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中華,張 靖,魯 瑩,楊 葉,熊偉曼,趙 力
(漢中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陜西 漢中 723000)
2020年9月有兩則新聞,一是報道陜西省西安市近期發(fā)生數起兒童喝生羊奶感染布魯氏菌病(以下簡稱“布病”)事件; 二是甘肅省蘭州市衛(wèi)健委關于中國農業(yè)科學院蘭州獸醫(yī)研究所布病感染事件的最新通報,即截止9月14日經甘肅省衛(wèi)健委復核確認,該所及中牧股份蘭州生物藥廠周圍居民共檢出3 245人布病抗體陽性。如果布病科普工作能夠做得早一些、好一些; 企業(yè)的社會責任心和公共衛(wèi)生安全意識再強一些; 負責企業(yè)安全生產督查和公共衛(wèi)生健康管理部門的工作再細一些,或許這些悲劇都能避免。人類感染布病基本上都是由感染布病的動物或染疫畜產品所傳染,因此動物布病凈化工作在公共衛(wèi)生安全上意義重大。目前正值全國各級動物疫控部門齊心協力做好動物布病凈化工作的關鍵時期,本文就本地動物布病凈化工作中的一些現實問題進行探討,提出一些解決措施和建議,供同行參考。
陜西省動物布病凈化工作從原省農業(yè)廳發(fā)文[1]布置任務算起,至今已超過3年。3年多來,盡管廣大動物疫控人員不懈努力,但動物布病凈化工作中仍然面臨一些現實問題,比如普通人對布病知曉率很低,布病檢測工作的采樣人員缺口較大,布病陽性動物的無害化處理協議難以達成,等等。
1.1 普通人對布病的知曉率很低 筆者在2019年同陜西省漢中市十一縣區(qū)的同事們合作進行了一項非正式調查,即在各縣城的主要路口做一個關于“知道布病是什么病嗎?”的隨機采訪。一個半月時間,共采訪384人次,2人謝絕采訪,6位受訪者被重復采訪總計15人次,回收有效采訪答案373份,只有2位受訪者回答“知道”,知曉率僅為0.54%,其中僅1位能較好地解釋布病。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全社會的布病科普程度太低,上至各級領導干部,下至普通老百姓、養(yǎng)殖戶,對布病的危害性認識不足,難以理解動物布病凈化工作對公共衛(wèi)生安全的重大意義,因此參與該項工作的積極性大打折扣,加大了工作推進的難度。
1.2 采樣人員嚴重不足 動物疫控部門人少活多的現象是我國現行體制下長期存在的問題,動物布病凈化工作采樣量大,矛盾就更加突出。比如,我省關中地區(qū)某縣存欄奶山羊50萬只,根據相關行業(yè)規(guī)定,奶畜必須每年檢測1次布病,且檢測率為100%[2],根據筆者經驗,3個人的標準采樣組全年最多可采集羊血清樣品3萬份,50萬只羊的血清樣品采集最少需要50人1年滿負荷工作才能完成,還必須不受酷暑寒冬、狂風暴雨等惡劣氣候影響,考慮到疫控部門各方面工作任務,顯然該縣單靠自身力量是不可能完成這項工作的。漢中市的幾個山區(qū)縣存欄大量散放的役用黃牛,比如某縣存欄役用黃牛6.3萬余頭,由于散放黃牛生活習性的原因,通常需要5~6個人的采樣組,用采羊血樣5~10倍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完成采樣工作,這些縣采樣人員缺口就很大。
1.3 達成布病陽性動物無害化處理協議的難度很大 按照我國布病防控相關規(guī)定,布病陽性動物一律無害化處理[3],法律規(guī)定對無害化處理提供補助,但沒有確定具體的補助標準[4],各地在執(zhí)行中略有出入,通常小家畜800~1 200元/頭(只)、大家畜5 000~8 000元/頭(匹),僅相當于正常價值的1/3~1/5,補助額遠低于農戶的心理接受底線,加上布病陽性動物大部分處于隱性感染狀態(tài),說服畜主達成無害化處理協議的難度很大。在一些地方,布病抗體膠體金快速檢測卡應用廣泛,農戶自行檢測后偷偷出售,本應無害化處理的病畜卻被肆意買賣,造成布病蔓延擴散的惡劣后果。
1.4 經費短缺 動物布病凈化工作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好事,但受布病科普程度低的影響,部分領導可能只看到“投入巨大、收效甚微”的表面現象,在經費撥付上拖延、推諉甚至不予撥付,沒有資金采購試劑、耗材等,維持正常工作難度很大。
1.5 聯防聯控機制難以落地 動物布病凈化工作牽涉面廣,與疾控、財政、交通、公安、基層政府等部門都有交集[1,5],因此加強部門溝通,形成多部門聯防聯控機制是非常必要的。然而實際工作中該機制往往僅停留在紙面上,難以真正落地實施。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與領導不夠重視、多部門難以達成共識都有關系,但動物疫控部門多年來業(yè)務面和工作軌跡單一應該是最主要的原因。動物疫控人員大多習慣于直接同養(yǎng)殖場/戶打交道,不善于同其他部門交流溝通,如此簡單的工作方式當面對動物布病凈化這樣復雜問題時就顯得力不從心了。
2.1 盡早科普布病知識 采用海報、農民培訓班、電視廣播科技(農村)頻道、科普小冊、科普卡等方式盡早在全社會普及布病科學知識,小學《科學》課本上可以普及布病知識,讓小朋友們從小知道布病的危害以及喝生奶可能感染布病的道理,老師可以給小朋友們布置家庭作業(yè)“父母、爺爺、奶奶學習布病知識的體會”。通過這樣全方位、多層面的科普,筆者相信不用多長時間“全民懂布病”將不會是個遙不可及的夢。
2.2 解決采樣人員短缺問題 筆者認為以下幾項措施可以有效解決采樣人員短缺問題:(一)鄉(xiāng)(鎮(zhèn))政府從社會上招聘3~5名臨時工作人員,同當地動物疫控人員組成采樣小組;(二)相鄰3~5個鄉(xiāng)(鎮(zhèn))的動物疫控人員合作組成采樣專業(yè)組,可起到資源整合、充分利用的效果;(三)先做村、組兩級基層部門的工作,鄉(xiāng)(鎮(zhèn))政府組織一次村、組干部的布病培訓會,讓他們了解布病的危害和動物布病凈化工作的重大意義,基層干部們思想上必然會重視該項工作,由其協助解決采樣(保定)人員短缺的問題;(四)針對我省關中地區(qū)奶山羊養(yǎng)殖大縣,政府指導成立縣級“奶山羊產業(yè)協會”一類組織作為動物疫控部門布病凈化工作的協作方,設立50~60個人的布病檢測專業(yè)組,縣財政每年撥付200萬~500萬元的基礎經費用于購買試劑、耗材、試驗儀器、籌建實驗室、發(fā)放技術人員工資等開支,農戶按奶山羊存欄以10元/(只·年)繳納會員費作為協會運營費用。
2.3 解決布病陽性動物無害化處理協議難達成問題 (一)鑒于村、組干部在農村地區(qū)擁有他人難以企及的威信,當他們了解了布病陽性動物必須無害化處理時,必定有辦法阻止農戶肆意買賣布病陽性動物,并幫助達成無害化處理協議;(二)在執(zhí)行無害化處理補助標準外,使用動物布病凈化專項經費額外對農戶進行適當補貼,盡量滿足農戶的心理底線,盡快達成無害化處理協議。
2.4 解決經費短缺問題 動物布病凈化經費必須納入地方財政預算,這是各級文件統(tǒng)一明確的事情[1,5],不管地方財政緊張與否,該項經費都必須由地方財政負責解決。
2.5 解決聯防聯控機制難落地問題 每年由縣(區(qū))政府組織召開一次涉動物布病凈化工作所有部門的協調會,會議以動物疫控和疾控兩部門為主,落實各自責任,形成信息互通、責任明確、任務共擔的聯防聯控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