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照橋 曾菊波
摘要:新課程改革積極倡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并通過學生的各種有效學習合作,引導學生互相啟發(fā)、共同探究。課堂上展示是檢驗各小組在合作學習中對知識掌握理解與否的一種方法,教師要做到相信學生,加強對他們展示的技巧訓練、引進競爭機制,同時加強語文課中讀與悟的訓練,為學生展示插上翅膀。這樣就可以根據(jù)他們展示時的表現(xiàn)判定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的學習情況,以往的傳統(tǒng)課堂是老師在教,學生在學,學生只是在接受不會回放,不能學以致用,所以學生學習較為被動,也大大降低了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學習興趣。
關鍵詞:自主合作、課堂展示、有效
新課程改革積極倡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并通過學生的各種有效學習合作,引導學生互相啟發(fā)、共同探究。也就是說,在三種學習方式中,自主學習是學生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基礎和前提,探究學習是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目的,而合作學習是促進學舌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的有效途徑?;诖它c,小組合作學習就自然成為新課程教學中應用的最多的教學組織形式。小組合作學習實質(zhì)是提高學習效率,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合作品質(zhì)和學習習慣,小組合作學習的重點在于小組合作是否有效,也只有有效的小組合作,才能使課堂達到高效。而與此同時,課堂上展示是檢驗各小組在合作學習中對知識掌握理解與否的一種方法,教師可以根據(jù)他們展示時的表現(xiàn)判定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的學習情況,從而加以及時的點撥和指導。以往的傳統(tǒng)課堂是老師在教,學生在學,學生只是在接受不會回放,不能學以致用,所以學生學起較被動,也大大降低了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學習興趣。而高效課堂的展示就彌補了這一缺陷,精彩的展示表明孩子們真正學會了,學懂了.那如何讓學生在課堂上把他們所學到的東西精彩的展示出來,我認為應該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要相信學生
俗話說:給學生一碗水,教師得有一桶水.意思只有知識豐富的老師才能讓學生吃得飽.可我覺得也有一句話說的沒錯:長江后浪推前浪.信息時代由于各種媒體的普及特別是網(wǎng)絡技術的發(fā)展,讓孩子們知識更豐富了,視野更開闊了,感悟社會更深了,班級中往往涌現(xiàn)出一些特別優(yōu)秀的學生(他們并不都是老師教出來的),所以我們的老師們得相信二十一世紀的孩子們.我們只要在孩子們的心靈里播下美好的種子,用正確的方式方法去引導,學生們會到達珠穆朗瑪峰頂?shù)模瑫喑鲇谒{而勝于藍的.所以,我們要相信學生的學習能力,相信學生的展示愿望,相信學生的自律意識,相信學生的智慧潛能.放手讓孩子們成為高效課堂的主角,去書寫他們精彩的學習生活,去開辟他們光輝的學習生涯。
二、加強展示技巧訓練
傳統(tǒng)課堂的精彩莫過于老師的精彩,無非是老師的引入恰當,或者是老師的質(zhì)疑點撥讓學生思維如泉涌.而以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為主的高效課堂的精彩是學生們一手粉刷出來的,學生的一舉手一投足都體現(xiàn)著高效課堂的精彩,所以訓練與加強學生的展示技巧尤為重要.如果孩子們能專心致志投入到學習活動中來,主動大方地展示自己的所學,就能找到自信,就能以展示為快樂. 展示交流有利于讓各個合作小組充分展示成果,闡述觀點,并傾聽其他組的觀點,吸納他人之長,及時做必要的訂正和補充發(fā)言。通過及時展示交流進一步內(nèi)化知識、歸納出合理的結論和解決問題的最佳策略。教師要傳達給學生希望所有的孩子都投入到展示活動中去的信息,激勵學生參與展示活動。所以在實踐中,我從思想到實踐給予孩子指導與訓練,we為了能使學生在展示中說話有條理,語言的連貫性,我會利用一兩周時間將每類問題展示時引言教給每個組的組長,再通過組長教給組員,這樣,每個組員上臺展示時就能說得有條理,語句就會通順。
三、引進競爭機制
沒有競爭就沒有壓力,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而人的天性就是奮發(fā)向上,競爭狀態(tài)有利于學習.班級中學生各有優(yōu)點。有的表達能力強,有的理解能力強,有的聲音洪亮,有的字寫得漂亮.針對每個學生的優(yōu)點,我則大加贊賞與鼓勵,讓孩子們時刻處在競爭狀態(tài)下,你追我趕,互相提高.這種精神與狀態(tài)已深入了高效課堂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尤其是展示,學生們你說我聽,我說他質(zhì)疑補充,個個不甘示弱,把課堂展示推向了高潮,自然達到了理解的深度.可以說是競爭刺激了高效課堂的活力。同時,我還設定了評價機制,在小組展示完了之后,有其他小組給展示的小組評分,教師有綜合每個組員的表現(xiàn)進行評分,同時也指出他們的優(yōu)點與不足,提醒下一個小組要注意。這樣學生在展示時就會形成你追我趕,爭先恐后的學習氛圍。
四、讓讀悟為展示插上翅膀
語文學習最重要的是讀與悟,只有充分地讀與悟才能理解和感悟文本內(nèi)涵.有部分學生把語文的學習全依托在了導學案上的幾個問題,把語文學習撕扯得支離破碎,純粹匯報解決問題,對前因后果,對問題解答深度不夠,不能完整的品讀與感悟.而語文與其他學科有些不同,要讓孩子走進文本,從字里行間讀懂文本,感悟思想內(nèi)涵,然后走出文本,學以致用,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團結協(xié)作能力等,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在語文課的實踐中,我寧愿就一個問題由淺入深,從多個角度,多個層面來展開,即使花費很長時間,只要對學生有幫助,我都會努力去做.這期間離不了學生的反復朗讀與思考,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在充分理解的基礎學生展示時就好像插上了翅膀,課堂變得更加自由、更加精彩。
廣西靖西市第五小學?黃照橋?曾菊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