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曉寧
摘 要:課程教育改革標準下,教師對教學進行了重新定位,成績不再是衡量學生發(fā)展和成長的唯一標準。只有學生的多項能力發(fā)展,才可以說課堂得到了發(fā)展和進步。教師想要構建有效和優(yōu)質的語文教學課堂,則要積極尋找適應學生發(fā)展和課堂穩(wěn)定運行的手段。其中信息技術派上了用場,讓學生體味到了一個非同尋常的語文課堂,也把自己的學習角色進行重新規(guī)劃。信息技術是小學語文教師的重要教學助手,為課堂增添了一道亮麗的色彩,也帶動了整體教學的發(fā)展和進步。通過合理運用信息技術教學手段,詮釋小學語文教學課堂的發(fā)展和進步,為全面實現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提升做好了準備。
關鍵詞:信息技術;教學助手;小學語文;意義;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10-012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0.062
信息技術處于社會的多個領域中,并獲得了飛快的發(fā)展,信息技術的運用步伐也比較穩(wěn)定。教師針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就釋放出了信息技術這個重要教學助手的價值和魅力。信息技術運用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發(fā)揮出的功能價值十分明顯。信息技術不僅讓學生的知識學習更加高效,也緩解了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壓力,能夠在輕松的工作崗位中傳授知識。教師為學生構造不同的教學領地,學生不再孤單地進行學習,而是通過與其他同學合作,跟上教師教學步伐,實現自己的學習夢想,完成學習目標。
一、釋放信息技術優(yōu)勢,帶動小學語文教學發(fā)展的意義分析
信息技術帶著優(yōu)勢走進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彰顯出了明顯的意義。具體如下:
第一,豐富知識。小學是學生進行知識積累的關鍵階段,俗話說厚積才能薄發(fā),這是讓學生在學習上擁有沖擊力的關鍵。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能夠合理發(fā)揮出信息技術教學助手的意義,為學生帶來了語文知識積累的機會。因為通過信息技術,教師會把與小學語文相關的知識內容進行搜集,整理成一個合理化的知識系統(tǒng),讓學生深度探究和整理。在學生對教師的知識內容進行二次整理情況下,就會帶著問題去分析,讓自己的知識積累不再是單純地記憶和抄寫。而是能夠在頭腦中真實和有效地內化知識。學生把教師所提供的學習內容進行了加工,演變?yōu)樽约旱闹R。對于今后的閱讀和寫作都提供了完美的準備。
第二,活躍思維。處于豐富性的教學模式下,學生會獲得活躍的思維。教師讓信息技術真正地發(fā)揮出教學助手的地位和作用,能夠讓學生接觸生動和形象的視頻、圖片內容。比如,把一個具體的閱讀文章通過多媒體教學技術展現出來,并播放文章的朗讀音頻,讓學生試著模仿朗讀,關注朗讀示范者所運用的情感和語句技巧。學生帶著好奇心和興趣進行文章朗讀和學習,通過多個層次的知識學習,就會激活自身的思維,讓自身的思維品質得到全面提高。
第三,提高學習能力。教師會把握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為學生制作微視頻。運用信息技術,把所教學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錄制成微視頻,學生在參與學習的過程中如果存在沒有聽懂的內容,就可以在課下觀看微視頻。在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的情況下,重復觀看視頻。也可以使用微課的暫停和慢放等功能。在著重關注微課學習內容下,也更好地解決學習中的難點,把握課堂關鍵核心內容,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
第四,展現良好師生關系。信息技術作為小學語文教師的重要和關鍵教學助手,讓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頻率逐漸提高,在課堂上也看到師生共同解決問題的和諧畫面。教師教學中會關注學生學習情況,學生也會按照教師的思維步驟進行思考。兩個主體會針對具體問題進行分析,形成互動交流機會。教師每天所上課的內容共享推廣出去,家長通過云校家就能看到學生學習的課程,關注里面的重點批注,孩子課堂的作業(yè)教師會通過手機拍照,視頻傳上去,家長可以看到,也了解了孩子上課的情況,實現了家長、學生的共同學習
二、借助信息技術教學助手,帶動小學語文教學發(fā)展的舉措
信息技術作為重要的教學手段,讓課堂充滿了鮮活的力量和色彩。教師釋放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作用,打造完美的教學空間。教師讓信息技術教學成為自己的幫手,在跟隨教學步伐的情況下,學生擁有清晰的語文知識學習思路。教師釋放教育色彩,形成適應于學生發(fā)展的小學語文教學課堂。教師帶領學生進步,讓學生感受到所學習知識的重要價值和意義。在跟隨信息技術的良好教育思路之下,讓學生的語文知識學生十分合理和優(yōu)質。下面從信息技術教學手段闡釋,讓小學語文課堂充滿生機和活潑色彩。
(一)以良好教學情境為引領,構建激趣課堂
興趣是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先導,學生帶著自己強大的學習欲望就會超越自己,形成十分強大的學習力量和動力。信息技術彰顯出的優(yōu)勢是我們每一個人都看在眼中的,教師以情境創(chuàng)設為基礎,能夠讓學生帶著濃厚的學習興趣參與語文知識體驗[1]。信息技術的合理運用,就會對其中學習的內容進行情境再現,通過有效的手段有效整理和加工圖片、視頻和文字等內容。對其進行十分巧妙的運用,逐漸轉化成詳細的課件內容。在以問題情境為激發(fā)的情況下,讓學生對知識背景更加全面。信息技術成為現階段開展語文教學的重要手段,借助該教學手段讓學生擁有自我成長和發(fā)展機會。教師對優(yōu)質教學情境進行確立,以構建趣味性課堂為主。在對語文學習課堂進行升級的情況下,讓學生對所學習內容有一個深刻的理解和研究。教師借助優(yōu)質教學情境的打造,為學生帶來一個不同的學習體驗。教師讓學生感受到語文知識魅力的情況下,也會更好地進行學習和發(fā)展。因此,要創(chuàng)建良好教學情境,讓語文教學課堂充滿陽光和色彩,為學生的學習提供良好指導和引領。
教師針對語文教學,通過網絡收集關于課文的圖片或者視頻,通過多媒體信息技術進行播放。然后,教師從文章閱讀情節(jié)出發(fā),把搜集的網絡資料進行匹配,形成完善知識體系[2]。學生在觀看教師給出的動態(tài)內容下,體會文章中的情感和思想。學生在優(yōu)美的圖片展示下,也如同作者一樣沉浸美景中,擁有了快樂的心情,內心中也帶著十分強烈的喜愛情感。教師實行互動課堂,開展隨機抽人回答問題的模式,讓學生有緊張感,這樣就會督促學生每天認真預習。針對上述問題,教師要求學生連詞成句,激發(fā)學生學習詞語的興趣,也在此基礎上鞏固了知識學習。學生被這多樣性的語文學習資源所吸引,自己的內心想要去投入學習,想要在跟隨教師講課的步伐下,形成自己良好的學習陣地。在每個問題的激發(fā)下,學生就會看到課文中蘊含和存在的重要意義。這不僅是學習上的提升,也是內心情感的一種升華。學生接觸美妙的文章內容,打造了適應于自己發(fā)展的學習課堂。最終,語文知識學習十分全面,展現出了較強的高效性和價值性。
(二)以融合模擬演示為支撐,形成魅力課堂
教師面對小學語文教學的時候,要讓學生展現出較強的語言感悟能力,也會在審美方面得到提升,并處于個性化的閱讀體驗學習中。教師帶領學生深入閱讀主題,并從人物情感等角度出發(fā),引導學生形成身臨其境的感覺。通過信息技術展現出模擬演示內容,讓小學生思維發(fā)展看到希望,對語文學習中的難點和重點進行合理突破。
互動課堂教師用手機直接操作,走下講臺講到重點知識批注,隨機抽學生回答問題,實現了教師隨機監(jiān)督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比如,教師進行《落花生》教學的時候,其中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是“對花生的可貴之處進行了解,理解其中具有深刻含義的句子,并從其中領略到做人的道理。”教師通過信息技術,為學生帶來信息化媒體技術,讓學生接觸感性的和直觀的學習方式,通過手機批注其中的重點詞句。教師通過多媒體教學技術展示出花生的生長情況實例,讓學生的視野得到開闊。課件上展現出許地山生平簡介。教師引導學生認識“吩咐、愛慕、體面”等詞匯,然后隨即抽學生回答問題,讓學生試著說一說自己對這些詞語的理解。這樣,會讓學生的生詞得到鞏固,在課件播放的過程中要求學生思考。隨之,為學生制定出學習的任務,讓學生深度思考,讓學生在多媒體課件的啟發(fā)下認識到“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睂W生通過教師運用信息技術對課程內容的模擬演示,能夠明確自己要成為像花生一樣擁有良好品質的人。
(三)巧借合作探究模式,營造自主探究課堂
教師所運行的小學語文課堂,勢必要以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為基礎。要聯(lián)系語文學習過程中所攜帶的特點,能夠讓語文學習特點和學生的個性化差異存在聯(lián)系,并相互吻合。信息技術和網絡相聯(lián)系,這所展現出的語文課堂具有交互性和開放性。教師從全新的視野下對小學語文教學課堂進行重新和準確的定位。網絡環(huán)境下所形成的協(xié)作學習,就會全面提升學生認識語文知識的能力。以完善的合作探究為出發(fā)點,讓學生擁有自主探究的機會和空間。通過合作學習模式構建,讓學生的知識學習課堂充滿魅力和色彩。教師通過完善的教學形式,讓學生看到成長的希望和價值。不斷引領學生進步和發(fā)展的過程中,讓學生在面對自我發(fā)展和學習過程中,擁有一個清晰規(guī)劃和研究方向。教師讓學生不再陷入成長的困境中,通過自我發(fā)展的打造,讓學生獲得穩(wěn)定的發(fā)展機會。
教師借助信息技術對課程教學內容進行加工,然后學生根據計算機等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語文知識學習。針對口語交際內容“制定班級公約”,則可以通過信息技術的運用,讓學生參與小組合作學習。教師把學生合理地分成幾個學習小組之后,讓學生運用信息技術查閱資料,并通過計算機制定出符合班級發(fā)展的公約。學生自主完成公約制定,也會在小組討論中強化語文知識學習和認識。最終,保證了學生在自主學習上獲得較強的能力。
三、結語
信息技術這個重要的教學助手,受到了小學語文教師的關注。教師借助這個教學手段的優(yōu)勢,為學生打造一個全新的語文教學課堂。教師通過信息技術豐富語文教學課堂,讓學生抓住語文學習的重點,通過教師的教學努力,能夠突破語文學習過程中的重點難點,讓自己不再擁有語文學習上的巨大壓力。教師發(fā)揮出信息技術的巨大魅力,讓語文課堂充滿快樂的學習氣息。總之,讓信息技術這個重要教學助手,真正地實現小學語文教學課堂全面發(fā)展和有效運行。
參考文獻:
[1]張愛琴.現代信息技術輔助小學語文閱讀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9(48):93.
[2]王磊.淺談信息技術和小學語文教學的深度融合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9(4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