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市香坊區(qū)教師進修學校 王 越
字理學字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著廣泛的運用。特別是在小學中低年級的識字寫字教學中,字理學字法能夠高效地輔助教學取得較好的識字寫字效果。在近幾年的教學實踐研究中,我們發(fā)現(xiàn)在閱讀教學中,依據(jù)漢字的構形規(guī)律,運用字的形與義的關系來分析、理解詞義,從而達到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文章中心也是一種非常直接且有效的教學策略。巧妙地運用字理學字,能使閱讀教學錦上添花、事半功倍。
在閱讀教學中有效地應用字理學,字學生不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這種教法趣味性強,詮釋到位,能有效地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詞句所蘊涵的深刻意思,它給閱讀教學插上乘風的翅膀。
運用字理學字的方法理解題目,能夠抓住文章題眼,準確理解課題,對學習整篇課文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例如在學習《南轅北轍》這則寓言故事時,抓住題目中“轅和轍”來識字解析就能大概了解這則寓言的意思。
師:觀察“轅和轍”,想一想,你們用什么方法記住它們?
生:“這兩個字都是形聲字,形旁是“車”字旁,說明這兩個字都和車有關;這兩個字的右半部分代表讀音,我認識“袁”,左邊加上車字旁就是“轅”
師:形義結合得好,那“轍”呢?(沒人應答。)
師:“轍”字也是形聲字,就像同學們說的,和古代的車有關?!稗H”字的聲旁從“徹“的讀音?!稗@”是古車前駕牲畜的兩根直木,“轍”是車輪壓的痕跡。古車前駕牲畜的兩根直木沖南,而轱轆印卻向北,這說明什么?
生:本應該向南走,卻向北前進,方向反了
師:這個成語的字面意思就是這樣的。那咱們就趕快走進故事吧!
在識字過程中,學生了解偏旁的含義后,就能根據(jù)字形去理解字意了。在教學時注意引導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體驗識記生宇,巧妙地導入課文內(nèi)容的學習。這樣的教學不但理解詞語透徹,還給人一種“未見其人,先聞其聲”之感,學生還沒閱讀課文便對課文的價值取向有所感知。
關鍵詞是對理解文本含義起到突破性、關鍵性作用的詞。運用字理析解便達到“牽一發(fā)而動全身”之效。例如在教學《凡卡》一課時,品讀凡卡所遭受的非人的虐待中,其中的一個字就能充分令人感同身受——戳。那么我們通過對“戳”字的字理解析,仿佛能將凡卡所遭受到的苦難重現(xiàn)于眼前。
師:當我們讀到這句話時,你覺得哪些字看上去比較刺眼?
生:打、揪、拖、揍。
生:還有一個字“戳”。
師:是啊,同學們,這個字集中體現(xiàn)了有小凡卡所遭受到的非人的待遇。讓我們來看看這個字都有什么意思。
chuō 戳:會意字。從戈,其古文字形體像一把戈(古代一種長柄兵器),表示用戈、槍之類的兵器尖端去戳;本義是用尖的東西刺①用尖的東西刺:~破~穿。②印章圖章:蓋~郵~
師:課文當中那個老板娘用青魚的嘴這種尖利的東西去戳一個小孩子的臉,可見老板娘是多么惡毒,小凡卡的遭遇是多么凄慘?。?/p>
利用字理學字,學生真切地感受到了“戳”字的本意,結合文章的語言文字,學生豐富的想象,我們就再現(xiàn)了當時的場景,難怪小凡卡會傷心欲絕地說:“生活沒有指望了,連狗都不如!”由一個字的理解展開了對文章內(nèi)容的探索,這正是字理學字法對閱讀教學的牽動意義。
在閱讀教學中,有些文章的情感把握源于一字的精妙。細心地揣度這個字就能感受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我們通過字理的方式習得這個字,感悟這種情就能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例如,在教學《圓明園的毀滅》一課時,對圓明園不可估量的損失的遺憾,對英法聯(lián)軍強盜罪行的怒火,仿佛都隨著圓明園的大火燃燒起來。燒毀的是皇家園林的恢弘,燒毀的是中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其中的遺憾、悲痛、憤怒、憎恨的情感都隨著英法聯(lián)軍對圓明園的“毀”展開,于是我們從“毀”字入手就能深刻把握這種情感。
“毀”指破壞,毀損?!墩f文》:“毀,缺也。”左邊是有齒痕的舂臼和挺立的人形,右邊是持器械的手,和起來會意砸壞別人的吃飯家伙。小篆將人形改作“土”,尚可會意毀壞破壞別人的食器和土地。
多么形象的文字,多么傳神的解讀啊!仿佛能看到強盜們丑惡的嘴臉,猙獰的笑容,怎能不令人感到悲痛,怎能不令人感到憤怒呢?由一個字的解讀從而把握了文章的情感基調(diào),由此可見字理學字法對把握文章的情感有著獨特的作用。
立足于解析漢字的構形理據(jù),是字理識字教學法的根本特點,離開了這點,不能稱之為字理識字教學了。老師要學習文字學,鉆研兒童心理學和教育學。在閱讀教學中進行字理析解時必須把握好析解的度,從學生年齡特征和實際水平出發(fā),防止生搬硬套。我們相信,只要循序漸進,適時適度,使用字理解析品味詞語一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這無疑是語言文字訓練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