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牡丹
【摘要】新課標在第一學段中特別注重了寫字教學的分量,因此,練字要從低年級學生抓起。我從三個方面提高低年級學生的練字實效,分別是幫助低年級學生建立字的間架結構,幫助低年級學生把握練字的時機,幫助低年級學生樹立練好字的信心。
【關鍵詞】低年級學生;漢字;間架結構;時機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07-0095-02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對小學生“寫字”的階段目標是這樣表述的:“一二年級要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guī)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寫字姿勢要正確,字要寫得規(guī)范、端正、整潔,努力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習慣。”新課標在第一學段中特別注重了寫字教學的分量,因此,練字要從低年級學生抓起。
低年級學生練字比較機械,對字的理解不夠深入,不懂得欣賞,教師常用的方法就是臨摹。由于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是活潑好動,自控能力相對弱,注意力容易轉移。為提高孩子的練字實效,根據(jù)低年級學生個體特點,筆者制定了以下幾個練字方案。
一、幫助低年級學生建立字的間架結構
這個時代的孩子已經(jīng)習慣了電子產(chǎn)品的各種打字,想要讓孩子寫一手好字,還要在小學低年級就引導孩子注意筆順筆畫、間架結構等細節(jié),把靜心書寫鍛煉成和呼吸一樣自在輕松的習慣。漢字又稱方塊字,顧名思義就是方方正正的漢字才顯得美觀得體。低年級學生剛接觸寫字,往往把握不好字的間架結構,容易把字寫得東倒西歪,頭重腳輕,大小不一。教師就要在兒童學寫漢字的階段,科學合理地要求學生寫字,幫助學生建立字的間架結構,在這個基礎上,學生以后書寫才能體現(xiàn)出字的力度、美感。筆者通過分析低年級學生書寫中易出現(xiàn)的問題以及書寫經(jīng)驗,發(fā)現(xiàn)幫助學生把握好漢字基本間架結構主要把握以下幾點。
(一)漢字書寫——橫平豎直
橫、豎兩個筆畫在漢字中出現(xiàn)的頻率最高,是字的體骨,漢字是否方正直接取決于它們。由于低年級學生的穩(wěn)定性和自控能力不夠完善,做事總是粗心大意,所以他們很容易把字寫得橫不平、豎不直,這也是低年級學生寫不好字的一個主要原因。
如很多小朋友在寫“目、平、生”時喜歡把橫寫得向上斜,豎也倒向左邊,這樣就違背了漢字書寫中要求“橫平豎直”這一原則。教師引導學生把一個字看作一個人,那么橫畫就是人的肩膀和雙臂,豎畫就是人的脊椎,如果肩膀變得高低不一,脊椎變得東倒西歪,這個人還會漂亮嗎?每當說到這,孩子們都會不由自主地把背挺直,肩膀放平,坐得非常端正,仿佛把自己變成了一個個漢字。這時,可愛的孩子們已經(jīng)把“橫平豎直”這一漢字的書寫要求牢記在心,為寫好漢字打好基礎。
(二)漢字書寫——找關鍵筆畫
漢字是由各種基本筆畫按照一定的規(guī)律組合而成的,教師要教給學生筆畫的名稱,教給學生書寫筆畫的方法。在低年級學生寫字教學中,漢字的基本筆畫也就成了教學中的重點。但是只教基本筆畫,不找關鍵筆畫,學生寫的字就顯得機械。基本筆畫中有一個筆畫對字的重心平穩(wěn),結構舒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稱為關鍵筆畫。
例如,書寫“萬”字的時候,很多小朋友把第二個筆畫“橫折鉤”的“折”筆寫得直直的,整個字看起來就畢恭畢敬,缺乏活躍性,字體不夠美觀。這時候,教師就可以用形象的比喻:“大家找找‘萬字寶寶的小腳在哪里?怎樣讓‘萬字像小姑娘一樣可以跳起舞來,讓它顯得富有生命力?”這會,大家都會發(fā)現(xiàn)把“橫折鉤”的“折”筆寫得稍稍向左邊傾斜一點,整個字就顯得更有情趣,更有活力。所以,寫好一個字的關鍵筆畫可以讓漢字活起來。
又如,學寫“鳥”字時,第四畫“豎折折鉤”這一關鍵筆畫,許多小朋友把它的第一折寫得很短,使整個字的結構不舒展,失去重心,教師在教小朋友理解字的關鍵筆畫過程中,抓住象形字的特點,啟發(fā)孩子思考想象,這一筆就像小鳥胖乎乎的身體,寫得稍長些就能把這個字的特征表現(xiàn)出來。這樣,運用形象的比喻、擬人等方法,教孩子找漢字的關鍵筆畫,不但激發(fā)了低年級學生的練字興趣,而且讓枯燥的練字變得更有意思,比較適合低年級學生的接受能力。
二、幫助低年級學生把握練字的時機
幫助低年級學生建立字的間架結構是寫好字的技巧,僅是有技巧沒有時機施展也只是徒勞,因此,幫助低年級學生把握練字的時機顯得尤為重要。低年級學生普遍存在自律性弱、注意力容易分散等特點。低年級的孩子一堂課能集中精神的只有15~20分鐘,他們在課堂上不能約束自己的一些行為。如果整堂課要求低年級學生練字,肯定是收不到良好效果的,教師要做的是盡量珍惜課堂上的點滴時間,為低年級學生把握練字的時機。
省教育廳對語文教師有明確要求:小學階段每天在語文課中安排10分鐘左右的寫字時間,在教師指導下隨堂練字。筆者利用語文課上的學寫字時間,讓小朋友認認真真練上幾個漢字,要求是“量不在多,用心則行”。基于此,筆者在數(shù)學課上利用學生寫作業(yè)的時間,督促孩子認真寫好每一個字,包括數(shù)字,這樣就把單純的作業(yè)當成了一次練字的旅程,日積月累,肯定能使孩子養(yǎng)成“提筆即是練字時”的良好習慣。在美術課上,教師可以讓小朋友為自己的圖畫起個好聽的名字,配上幾個端正的漢字,使圖畫顯得更有詩韻,讓學生在無意中練得了一手好字。在班隊課上,教師可以組織形式多樣的練字大賽,如“爭當小小書法家”,“請你跟我一起練”等,讓練字成為孩子學習生活的一部分。所以,教師只要用心為孩子創(chuàng)造練字的良機,時時刻刻都可以讓孩子練好字。
三、幫助低年級學生樹立練好字的信心
對低年級學生來說,寫字是枯燥的,想要提高低年級學生寫字方面的能力,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一點一滴,日積月累。因此,盡量變著方法幫助低年級學生樹立練好字的信心才能保證練字發(fā)揮實效。
低年級學生特別崇拜教師,教師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是很高的。表現(xiàn)在教師的一句不經(jīng)意的表揚,能讓他們樂上好幾天。因此,我們教師必然要發(fā)揮好自己的表率作用。筆者試著多發(fā)現(xiàn)低年級學生在練字過程中的“閃光點”,及時給予肯表揚,幫助低年級學生樹立練好字的信心。關鍵是把孩子今天寫的字與昨天、前天的字相比,哪怕發(fā)現(xiàn)了一點點微小的進步,也應及時肯定。例如:筆者個別輔導學生寫字時,放下架子,走到學生中去,握著學生的手寫一寫,讓學生看著教師寫一寫,學生在無形中受到教育。學生照樣子自己寫的字,哪怕有一個筆畫寫得比以前端正,字的結構寫得比以前稍微好點,筆者都會豎起大拇指表揚他,并在字的旁邊寫上“進步、端正、整潔”等一些贊美的詞語。學生凡是被表揚三次,就在“習慣評價表”加一個笑臉,這樣,孩子們會把自己最好的一面表現(xiàn)出來,越寫越有進步,越寫越有信心,形成良性循環(huán)。
低年級學生除了崇拜教師以外,模仿能力也特別強,模仿同學,模仿教師,只要能引起他們的注意,誰都可以成為他們的模仿對象。針對這個特點,筆者注重激發(fā)低年級學生練好字的信心,常常把優(yōu)秀的作品貼在黑板上,讓全班人欣賞同學的優(yōu)秀作品,大家評一評“寫字小能手”成為全班人模仿的對象;有進步的字也能出現(xiàn)在黑板上,讓所有同學都能看到他的進步,大大激發(fā)孩子練好字的信心;在課堂上,還把寫字出色的小朋友邀請到講臺進行投影,親手寫字給大家看,教給大家寫好字的訣竅,當回真正的小老師,這樣,讓孩子看到自身的價值,利用他們善于模仿的心理,增強低年級學生練字的自信心,提高低年級學生的寫字實效。為整個班級同學練好字創(chuàng)造良好的寫字氛圍。
總之,提高低年級學生的練字水平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要滲透于學生日常的書寫實踐活動中,教師只要持之以恒地教育低年級學生端端正正寫字,實實在在練習,肯定能發(fā)揮練字的實效。
(責編 楊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