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慈宇
摘 要:物理是初中階段非常重要的一門課程,以蘇麗實驗為主。同時,初中物理課程的學習過程,也對學生產生著不小的影響,學生學習物理,不僅僅能夠提升自身的文化課成績,保證自己能夠升入理想的高中,并且還能夠為今后更加深入的學習物理知識,探究物理世界打下良好的基礎。眾所周知,物理課程當中的內容是通過大量的實驗操作,記錄實驗過程和現(xiàn)象,最后經過總結而來。由此可見,實驗是初中物理教學工作中的重點內容,是影響教師教學水平、教學質量、教學效率以及學生的學習情況的重要因素。鑒于此,教師必須要重視實驗教學,提升實驗教學的質量。那么,教師應當采用怎樣的方法才能達到這一目的,讓實驗教學的質量不斷提升,進而帶動初中物理教學向前發(fā)展呢?接下來,本文將圍繞這一問題,并根據(jù)個人教學經驗以及近年來層出不窮的理論研究成果,結合實際情況,進一步展開論述。
關鍵詞:優(yōu)化;實驗教學;初中物理;教學質量;教學方法
初中是學生學習物理知識,探究物理世界的初始階段,因此格外重要。初中物理課本之中包含著大量的基礎理論知識,且由于理論知識較為復雜,這就導致了學生在學習和理解的過程中存在一定的難度。與此同時,在初中物理教學的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有部分教師為了追求教學業(yè)績,追求教學速度,一味地向想學生灌輸物理知識,卻忽視了實驗教學,學生受到這種教學方式的影響,也很難注意到自己應當主動提升實際操作能力。物理實驗教學尤其本身的特點,與物理理論知識教學過程有較大不同,但是二者之間又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也就是說,物理實驗教學需要建立在學生擁有一定理論基礎的前提之上,通過實驗教學,學生又能夠逐步加深對理論知識的掌握,鑒于此,教師必須重視理論教學,讓學生在實驗教學中提升綜合能力。
一、創(chuàng)新實驗內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工作中,實驗教學的方式能夠讓學生對已經學過或正在學習的內容有更加直觀的理解,通過觀察實驗,親手做實驗,學生能夠在觀察和實踐當中發(fā)現(xiàn)物理知識,并逐漸掌握物理知識。同時,實驗教學還有助于激發(fā)學生對物理課程的興趣,更有利于深化學生對物理教材內容的理解和認知。在做實驗的過程中,一般來說,教師會用到一些較為專業(yè)的實驗器材,比如打點計時器、拉力計等。在教師為學生示范實驗流程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遵循這些實驗器材的正確使用方法,遵守實驗當中的各項保準,以此獲取最為正確的實驗結果,達到實驗教學的目的。為了更好地達到實驗教學目標,在實驗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手段,從多個角度去更新實驗的內容,從而拓展學生的實驗思路,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對實驗教學的積極性,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明白物理知識之中同樣存在非常多的樂趣,從而更加主動地投入到學習當中。
例如,教師在執(zhí)教“影響導體電阻大小”的相關內容時,在這個實驗當中,主要目的是確定溫度相同的情況下,導線的長短、粗細對電阻的影響。學生在做完實驗后,會產生一個問題,即:“為什么必須要把實驗的條件設定為溫度相同呢?是不是因為溫度對電阻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呢?”帶著這個問題,教師可以為學生進行而此實驗,改變第一次實驗中的條件設定,讓導線的長度粗細保持一致,探究溫度不同的情況下,電阻的大小。這樣一來,學生們便能夠非常直接了當?shù)厍腥雽嶒?,從而發(fā)現(xiàn)溫度對電阻的影響,進而深入地掌握本課的內容。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師有效地提升了物理實驗的趣味性,讓實驗的過程對學生更加具有吸引力,從而保證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不斷提升,強化物理課堂的教學效果。
二、采用分組實驗的方式代替教師演示
受到各種客觀條件的限制,很多學校在實驗課堂上,往往由教師進行實驗的演示,通過教師的演示,讓學生觀察到標準的實驗流程,最快速地得到結果。但是,教師的演示不能代表也不能代替全班學生參與到實驗當中,大部分學生依然扮演著實驗的觀察者,沒有真正地進入到實驗的過程當中,因此這種實驗教學的方式雖然能夠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不能夠發(fā)揮實驗教學的最大功效。鑒于此,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創(chuàng)新實驗教學的形式,通過分組的實驗的方式讓學生真正地進入到實驗過程中,讓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物理實操能力得到有效的培養(yǎng)。與此同時,教師也要充分引導學生,使學生發(fā)揮自身的主體地位,進一步提升學生在課堂當中的參與度,并通過實驗教學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強化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
例如,教師在執(zhí)教“電流、電壓、電阻之間關系”的相關內容時。在這個實驗當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實驗。在實驗開始之前,教師要向學生強調實驗當中的注意事項,確保實驗的成果以及學生的安全,同時,也要讓學生熟悉電壓表的鏈接方式和刻度的閱讀方式,了解電壓表的基本結果。如此一來,學生就能夠非常清楚地知道,想要測量哪里的電壓,就需要將電壓表與該部分進行并聯(lián)。在教師講解結束后,組織學生按照座位順序或者按照教師提前分配好的小組,甚至可以允許學生按照自己的意愿組合成小組。此后,請學生們在小組中互相配合,共同完成一次實驗,測量不同補位的電壓,再在小組內部的成員之間展開討論,提升課堂的活躍度,從而增強實驗教學效果。
三、通過應用信息技術模擬實驗環(huán)境
受到客觀條件的限制,在初中物理教材當中,有部分實驗不能夠完整地在教室當中操作,實驗效果不能直觀地體現(xiàn)出來,導致實驗教學的成果大打折扣。鑒于此,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工作中,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來模擬實驗,讓學生獲得更加直觀的學習體驗,將物理實驗簡單化、直觀化,從而提升實驗教學的效果。
例如,教師在執(zhí)教“感應電流”的相關內容時,在課堂上,為了加深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理解,教師可以在互聯(lián)網中搜集相關的視頻,或者通過FLASH、PPT等軟件制作相應的課件,為學生展示實驗的過程,并在教學開始前向學生進行簡單的介紹,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實驗過程,更加直接地觀察到實驗現(xiàn)象,從而提升實驗教學的效果。
總而言之,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是一種非常優(yōu)秀的教學手段,值得廣大教師為之努力,廣泛采用,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奠定基石。
參考文獻:
[1]杜川.初中物理探究性實驗教學的有效性策略分析[J].讀與寫,2019,16(4):196.
[2]陳孟春.淺談基于新課改背景分析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優(yōu)化[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5,(8):1-1.
(湖北省恩施市盛家壩民族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