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茂友
【摘要】體育不僅僅能健康著學生的體魄,還能夠塑造學生積極的精神和良好的品德。為此,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就要把健康學生體魄和塑造學生品質結合起來,讓學生從小受到良好的體育教育。但是,在具體施教過程中,教師要把德育教育有效、有機地融合到體育教學中去,還要正確科學地把握教育教學方法。一是從理念入手,轉變教育教學方式,包括在強化學生自主學習體驗的基礎上適時對學生進行點撥、點染,在引導自主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提升學生體育技能、培養(yǎng)良好品質,在探究鉆研中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和虛心學習的態(tài)度。二是從設計入手,創(chuàng)新體育、德育融合方式,包括把教學內容融入到游戲之中,把教學內容融入到實際之中。三是從示范入手,提高教師對學生的影響力,包括把教師的榜樣形象體現在課堂教學中,把教師對職業(yè)的熱愛洋溢在課堂教學中,等等。
【關鍵詞】小學? 體育教學? 學生德育? 培養(yǎng)? 融合路徑
【中圖分類號】G623.8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23-0159-02
體育與健康有著密切的關系。體育不僅僅能夠增強學生的抵抗力從而使學生擁有健康的體魄。體育除了與健康有密切的關系外,其實它還有很強的育人功能,能夠幫助學生塑造良好的品德,培養(yǎng)學生積極進取的精神,樹立自信心和遠大的理想都有很大的作用。為此,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就要把體育教學體質鍛煉和塑造學生品質有效結合起來,讓學生從小受到良好的體育教育和體育精神的熏陶。為此,教師在具體施教過程中,用正確科學的教育教學手段和方法,要把德育教育有效、有機地融合到體育教學中去。
一、從理念入手,轉變教育教學方式
自從新課程改革以來,教育教學方式的轉變成為各科改革的重點。體育課課改也是,教師仍然需要倡導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理念,實施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這一基于基礎課程改革的新型學習方式打破了以教師為中心的單一的“灌輸式”教學方法,變“填鴨式”教育為合作中競爭、在競爭中合作、學中求樂、樂中求學的體驗式教育,在實際教學中對于融入品德教育作用極大。
(一)在強化自主學習體驗的基礎上適時進行點撥、點染
在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中,教師不太重視學生精神和品質的培養(yǎng),在教學中教師先示范講解學習內容,然后由學生模仿學習;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學生完全圍繞教師的教進行學習。而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教師主要是導,需要對學習過程進行設計,對學習方法進行指導,由學生根據學習內容進行自主體驗、嘗試,以此增強學生自信,培養(yǎng)學生克服困難的意志。例如在排球墊球教學中,教師如果先不教學生怎么“墊”,而是讓學生先自己體驗。這時學生在試的過程中,就會體驗到墊球時的疼痛感或“無方向”感。尤其是女生,在體驗中往往會產生怕疼的感覺。有了這樣的體驗或感受,教師再根據學生在墊球時存在的共性或個性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點撥、點染,讓學生在方法的把握和體育精神、品質的養(yǎng)成中增強自信和意志力。例如,針對墊球動作不規(guī)范的情況,教師通過示范,讓學生了解墊球的部位,掌握墊球的標準正規(guī)動作。再如,針對學生墊球方法單一的問題,教師進行多樣化的指導,通過單手、雙手墊球,原地、行進間墊球,間斷、連續(xù)性的墊球,讓學生練習單人自墊、原地徒手墊固定球、雙人一拋一墊、多人移動墊球等等,通過反復實踐練習,把握了墊球技能,學生會“墊”了,墊球的疼痛感也就不強了,方向感也就明顯了,“成就感”也就產生了,自信心和意志力也就增強了。所以,自主學習并不是對學生進行“放羊式”的教學,而是在學生自主學習、實踐、體驗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教育,包括體育技能和品質、品德教育。
(二)在進行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提升體育技能、培養(yǎng)良好的品質和品格
同樣是學習墊球,合作學習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包容精神也很有用。例如,在學生基本掌握了墊球動作之后,教師把學生分成幾個練習小組,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在練習中相互學習、彌補不足。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對別的同學指出的不足進行彌補,把自己把握的要領分享給小組成員。這種學習方式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觀察、評判能力,而且能夠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品質,在提高體育技能的同時不斷修養(yǎng)自己。
(三)在探究鉆研中培養(yǎng)學生虛心學習的態(tài)度
探究式學習能夠讓學生在學習中發(fā)現、解決存在的問題,從而培養(yǎng)良好的探究意識和鉆研精神。例如,學習籃球的運球、帶球,通過探究式學習,觀察、比較運球、帶球好的同學的動作,發(fā)現要領,進行學習,不僅能提高運球、帶球技能,而且能夠培養(yǎng)學生虛心學習的態(tài)度。再如,在投擲教學中,通過探究投擲技術中的“鞭打”動作與排球扣球、羽毛球殺球等技術的相同與不同之處,就能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意識和鉆研精神,從而培養(yǎng)學生虛心學習的態(tài)度。
二、從設計入手,創(chuàng)新體育、德育融合方式
(一)把教學內容融入到游戲之中
愛玩是小學生的顯著特征,利用這一特性,把教學內容融入到游戲中,通過玩游戲來達到融合體育、德育的目的,往往事半功倍。例如學習投擲時,通過設計“打靶子”的游戲,用網絡上下載的一些鬼子圖片作為練習“射擊”的靶子,把沙包當作練習“射擊”的子彈,以五個學生為一組,作為“游擊小隊”進行“打靶”練習,學生不僅在玩耍中快快樂樂、輕輕松松達到課時學習目標要求,而且能夠達到愛國主義的情感教育。再如在短跑訓練中,通過設計男女混合“田字格”游戲,以一男一女為一組,讓兩個男生和兩個女生分別面對面順著“田字格”內的對角線跑,先跑到點的為贏,后跑到點的為輸,兩組之中各有一人先跑到點為平手。這樣,既進行了對等比賽,又比出了速度的快慢;既培養(yǎng)了學生團結友愛的精神,又讓學生親身體驗了“眾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所以,用學生喜歡的方式為載體,負載體育課教學內容,設置體育課教學游戲,讓學生在玩耍中增強體能、提升素質,從而在達到體育教學課時目標的同時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二)把教學內容融入到體育人物的事跡之中
愛聽“故事”,也是小學生的特點。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把教學內容融入到史料之中,以“故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拓寬體育學習的知識面,而且能夠對學生進行思想情感上的教育。例如在學習田徑項目時,把田徑知識融入到田徑運動員劉翔的相關事跡中,通過講述劉翔如何突破自我打破世界紀錄的事跡,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對田徑項目的認識,而且能夠滲透愛國主義教育。再如在體能訓練中,小學生往往由于年齡小而容易出現怕苦怕累的心理,但是,如果把殘疾人運動會的相關知識融入到體能訓練教學中,以講故事的方式讓學生了解殘疾運動員的優(yōu)秀、先進事跡,學生就會認識怕苦缺點、接受怕累問題、改善自身問題,激發(fā)自身潛能,養(yǎng)成積極向上的陽光品質和攻堅克難的勇敢精神。
三、從示范入手,提高教師對學生的影響力
(一)把教師的榜樣形象體現在課堂教學中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的榜樣形象對學生的教育意義同樣巨大。面對多動而容易浮躁、膽小而難以靜心的小學生,教師的一言一行往往會成為解決這些問題的“利器”。為此,把教師的榜樣形象體現在課堂教學中,提高教師對學生的影響力就顯得極其重要。首先,教師要做到穿著得體、舉止文明。穿著得體、舉止文明是教師的外在形象,它展示的是教師的修養(yǎng)和氣質。在課堂中,教師的儀表穿著、一言一行、講解示范,都盡顯學生眼底。尤其是小學生,模仿能力強, 樹立一個良好的體育教師形象,往往會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實現良好的德育教育豎立榜樣。其次,教師要嚴肅認真、活潑可親。嚴肅認真的教學態(tài)度,是保證課堂教學有序的基礎;活潑可親的健康和朝氣,是活躍課堂氛圍、教育感染學生的“法寶”,能夠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教師思想道德情操的熏染。第三,要嚴而有度,以身作則,嚴于律己。要求學生做到的,作為教師我們必須先做到。即使學生做不到,也要清楚難度、掌握尺度,不可超標準要求、低標準應付。例如長跑,跑多長距離,跑多長時間,都要符合小學階段學生的體能實際,否則就難以達到鍛煉學生的忍耐力和耐心、培養(yǎng)學生的意志力的目的。另外,教師在教學中還要以身作則,嚴于律己,用自己的示范,培養(yǎng)學生自我教育能力和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
(二)把教師對職業(yè)的熱愛洋溢在課堂教學中
學生喜不喜歡體育,細細探究與教師熱不熱愛體育也大有關系。教師如果對自己所從事的體育事業(yè)無情感、不投入,毫無熱愛之情,那么,就會有意無意地影響學生。如果體育教師對體育事業(yè)無比熱愛,在課堂設計中就會盡其所能、挖空心思設計課堂,想方設法、采取各種手段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其教學態(tài)度和敬業(yè)精神就會教育感染學生,讓學生從教師對體育的熱愛中喜好體育,對教師服務于體育的高尚道德素養(yǎng)有所感悟,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
總之,在小學體育教育中融合德育教育,是當前體育課教學必須探索的重要課題。這對小學生身體素質、心理素質的提升同樣很有影響,需要我們切實研究,有效實施。
參考文獻:
[1]謝瑜.淺析小學體育教學中參透德育的途徑與方法[J]. 科學中國人,2017(18):345-345.
[2]祁素貞.讓德育浸潤小學體育課堂[J].黑河教育,2018(9):79-80.
[3]趙川.如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理念[J].課程教育研究,2018(35).
[4]劉西才.新時期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的思考[J].運動,2018(15):108-109.
[5]高海芳.探析小學體育教學中學生德育培養(yǎng)的途徑[J].文淵(高中版),2019(8):424.
[6]辛桂芹.淺議小學體育教學中德育滲透的途徑[J]. 當代體育科技,2018(7):13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