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占海
摘要:課堂上討論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是學生合作探究學習的主要形式之一。在數(shù)學課堂上安排問題討論的方法一直被大多數(shù)教師所采納,它能夠使每一位學生提高學習興趣、集中注意力、思維活躍,與此同時又有利于教師獲得教學的效果,及時掌控課堂出現(xiàn)的問題。
關鍵詞:課堂教學;小組討論
討論是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教師的組織,引導學生就教學中出現(xiàn)的難以解決的問題發(fā)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來完成數(shù)學課堂教學任務的一種教學方法。討論,有利于提高學生對知識的靈活運用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提高。如何組織好小組討論,提高課堂效率,通過這些年的摸索,我總結歸納為以下幾點:
一、討論內容的精心組織
探究討論有價值的、有意義的、有爭議的問題,才可以真正的激發(fā)學生的那種求知的欲望和學習的興趣。
1.精心選擇有價值的內容進行討論
設計有討論價值的問題可以引起大多數(shù)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使大多數(shù)學生產(chǎn)生非常強烈的求知欲望。受到這種欲望的影響,學習整個過程會變得非常富有活氣,調動起所有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課堂問題討論,教師要先掌握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還有教材的核心問題,那些問題需要學生自己去理解,去積極的參與探究,并且很快的進入角色,這樣才可以更好的達到預設的效果。數(shù)學在小學階段概念的教學比較多,學生是沒有多大的興趣,認識也就很膚淺。
2.選擇能展開的問題進行討論
問題設計的不同,成功與不成功,得到的效果也會有所不同。設計安排的不成功就會出現(xiàn)冷場現(xiàn)象和偏離所要探究討論的問題,看著很熱鬧,但是沒有啥效果,討論的問題要有知識結構點和思維的內涵,并且難度要適中。設計安排討論的問題需要這樣去做的:首先要得先從每一位學生的認知情感方面去設計所提的問題。設計問題探究討論需要深入展開,教師需要尋找學生難于理解的地方,精心的設計探討的問題,使每一位學生都要對問題的認知發(fā)生沖突,特別注意的是讓學生特別容易混亂的知識點。大多數(shù)學生對認知的過程還經(jīng)常會有情感上的原因,只要學生以情感作為動力,以認知作為依靠,真正做到了情理互相交融,這樣就可以達到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諧。教師設計的問題要適合每一位學生的認知水平的,這就需要教師精心設計,培養(yǎng)每一位學生對學習的情趣所在,激發(fā)每一位學生的內在的動機,使問題討論充滿激情的情況中進行。 如:在傳授小學六年級教材中《利息和利率》的時候,首先要利用數(shù)學活動課的時間和課余的時間,帶領學生們到銀行進行參觀實踐,要學生用自己的零花錢去進行模擬存款,取款,觀察銀行墻壁屏幕上的利率表并且記錄表中各種數(shù)據(jù), 要求學生有什么問題,發(fā)現(xiàn)嘗試自己在這尋找答案。 課上,我特意設計了這樣幾個問題讓學生進行探究討論:怎樣理解利率?大家怎樣存錢才可以得到的利息最多呢?為什么利率會有所不同呢?學生表現(xiàn)的很積極,每個人都想表現(xiàn)自己,討論過程各抒己見,從而找到了符合自己需要存錢的方式,個個充滿了自豪感,臉上流露出成功的喜悅。 大多數(shù)同學認為數(shù)學的用處真是太大了,一定要學好數(shù)學知識; 在回答數(shù)學問題的時候,不管是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還是成績差的學生,都要讓他們有自由表達自己見解的機會,并對他們的見解給出判斷和建議,每一位學生都要感受到自己是被尊重的,并感覺成功的喜悅,讓他們以積極的態(tài)度來投入到問題討論探究中來。 從問題的不同難度去討論理解。
二、討論時機的把握
大家都知道有這樣的說法:“機不可失,失不在來?!边@是要我們要抓住討論探究問題的機會。時機把握的要得當,探究討論所產(chǎn)生的作用也是不同的。
1.對問題模糊不解時
在這種心理狀態(tài)下,學生通常會對自己的一些想法產(chǎn)生懷疑的態(tài)度,希望可以從別人的發(fā)言中和交流中得到見解。因此,在這個時候設計安排問題討論,取得的效果會非常的好,學生的想法教師完全是可以從學生的課堂問題回答中和情緒中發(fā)現(xiàn)的。比如,在教學“圖形的周長和面積的比較”一課時,為了讓每一位學生對所學的知識能夠更深入的和更進一步的往下發(fā)展, 出了如下一道判斷題,“邊長是4米的正方形,求它的周長列示為4×4,求它的面積列式為4×4。 就說這個正方形的周長等于它的面積這一觀點。 ”會有一部分同學認為這個觀點是對的,還會有一部分同學認為這個觀點是不對的,也有些同學認為這個觀點不能確定的。在這個時候,我要求同學們從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去討論這個問題。顯然,經(jīng)過討論后學生明白了為什么錯了,學生們的認知能力和思維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鍛練。
2.當大家對所提的問題有不同意見時
就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進行思考探究,并讓他們要大膽的進行提問,要知道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這樣也會給教師課后反思提供了較好的依據(jù)。當學生們提出的問題非常的有討論價值時,教師一定要對學生進行鼓勵,認可學生提的問題,要認真的指引他們,并對所提問題深究。如教學分數(shù)的初步認識時,我用圖形表示出1\2,1\3,1\4等,然后又用圖形表示出2\4,2\5,4\7等,一位比較活躍的學生突然提出:“2\4是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兩份,也就是這個整體的一半,1\2是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也就是這個整體的一半,所以1\2應等于2\4?!边@是學生提出的有討論價值的問題,教師給予認可并及時的進行討論,是很重要的。
三、討論的策略和導向
設計討論的目的是為了讓每一位學生明白對與錯,掌握所學的知識,更要重視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在討論的過程中,應該多鼓勵學生把自己的見解,觀點大膽的說出來,也可以得到其他同學的見解,做到互相交流,互相學習,共同提高的目的。學生要是學習的主體,要讓他們積極參與進來,要集中注意力,開動所有人的腦筋。教師要盡可能的做到學生自已能說的,要讓學生自己說出來自己的意見,學生自己能夠所想的,要讓他們勇敢的大膽的去想向問題的所在;對于有不同意見的問題,教師在這個時候要及時的給予講解,還要幫助學生們做好歸納、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