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無數碎片化信息涌入新聞行業(yè),對新聞編輯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新聞報道策劃作為新聞編輯工作的核心環(huán)節(jié)之一,無疑面臨著更大的挑戰(zhàn)。如何適應日益復雜的新聞環(huán)境,從紛繁復雜的海量信息中提取有價值的內容,成為新聞報道的難點。文章立足于新媒體時代,從新聞報道的策劃出發(fā),分析策劃工作中的重點、痛點,提出更加完善的策劃路徑,旨在通過更好的策劃方式實現(xiàn)更好的新聞報道效果。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新聞報道策劃;優(yōu)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G2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1)22-0154-03
一、新聞報道的策劃
(一)新聞報道策劃的概念
策劃,即積極地想辦法、定計劃,從本質上來說是對未來發(fā)生的事情進行系統(tǒng)、周密、科學的預測并決策,是一種程序化的腦力勞動[1]。而新聞報道的策劃工作,是指新聞工作者根據新聞事實的特點,通過對新聞資源的挖掘與調配,對整個新聞報道過程進行規(guī)劃和設計,以達到傳播擴散、增強影響力的最佳效果。新聞報道策劃包括選擇報道的內容、設計報道的方案,并在正式報道的過程中根據最新獲得的信息對新聞報道策劃進行修改??偠灾?,新聞報道策劃是一個運作于報道之前,又隨著報道的發(fā)展而不斷修改的同步過程。
(二)新聞報道策劃的類型[2]
新聞報道策劃具有多樣的表現(xiàn)形式,具體可根據新聞事件的發(fā)生狀態(tài)、社會影響、報道方式、報道策劃的運行時態(tài)和運行方式分為五大類。
1.根據新聞事件的可預見性和不可預見性進行報道策劃
可預見性的報道策劃指新聞工作者能夠提前獲知即將發(fā)生的新聞事實并據此進行報道策劃,一般包括例行會議等固定時間或提前下發(fā)通知的新聞事件。不可預見性的報道策劃指面對突發(fā)性的新聞事件時,新聞工作者臨時制定報道策劃的方案,如自然災害、車禍等不可提前預知的且具有突發(fā)性、臨時性的新聞事件,此類新聞事件的報道策劃一般在新聞事件發(fā)生后緊急制定,并在事件報道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不斷修改。
2.根據新聞事件的社會影響進行策劃,主要針對重大新聞報道和一般性新聞報道
對重大新聞事件的報道策劃,指新聞工作者對一些涉及用戶量大、極具社會影響力和重大現(xiàn)實意義的新聞事件進行報道策劃。這類策劃要求媒體或新聞工作者具有一定的新聞敏感度,能夠及時抓住新聞熱點并進行策劃報道。一般性新聞的報道策劃,主要是針對一些社會影響力較小、涉及用戶量小的新聞事件,其新聞價值相對較低,主要用于滿足用戶日常的信息需求,因而策劃難度也相對較低。
3.根據報道方式可分為連續(xù)性新聞報道策劃和非連續(xù)性新聞報道策劃
對連續(xù)性新聞的報道策劃主要是針對漸進性的動態(tài)新聞,這類報道往往事前沒有給定具體的報道策劃,而是隨著新聞事件的不斷發(fā)展對報道策劃進行不斷修正。非連續(xù)性報道是指針對獨立的對象或事件進行報道,多為單一題材。其報道策劃較為普遍,目的是使信息和交流更加集中化。
4.根據新聞事件的運行時態(tài)進行策劃,主要針對周期性新聞和非周期性新聞
對周期性新聞的報道策劃,即新聞工作者對按照一定周期舉辦的新聞進行常規(guī)的報道策劃。對非周期性新聞的報道策劃,則要求新聞工作者實事求是,根據具體的新聞事件對其報道進行策劃,更具靈活性。
5.根據報道策劃的運行方式可分為獨立型和參與型
獨立型的新聞報道策劃是指新聞工作者獨立于新聞事件的報道,只對新聞報道進行策劃。而參與型的新聞報道策劃是指新聞工作者從主觀意識出發(fā),切身參與到新聞事件的報道中,一定程度上可能對新聞事件的發(fā)展方向產生影響。
(三)新聞報道策劃的作用
1.有利于產生“獨家視角”
新媒體時代,新聞事件前期的報道策劃有利于各媒體結合自身的優(yōu)勢和特點深入挖掘更多有價值的新聞內容,從而產生“獨家視角”推出獨家報道[3]。如中國航天報有關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行的報道策劃,該報盡最大努力,多次預約航天領域具有話語權的專家,終于拿到了獨家的第一手新聞素材,在各媒體激烈的報道競爭中脫穎而出。正是因為其能夠掌握其他媒體未曾掌握的新聞素材,才能報道出獨一無二的新聞內容,激發(fā)用戶的興趣。
2.有利于推出高品質的新聞作品
新聞報道策劃工作不僅有助于新聞媒體確定報道主題,還有利于從多方面綜合考慮如何找準新聞切入點、如何選取高價值的新聞素材、如何交代清楚新聞背景、如何包裝新聞使其可使好看[4]。新聞報道策劃以其前瞻性和嚴謹性,通過挖掘新聞價值高的題材以及重點、難點、熱點話題,使新聞報道聚集在主題上,助力新聞作品更好地傳達出其應有的內涵和價值,使其成為優(yōu)秀的新聞作品[5]。
3.有利于強化報道效果
相較于普通新聞報道在內容和報道手法上的單一性,新聞報道策劃工作能夠幫助該報道在內容、形式上變得更加豐富,使其更有深度和廣度,顯現(xiàn)出多姿多彩的報道特征[6]。期間,新聞報道不斷推出的獨家新聞和優(yōu)質新聞作品也有助于吸引用戶,進而推動報道不斷傳播,加強輿論引導,強化新聞事件報道效果。
4.有助于增強新聞工作者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新聞報道策劃工作對新聞工作者的專業(yè)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聞工作者是否具有很強的新聞敏感性和政治責任感,能否在第一時間發(fā)現(xiàn)該新聞事件的報道價值并對新聞的后續(xù)發(fā)展作出正確的預測,影響著新聞報道策劃工作的成功與否。因此,日常練習新聞報道策劃工作有利于增強新聞工作者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提高其新聞素質,進而做出更具價值的報道策劃。
二、新媒體時代新聞報道策劃須遵循的原則[7]
(一)真實性原則
真實性是新聞的根本。新媒體環(huán)境下,信息發(fā)布的成本降低,并且信息發(fā)布的渠道趨向多樣,使得大眾在獲得海量消息的同時難以辨別信息的真假。此種情況下,新聞報道策劃工作必須遵循真實原則,從新聞事實出發(fā)。只有最大限度保證新聞報道的真實性,從用戶需求的角度進行組織策劃,才能于眾多媒體平臺中脫穎而出,在獲得用戶信任的同時,獲得更大的效益。
(二)創(chuàng)新性原則
新媒體時代,媒體呈現(xiàn)百花齊放的特點,新聞同質化和泛化的現(xiàn)象愈發(fā)嚴重,多種多樣的信息媒介令用戶應接不暇。此種情況下,新聞報道策劃應當堅持創(chuàng)新性原則,通過前期周密的策劃,深入挖掘符合不同媒體傾向的不同內容,做出獨一無二的、新穎的獨家報道,才能達到更好的報道效果,吸引更多的用戶。
(三)變通性原則
新媒體時代,新聞報道策劃應當遵循變通性原則。當預定的計劃因為動態(tài)化的信息而發(fā)生變化時,新聞工作者須及時有效地掌握最新信息,在保證策劃主體不變的基礎上靈活地修改方案,對新聞報道進行調整[8]。
(四)可行性原則
新媒體時代,新聞報道策劃應當遵循可行性原則。一方面要從人員、資金、技術等方面保證策劃能夠順利實施;另一方面要統(tǒng)籌兼顧,充分考慮到內外部因素對新聞報道策劃可能產生的影響,進而制定確實可行的策劃方案。
(五)效益性原則
新媒體時代,新聞事件的報道策劃應當遵循效益原則。在制定報道策劃時,須注重實效、講究效率,力爭實現(xiàn)宣傳效果最大化、工作效率最優(yōu)化、運作成本最小化的優(yōu)異成果,努力謀求以最小成本換取新聞報道的最大效益。
(六)周密性原則
新媒體時代,新聞報道策劃應當遵循周密性原則。在報道策劃過程中,新聞工作者須綜合考慮新聞報道的所有環(huán)節(jié),高度重視新聞報道的每個階段和細節(jié),腳踏實地、求真務實,盡可能保證策劃工作預期目標完美實現(xiàn)。
(七)“三律”原則
新媒體時代,新聞報道策劃必須遵循宣傳規(guī)律、新聞規(guī)律和市場規(guī)律。只有充分挖掘新聞報道的宣傳價值,分析用戶的接受習慣和興趣所在,注重媒體的多方協(xié)同運轉,最大限度地調動各個方面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才能實現(xiàn)新聞報道策劃的最佳效果。
三、新媒體時代新聞報道策劃中存在的問題[9]
(一)新聞報道策劃缺乏系統(tǒng)性
新聞報道策劃發(fā)生于新聞事件正式報道前,且多在幕后完成。在此情況下,新聞報道策劃缺乏與用戶的交互性,難以真正找準用戶的關注點,最終導致新聞報道難以滿足用戶的真正需求,忽略了更能吸引用戶的新聞內容。
(二)新聞報道策劃缺乏主導力量
在新媒體和自媒體高度重合的時代,隨著科技的不斷發(fā)展,幾乎每個人都可以成為新聞內容的策劃者、發(fā)布者和傳播者,擁有極大的自主性,導致更多新聞內容不是從官方渠道發(fā)布,而是從自媒體用戶手中產出。這樣一來,新聞報道策劃就失去了其既定的標準和要求,趨向散漫化,缺乏主導力量。
(三)新聞報道策劃內容不符合用戶需求
新媒體時代,新聞報道更多偏向國際交流、戰(zhàn)爭以及國家政策方面的報道。這對于大部分新聞用戶來說是枯燥乏味、難以理解的。也就是說,新聞報道策劃內容遠離了用戶的日常生活,不符合用戶需求這一核心理念。
(四)新聞報道策劃與其相應的基本法則不相符
新聞是對新近發(fā)生的事實的報道,其中新聞事實是第一性,新聞報道是第二性的。但在新媒體時代,部分媒體工作者為了嘩眾取寵、博眼球,在新聞報道策劃中根據自己的主觀臆斷融入不實內容,違背了新聞報道的基本原則。這種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對新聞事業(yè)的發(fā)展極其不利。
(五)新聞報道策劃內容趨向娛樂化
新媒體時代,新興媒體層出不窮,新聞行業(yè)由賣方市場轉變?yōu)橘I方市場,用戶在其中占據一定的主動權。部分媒體為了吸引更多用戶,發(fā)布大量用戶感興趣的娛樂話題,而缺少更有深度、更有價值的報道。
四、新媒體時代新聞報道策劃的優(yōu)化策略
(一)提高新聞報道策劃的系統(tǒng)性
系統(tǒng)性思維是把認知對象當作一個整體并加以思考的思維模式[10]。面對小策劃、大專題,新聞工作者應該將自身置于所處的具體環(huán)境中,加強對新聞事件的跟進,不斷梳理新聞線索,并隨著事件發(fā)展而不斷調整策劃內容,力求通過報道策劃,將新聞事件完整地呈現(xiàn)出來。
(二)增強新聞報道策劃工作的主導力量
新媒體時代,自媒體的發(fā)展使新聞報道策劃的平臺趨向多樣,自媒體用戶可以隨時隨地策劃、發(fā)布并傳播新聞,這極大地沖擊了新聞報道策劃的有序性,減弱了專業(yè)媒體的主導性。因此,新聞報道策劃應該加強主導力量,制定并出臺更加嚴格的策劃標準和規(guī)章制度,確保在新聞事件報道策劃中主流媒體能夠居于主導地位,以保證新聞報道的有序性和主導性。
(三)增強新聞報道策劃的群眾性
新媒體時代,新聞報道策劃必須堅持以人民群眾的需求為導向。新聞報道的目的是向人民群眾傳遞有效信息,因而在報道策劃中,新聞工作者應該將人民群眾的需求作為核心需求,充分挖掘貼近人民生活、具有實用價值的新聞報道主題。同時,新聞報道策劃應當加強與用戶的互動,注重用戶的反饋,在不違背報道主旨的基礎上及時調整策劃,對用戶作出回應。
(四)提升新聞報道策劃的新意
新媒體時代,同質化的報道內容屢見不鮮,已經難以吸引用戶的注意力。在此環(huán)境下,新聞報道策劃只有不斷加強新聞內容的選擇,精心策劃新聞主題和內容,充分挖掘新聞中的特色信息,制作出極具特色和個性化的新聞報道,才能抓住用戶的眼球,消除其審美疲勞,以獲得更好的效益。
(五)拓展新聞報道策劃的深度
新媒體時代,“內容為王”仍然是媒體發(fā)展的生命。面對百花齊放的媒體生存生態(tài),在新聞報道策劃中,各媒體須更加注重報道內容的深度,以提升自身的競爭力。信息化時代,用戶關注信息數量越多的同時,對新聞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相較于一般新聞的淺層報道,深度報道無疑更具吸引力。因此,新聞工作者在策劃新聞報道時,應對報道內容進行深加工,積極搜尋更具深度的新聞內容,實現(xiàn)深度報道。
(六)提高新聞報道策劃者的職業(yè)素養(yǎng)
在新聞報道中,部分新聞工作者通過捏造真實、嘩眾取寵獲得更大利益,這種行為既違背了新聞工作者展現(xiàn)真實的道德準則,又有觸犯法律的風險。因此,新聞工作者應提高自身的道德素養(yǎng)和職業(yè)素養(yǎng),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報道策劃有價值的新聞。
五、結語
新媒體時代對新聞媒體和新聞工作者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聞報道策劃作為新聞報道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能在已知信息的基礎上進行科學的分析和研究,幫助新聞報道取得更佳的效果。因此,新聞媒體和新聞工作者都應該堅持真實性原則,根據獲得的信息對新聞報道進行富有前瞻性的策劃,以期達到更好的還原事實真相的效果,滿足受眾的信息需求。
參考文獻:
[1] 劉哲.新媒體時代編輯如何組織策劃新聞報道[J].新聞傳播,2017(13):84,86.
[2] 朱文華.論報刊新聞報道的組織與策劃[J].新聞研究導刊,2016,7(8):236-237.
[3] 王曉麗.新媒體環(huán)境下新聞報道策劃的創(chuàng)新途徑[J].新聞研究導刊,2019,10(12):156-157.
[4] 馮國榮.新聞報道主題策劃的重要性及措施探究[J].新媒體研究,2016,2(15):123-124.
[5] 張?zhí)?新媒體時代編輯怎樣組織策劃新聞報道[J].新聞窗,2016(1):80-81.
[6] 李曉光,賴金良.關于新聞報道策劃的幾點理性思考[J].新聞傳播,2014(2):284.
[7] 李楠.淺議新聞宣傳活動的策劃組織原則[J].新聞傳播,2018(14):69-70.
[8] 蘇天真.新時代紙媒新聞報道的組織策劃完善路徑探索[J].傳媒論壇,2021,4(5):19-20.
[9] 耿寧.新媒體時代的新聞報道策劃[J].記者觀察,2021(6):82-83.
[10] 劉焰光.系統(tǒng)性思維在新聞報道策劃中的成功實踐:以鹽城廣播電視總臺三次大型新聞報道為例[J].記者觀察,2018(17):74-75.
作者簡介 劉艷萍,本科在讀,研究方向:新聞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