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賢升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綜合性學習策略,不僅是語文課程改革和創(chuàng)新的重要突破,更是結合學生的實際需求和生活實際,以學生主動參與知識學習與探究為重點的一種新型有效的語文學習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開展綜合性學習,不但有利于推動小學語文教學的進一步改革和發(fā)展,對擴展學生的語文學習空間、語文知識視野,對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學習能力也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實施現(xiàn)狀;原因分析
引言
語文是一門綜合性、實踐性較強的課程,素質教育背景下,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成為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方面。因此,在實際教學中,小學語文教師應思考如何扎根課堂,開發(fā)資源,以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實現(xiàn)語文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
一、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中存在的教學問題
(一)小學語文教學缺乏綜合性的教學模式
小學語文學科是一門具有較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學科,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開展離不開實際生活元素的融入,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需要把教學目標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結合,才能夠促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但是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部分教師往往將更多的教學精力放在教學項目上,過于注重課本教材教學,而忽視了教學內容與教學實踐的有機融合,導致課堂教學氛圍過于枯燥乏味,缺乏趣味性,不能夠給學生帶來良好的學習體驗,導致學生在語文課堂學習中的積極性不高,甚至還會對語文學習產(chǎn)生厭倦情緒。
(二)弱化學生主體地位
課程應以學生為主體,但當前課堂教學一直是教師一個人的舞臺,學生參與程度不高,只是被動地學習。在這種狀態(tài)下,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得不到鍛煉,長此以往,其學習主動性、積極性都會下降。
二、開展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有效策略
(一)采取游戲教學模式,提升閱讀教學趣味性
小學生具有活潑好動的性格特征,對陌生事物具有較強的好奇心,注意力難以長時間集中。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教學內容較為枯燥,課堂氛圍沉悶,導致學生在學習中的積極性不高,無法有效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在滿堂灌的教學方式下,不僅教師需要消耗大量的體力,學生也無法做到對知識的有效掌握。在語文教學中融入游戲的教學方法,能提升語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使刻板的語文知識能具有靈活性,可以通過更加形象、生動的方式進行展現(xiàn),從而吸引學生注意力,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成果。因此,游戲教學模式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不僅能提高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度,還能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實效性。學生在這個過程中,能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進行語文知識的學習,從而使學生對語文的學習具有更高的熱情,提升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主動性。同時,由于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對待事物已經(jīng)有了自己的看法,身心發(fā)展較為成熟,教師要增加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多了解學生的想法,提升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聯(lián)系,促進學生合作能力的提升。
(二)在語文課堂上依據(jù)教材綜合性學習
多樣化是綜合性學習的最主要特征,其需要做的綜合性應用,并且根據(jù)相關特點做出相應課堂授課方式的改變。由于綜合性學習的多樣化特征導致多數(shù)教師認為在課堂教室內是無法開展綜合性學習的,只有到戶外接觸實際生活才能夠進行更好的綜合性學習。但是不局限于教材的綜合性學習并不是不重視教材,教材作為最基礎的,同樣也是最重要的,只要從教材出發(fā),進行相應拓展,才能進行最適合小學生的綜合性學習。從廣泛的知識海洋中挑選出的精華組成的教材是通過實踐證明最適合小學生學習的,只要活泛運用小學語文教材,以其最為小學生綜合性學習的基礎載體,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才能夠更加深入,小學生的積極性才能夠得到最佳提升。依據(jù)教材開展綜合性學習是最適合小學生的途徑,教師要更加深入的了解教材,使用教材,重視教材。在課堂上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方式,這樣學生們不僅可以從多種途徑獲取知識,還可以充分鍛煉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
(三)豐富評價方式,有效促進多元評價
新課改要求課程評價不應該過分注重甄別和選拔,而要通過評價來促進師生共同發(fā)展。著名的認知心理學家加德納認為:人們都擁有八個主要的智能類型,如運動智能、音樂智能、人際智能等。每個人都有這八種智能,但它們的排列組合方式存在差異。在實際的學習中,多元智能理論體現(xiàn)為學生學習表現(xiàn)的差異性。這就要求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的評價不以教師評價為唯一方式,而是要求以學生為中心進行多元評價,如學生自評、小組互評等。自我評價是以學生自身作為評價主體而對自己進行評價的方法。自我評價對于培養(yǎng)學生自我學習的能力,從而形成自信和提升學習的欲望具有重要的意義,它能夠通過學生的內省而獲得自我肯定的意識。綜合學習的評價方式應注重學生學習的過程和特點,實現(xiàn)學生全面、協(xié)調發(fā)展。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應做到公平客觀、合理全面,以積極正面的評價為主,提高學生的自信心,發(fā)現(xiàn)學生之間的差異以及學生個體的差異,防止千篇一律和刻板印象。教師要看到學生發(fā)展的動態(tài)性,予以正確的評價和適當?shù)囊龑А?/p>
結束語
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既是新時代的產(chǎn)物,又是新課程改革的一大難點。在實際的語文綜合性學習中,教師應積極開發(fā)教學資源,借助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使學生充分發(fā)揮自身主體作用,培養(yǎng)其語文綜合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提升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質量,使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內涵更加深厚。
參考文獻:
[1]多艷.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現(xiàn)狀及實施策略[J].甘肅教育,2020(11):157.
[2]吳小潔.小學語文綜合性的學習實施對策分析[J].小學生作文輔導(讀寫雙贏),2019(12):78.
[3]常全香.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的現(xiàn)狀和對策分析[J].中華少年,2019(11):90.
(安徽省合肥市肥西縣上派鎮(zhèn)民生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