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國麗
小時候,每到大年初一,我睜開眼睛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穿上嶄新的衣服,去父母跟前討要壓歲錢。母親總是笑瞇瞇地遞給我一張紙幣,說一句:“新的一年,?要平平安安的哦!”
我乖巧地應了,接過壓歲錢仔細地放進兜里。家里不富裕,父母過日子勤儉節(jié)約。我也傳承了這一家風,將壓歲錢都用到學業(yè)上,買輔導書、文具等。但也有例外的時候,偶爾我會去連隊東口的商店里,花1?角錢買一杯葵花瓜子。晚上我學習到瞌睡蟲上頭時,便摸出一些瓜子嗑起來。瓜子香,口感甚佳,自不消說,關鍵是吃起來不易,需手口配合,民間說它是“老虎吃蚊,多吃少吞”,?嗑一小會兒,人就睡意全無,可見還有提神醒腦之功效。我還用壓歲錢買過上?!按蟀淄谩蹦烫?,5?角錢兩顆。半夜刷題的時候,拿出來吃上一顆。嚼著吃,?糖融化得太快,我當然是舍不得。只是將糖含在口中,讓那股奶香奶甜味,從口中蔓延到身體的每個角落。
我讀的那所大學有生活補助,不過是全發(fā)成了飯票。我想著這也算是掙錢了吧,可父母說我還是學生,每逢過年還是要給我壓歲錢。在大學讀書,需要花錢的地方多,平時我會省著花生活費。逢著無事的周末,我也會小小地奢侈一把,那便是與舍友萍子一道,用壓歲錢去學校外頭的商鋪里買吃的。
萍子和我住在相鄰的上鋪。我愛吃魚皮花生,她喜歡麥麗素。我們各買各的,然后混在一起吃。魚皮花生是散稱的,便宜。麥麗素是小小的一袋,比較貴。此外,我們還要買一些瓜子來嗑。我倆將床簾拉上,對坐在各自的床鋪上,一邊吃零食,一邊閑聊。至于都聊了些什么,到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記不清楚,想來無非是對未來的憧憬吧,但這些食物名稱和味道,我至今記憶猶新。魚皮花生吃起來脆脆香香的,咸中帶甜。麥麗素口感酥脆,是加了奶的咖啡味兒,在那個時候很高級。我曾經(jīng)疑惑過它們名字的由來:魚皮花生是因為其表面光滑像魚皮么?為什么叫“麥麗素”而不叫別的??是因為這三個字洋氣嗎?
網(wǎng)絡興起時,我還真上網(wǎng)搜了答案。原來,魚皮花生是廈門特產(chǎn),只因做外殼用的糕粉中摻有魚皮膠,因而得名。而麥麗素是舶來品,是英文“MYLIKES”的中文諧音,由20?世紀30?年代美國人發(fā)明。哎,真是開了眼界。
我大學畢業(yè)后的第一年,回家過年時,父母依舊給我發(fā)壓歲錢。他們說我剛參加工作,也還是娃娃,壓歲錢是少不了的。沒過幾個月,單位派我去上海出差。第一次來到繁華都市,遍處的高樓大廈,令我目不暇接。在一處街邊弄堂口,我被一陣香味吸引得停下了腳步。只見靠墻的地方支有一處食攤,鍋里是一群白胖胖的包子。走到近處,我才發(fā)現(xiàn)好像哪里不對勁兒,包子不都是隔水蒸的么?為什么它們是用油煎的?上頭還撒著一粒粒的黑芝麻,還有碧綠青翠的小蔥花。難不成這是大名鼎鼎的生煎?
我這一福至心靈的想法,隨即得到攤主的印證。果然是生煎!我囊中羞澀,?動用壓歲錢買了3?個。這個生煎啊,的確與包子不同。它那被油煎過的表皮香脆有嚼勁,內餡卻鮮嫩多汁,還混合著芝麻香和蔥香,吃在口中,是一份獨特的體驗。我一口氣將這3?個生煎消滅掉,?再想吃時,無奈那一鍋生煎都已賣光,?只得戀戀不舍地離開了。
后來,我去過上海多次,也按著榜單尋去不同的店里吃各種生煎,有蟹黃的,有素餡的……各有各的味美,但我始終記得這第一口的鮮,是壓歲錢帶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