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玲
【摘要】語言學科是最生動且最富有魅力的學科。在中國,學生可能對于漢字是更加熟悉的,往往學得更為輕松一點。那是因為學生從小生活在這個語言環(huán)境里,而對于英語這一門外語而言,學生往往沒有處在英語這個語言環(huán)境下,自然學得困難一些。但如今英語的普及性逐漸提高,且英語在中考當中所占比例一直以來也是很高的,所以對于初中生而言,學好英語就更為重要了。自然而然,對于教師而言,就要更加努力地進行初中英語的教學研究,探索出新的教學策略和有效的英語學習方法。
【關鍵詞】初中英語? 單元? 整體?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14-0087-02
無論是語文學科還是英語學科,都需要我們不斷通過聽、說、讀、寫、譯的練習,才能夠學得出色?,F(xiàn)階段的初中英語教學活動,都劃分了單元教學板塊,將同類型的內容編撰在一起,以便學生更好地學習和理解。劃分單元是為了輔助教學,而現(xiàn)階段教學活動中,要求教師充分利用大單元整合教學方式推進教學,教師如何立足于單元整體的視角下進行初中英語教學的研究,本文將從單元整體教學環(huán)境下,分析初中英語的教學方式,通過教師構建單元整體教學,設計英語課堂教學,進而讓其成為促進初中英語教學發(fā)展的有效方式。
一、整合單元教學資源,運用語言表達
針對目前的初中英語學習成果,有一個這樣的現(xiàn)象,大部分學生都在“說”方面做得很差。由于現(xiàn)在這種應式教育,許多學生都以考試為目的去學習英語,教師們也不重視英語口語的教學,導致許多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很低,就是只能考試,但不會用英語進行口語表達。但是如今時代需要英語,需要與外國友人交流,我們必須要提高學生和教師對于英語口語的重視度。除此之外,我們也必須提高英語口語在學生和教師中的重要性。英語作為一門重要的學科,也是重要的交流工具。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fā)展,英語口語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越來越頻繁。許多人已經學了多年英語,書面表達流利,但會話很弱。為了提高學生的情景英語能力,教師應在教學活動中積極主動,盡可能為學生創(chuàng)設大量的語言情景,以培養(yǎng)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和信心,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幫助學生用英語思考,準確表達自己的想法。
教師可以通過對單元內容的整合梳理,然后給每個單元設置一個口語表達板塊,可以是對課文主題的總結,也可以是對課文的自我理解,還可以是以小組對話的形式進行討論,以此來加深學生更深層次的理解,以便更好地開展教學。例如在八年級上冊Unit1的主題就是Playing Sports,教師可以利用這一點讓學生用英語談一談自己喜歡的運動,還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進行兩人或者三人之間的對話,對話內容自己組織,然后教師檢驗成果。在同學們展示完之后,進行總結評價,予以肯定,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然后教師對學生的對話內容和發(fā)音進行糾正,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通過分角色朗讀來讓學生進行角色體驗式會話。例如在八年級上冊Unit4中topic2里的對話,可以通過對話讓學生了解地震時,如何保護自己的急救知識,還可以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讓自己的語言富有感情。代入到角色當中,實現(xiàn)角色互換,增強口語表達。
二、從單元視角出發(fā),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
在英語教學課堂當中,初中英語的教學模式十分單一、枯燥,以至于學生對于英語提不起來興趣。自然而然,教師就要改變自己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上運用新的教學模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目前存在的問題還有:在初中英語教學當中,一般都是由教師主動提出問題,學生進行回答,但學生往往不會主動提出問題或者質疑,從而導致在整個會話當中學生會處于一種被動的狀態(tài)中。如果學生的回答與教師希望的答案不一樣,教師就會通過正確引導來提醒同學,或者讓其他的學生來回答,直到獲得教師內心所想的答案為止。課堂任務情景的創(chuàng)設應該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fā),與課堂的教學目標相結合,巧妙地運用課堂氛圍與學生群體,拓寬學生的視野。對于許多在閱讀和寫作方面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針對這兩個方面進行教學的設計。教師可以在單元的視角下,設計豐富多彩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比如教師可以從閱讀、寫作等多方面進行英語課程的教學設計。
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設計,可以詳細的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例如對于一個班級,其中有絕大多數(shù)的學生閱讀水平都低的話,那么就需要進行閱讀的針對性訓練,可以讓他們單獨完成每個單元的題目。例如,在八年級下冊的Unit 5和Unit 6當中,每個Topic后面的練習題目都要布置給學生,讓學生獨立完成。在學生完成之后,教師要檢查作業(yè)情況,并在之后為學生答疑解惑。寫作需要單詞和語法共同構成,如果一個班級整體寫作水平低的話,教師可以讓學生背背單詞,同義詞替換等,還可以讓他們學習句子語法等。例如在八年級下冊的Unit8的topic1當中,當學到“so…that”的用法時,教師們可以將它與“such…that”進行比較,以此來加深學生的理解,便于學生掌握,并對學會用法,學以致用。這種句型結構掌握之后,可以運用到自己的作文當中,為自己的作文增添亮點。教師應在所有學生作文全部改完的情況下,進行作文分析,從篇章結構,到如何組詞造句,詳細的將框架理出來,讓學生對照修改一下。并在全部講解完之后,讓課代表將優(yōu)秀范文謄抄在黑板上,然后讓學生進行背誦,積累優(yōu)秀名句。
三、明確重點,制定單元整體目標
目標是一個人的人生航標,就像啟明星是船的指引路燈,引導你走向回家的路。如果沒了啟明燈,或是在茫茫大海上沒了航標,就等于失去了方向。由此可見,目標的重要性。人要有目標,既可以是物質上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對于初中生而言,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考入重點高中是他們的目標,他們一直堅持并為之努力著,希望能夠早日實現(xiàn)自己的愿望。教師就是學生的啟明星,指引學生避開布滿荊棘的岐路,從而走向正確的道路。人生路上有很多燈紅酒綠的誘惑和通向不同人生的道路,但正確的路只有一條,我們要明白我們的目標是什么,我們要成為一個怎樣的人,這就成為了我們的信仰。所以,就像學生知道自己的目標是考上重點高中一樣,教師也應該明白自己的目標是教好學生,傳授知識。目前初中英語出現(xiàn)的種種問題,開始令教師重新思考了關于初中英語的教學。初中英語分單元板塊,有的教師自己還沒深刻理解,就向學生講解,自然學生也不會聽得懂,從而造成了一種惡性循環(huán)。所以教師在為學生講課之前,就要對課文進行深刻理解,認真做好相關資料的查閱,積極仔細地做好課前備課,這樣在講述的時候,才能更好地讓學生理解。在單元教學之前,教師應該把這一單元的主題和這一單元應該掌握的內容列出來,讓學生明白,以便后續(xù)課堂任務的開展。
如今,許多英語教材都劃分了單元板塊,每個單元都有一個主題。針對這些主題,和這些主題相關的練習,比如閱讀,還有寫作,教師讓學生進行課堂練習或者成為課后作業(yè)。另外,教師還要通過仔細研讀教材來尋找到本單元的重點,并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讓學生積極完成教學任務。例如,在七年級上冊Unit1的標題是Making New Friends,教師就要想到這個主題就是交新朋友,那么就要想到之后可能出現(xiàn)的閱讀和作文,也許會出現(xiàn)我最好的朋友、我的外國筆友等。教師可以根據(jù)這個,布置練習,讓學生完成,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還有關于朋友的單詞,比如我朋友的性格characteristics,又或者我朋友的愛好hobbies,這種與朋友相關的單詞就可以讓學生積累。通過這種不斷的日積月累,學生的詞匯量也會得到極速提高。而且在詞匯量得到提升之后,教師還要教學生寫作語法。比如在七年級上冊附錄里出現(xiàn)的Grammar,教師應該在課堂上帶著學生一起去學習,教師的講解往往會讓人更加容易理解,而自己看,有時候絞盡腦汁也想不出為什么。所以教師應該在課前積極備課,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在課上認真上課,積極為學生答疑解惑。例如在七年級上冊Unit 4當中,教師就可以要求學生要掌握這一單元的單詞、短語、語法和句型。因為對于初中生而言,基礎十分重要,雖然不能全部依靠書本的內容,但題目都是根據(jù)課本來出的。如果課本研究得十分透徹,中考肯定不在話下。
四、結語
我們都知道英語的重要性,但總體英語水平仍然不高。我們積極探索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想努力改變英語固有的教學模式,讓傳統(tǒng)與創(chuàng)新相碰撞。時代要進步,時代需要創(chuàng)新的事物來不斷前進。就目前教育改革模式下,對傳統(tǒng)英語教學的改革勢在必行,教師沖鋒陷陣,積極投身進入教學改革的偉大事業(yè)當中。對于英語的改革,教師從不同視角下進行探索,想要發(fā)現(xiàn)更多的可能性。在初中英語的改革當中,教師進行了立足于單元整體視角下的初中英語教學研究,想要找出一條適合初中英語教學的新模式、新方法。我們堅信,在各位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下,初中英語的教學必然不是問題,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一定會再度創(chuàng)新!
參考文獻:
[1]杜小燕.基于單元整體教學的初中英語導入課教學實踐[J].教師博覽(科研版),2021,11(2):93-94.
[2]錢海青.單元視角下英語聽力教學的有效策略[J].英語畫刊(高級版),2019(25):20.
[3]張瑩.基于主題意義的初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實踐[J].基礎外語教育,2020,22(4):6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