓小學生們在更加安全的環(huán)境中學習和生活。
一、生活化教學法
任何知識都來源于生活,小學階段的道德與法治教育可以從社會的規(guī)律以及日常生活中進行案例的提煉以及知識總結。在課堂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突破知識本身的局限性,引入生活中的具體案例,調動學生對于學習的積極性。要保持穩(wěn)定的課程節(jié)奏,同時兼顧小學生的理解能力,達到完全吸收知識的目的。在課后作業(yè)的安排方面要根據(jù)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安排一些與生活相關的作業(yè),讓學生能夠將課上所學的內容實際應用到生活當中。避免與其他科目一樣采用背誦和抄寫的作業(yè)模式,這種千篇一律的教學模式非但不會讓學生將知識融會貫通還會產(chǎn)生抵觸心理。
二、故事教學法
(一)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在進行故事編寫時可以設定主題,每一個主題都包含著較為豐富的道理。通過對故事的理解和討論來激發(fā)學生的思考,讓學生對故事中的案例展開探索,這將對學生的思維能力產(chǎn)生積極影響,發(fā)揮故事教學法的優(yōu)勢。教師在進行故事講解時,要將故事與教學內容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在思考故事的時候能夠靈活運用教學內容中的知識點,并且從中獲取到有用的信息。同時也可以用故事來降低教學內容中的難度,提升教學效率。
(二)豐富教學內容
由于小學生的年齡關系,道德與法治教學苦澀難懂,很難讓學生對知識產(chǎn)生較為深刻的理解。這不僅會影響小學生的道德法治意識,也會導致教學失去效率。教師應當有目的地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采用更加適合學生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們接觸到更多的知識與體驗。利用故事對教學內容進行補充能夠豐富課堂教學內容,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有更加全面的認識,增強小學生的代入感,進而培養(yǎng)小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強化學生自主體驗
在進行道德與法治的教學過程中,除了一些基礎性知識以外,教師也可以利用故事進行相關知識的拓展。讓小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懂得更多道理。道德與法治的教學實際上與生活息息相關。利用故事進行知識內容的拓展有助于小學生對道德與法治的教學內容的理解并且培養(yǎng)道德與法治意識。教師可以利用不同的故事來對教學內容進行輔助。在進行知識拓展的時候教師要引導學生們對故事中的案例進行思考和討論,并且提出自己的看法。教師通過對學生們提出的問題進行解答來讓學生們更加理解所學的內容。這樣在拓展知識面的同時,也讓學生對教學內容有了更加深刻的體驗,進而培養(yǎng)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三、探究教學法
(一)針對性探究式教育
小學階段的學生們身心發(fā)展尚未健全,思維模式也并未完善,同時也缺乏對事物的判斷能力,無法識別真善美與世間的險惡。因此學生的安全意識也相對淡薄。這樣的情況下,教師要針對學生各個年齡段的特點來揣摩學生的內心世界。小學階段是成長的重要時期,剛剛接觸世界的學生們會產(chǎn)生各種各樣的問題。為了學生們能夠安全快樂地成長,教師有責任讓學生掌握突發(fā)事件如何處理的知識以及加強保護自己的能力。新課改時期增加了小學道德與法治的教育課程,期望能夠幫助學生了解社會責任,養(yǎng)成遵守社會道德并且具有公德心的良好生活習慣。
(二)開展安全演習活動
小學生的年紀較小,缺乏正確的安全防護意識。由于小學生比較活潑好動,并且自控能力較差,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存在著各種安全隱患。如學生在玩耍或者走路的時候缺少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意識,針對這一情況,學校應當采取道德與法治方面的教育來提升小學生的安全意識,加強學生對于高危時間的應急處理能力。通過設置情境教學讓學生通過實際演練學會規(guī)避危險的方法;或者通過多媒體進行專題教育片播放的教學模式來讓小學生們身臨其境地體會到安全意識的重要性。
四、開放式教學
(一)打破局限創(chuàng)編教材
教材中大多是一些經(jīng)典案例。教師在小學道德與法治的教育過程當中,要根據(jù)實際的情況來進行教材的取舍。根據(jù)各個地區(qū)的不同、各個學校的不同、各個班級的不同來打破教材的局限性。讓學生能夠從學習以及生活的周遭環(huán)境發(fā)現(xiàn)題材,發(fā)現(xiàn)問題,進而進行教材以及教學內容的創(chuàng)編。
(二)豐富內容整合教材
按照實際情況來對教材進行整合,系統(tǒng)地將教學內容進行豐富并且重組。有目的地調整教材內容的順序并且對教學內容進行適當?shù)膭h減。有助于培養(yǎng)小學生的思維能力,打破小學生對教材的過分依賴。利用教材來拓寬知識領域和實際運用范圍,真正實現(xiàn)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的全面開放,讓小學生們在相同的教學內容中采用不同的學習方法學到不同的教學內容。在進行道德與法治教學的過程中拓寬小學生的視野,加深情感熏陶,有助于小學生的思想塑形,培養(yǎng)較為健全的人格。
(三)拓展教材的外延性
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合理利用教材中的典型案例和生活中的原型。根據(jù)實際情況來對教材進行適當?shù)耐卣埂I顚油诰蚪滩牡木唧w價值,最大限度地進行教材內容的發(fā)揮。將知識內容外延開來,讓學生們對教材中的案例產(chǎn)生共鳴。
五、結語
綜上所述,道德與法治教育在小學課堂教學中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為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標準樹立了明確的標桿。我國新課改以來大力推崇素質教育,在道德與法治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觀念和公德心。利用情景教學以及多媒體來向學生們滲透道德法治觀念,增強學生對自身行為的注重,潛移默化地對學生的言行舉止進行影響,進而逐漸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念。
參考文獻:
[1]穆琳琳.小學低年級《道德與法治》有效表達教學策略[J].魅力中國,2019(15).
[2]蔡維金.例談道德與法治課堂深度學習策略[J].考試周刊,2019(A2).
作者簡介:傅嬌娜(1982-),女,漢族,福建仙游人,本科,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道德與法治、語文教學。
(責任編輯? 王小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