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文發(fā)
摘 要:在減負減壓的號召下,大多數老師已經在教學中實行了簡化式教學,不但精練了知識點的設計,優(yōu)化了過程,也把題海式的練習改成了針對式的練習,使課堂教與練緊密結合,實現現學現消化和學以致用目的。
關鍵詞:簡化式;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策略
長久以來,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好多老師把在課堂上給學生灌輸更多的知識當成完成教學任務的途徑或者手段。從根本上就忽視了小學生的接受能力,成了以知識為主的課堂。可事實是,無論是什么知識,在課堂上學生接受的知識、理解的知識才算是有效知識,所以,多不代表質,而且課堂上這種無效的多,也不能通過數量實現質的提升,有可能會適得其反。但是,簡化式教學既能響應減壓減負的號召,通過內容的精練、過程的優(yōu)化,從根本上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還能讓學生有效學習,體驗學習數學的快樂。當然,簡化式教學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則,不能為了簡而簡,要在保證內容、保證質量、保證必要過程的基礎上,減去一些枝枝蔓蔓,讓學生觸及旁類,通過想象、聯系,理解相應簡單的、較簡單的知識,這樣既能優(yōu)化教學過程,也能提升教學質量,還能保證學生對數學更有效地學習。
一、簡化教學的原則
1.知識點能略不能省
在調研中筆者發(fā)現,有些老師在小學數學教學時,為了簡化教學內容和過程,省略了一些知識點的講解或者點撥。其實,這對于小學生來說完全可以,學生可以根據相關知識點,來理解式學習被老師省略的知識點。如,1+1=2,老師已經講了,那么2-1=1,不用老師再講,學生就能根據1+1=2進行理解式學習。但是小學生由于基礎知識有限,理解能力也在形成和提升中,給他們教學,對于關聯性極強的知識點也不能省略。只能根據學生的理解能力、理解程度來略講,哪怕是一兩句話的點撥,也不能省略,要不學生的思維就會拐不過彎來,他們學習就會陷入迷糊狀態(tài),很容易形成學習路上的梗,導致理解不暢、思路不暢。
2.過程能省,步驟不能
優(yōu)化過程不但是提升教學效率的途徑,也是簡化式教學必不可少的手段。但是老師要掌握一個原則,那就是可以省略掉教學過程中那些不必要的過程,比如,沒有實質意義的提問、無效的互動、濫用一些輔助性的教學手段等等,進而來縮短教學時間,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但不能省略方法或者解題步驟,以免學生在解題時為了省略,而出現低級錯誤,影響他們的成績。
二、簡化式教學在課堂上的運用策略
1.巧用“問”引導教學
老師在課堂上一味地給學生灌輸知識,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不知道學生對所傳授的知識理解了多少,想通過相關、更多的講解,讓學生理解內容。當然,這種方法沒有錯,也有用,但是大大增加了課堂內容,使內容變得紛繁、復雜不說,還延長了教學時間,容易使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的熱情迅速減弱,影響后半節(jié)課的效率。所以,老師可以簡化教學,通過一個問題來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如果學生回答快速,而且有條有理,那么老師對于這個知識點就可以略講,不再贅述;如果發(fā)現學生在回答問題時吞吞吐吐,或者有30%的學生對知識點還模棱兩可,那么就不能略講,且還要有針對性地詳講,一定要讓學生當堂內容當堂消化。所以,簡化也要在一定的基礎上,不能為了簡而簡。
2.加快教學節(jié)奏
我們每一個人可能經歷老師拖堂這件事,知道學生對拖堂有多反感,小學生更是如此。下課鈴一響,他們雖然人還在教室,其實心已經跑到籃球場,跑到各種游戲、娛樂中,所以,老師再用任何方式講任何東西,對于學生來說只是拖堂而已,根本沒聽到老師講了什么。但是在調研中筆者發(fā)現,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些老師的教學節(jié)奏真的很慢,一個知識點能講幾分鐘。教學過程中的各個動作也像是放了慢動作一樣,慢悠悠的,像沒了油的發(fā)條,沒有力量,也沒有速度。其實,老師真的可以適當地鍛煉,提高自己的教學節(jié)奏,因為對于學生來說,你的教學方法只要巧妙,學生容易理解,節(jié)奏或者速度并不重要,稍微快一個節(jié)拍,他們也能理解。如果教學方法本身有問題,條理不清、語言不準確,那教學節(jié)奏再慢,也無助于學生的理解。所以,在有科學教學方法的基礎上,加快速度和節(jié)奏,既實施了簡化教學,也能縮短教學時間,減輕學生負擔,使數學課堂更加輕松、有效。
三、結語
雖然,對于小學生來說,簡化式教學非常適合他們的學習心理,但是老師也不能為了簡化而簡化,對于較難的知識點,該精還得精,且要細講、精講,讓學生吃透。簡化是要在遵從其原則的基礎上,有選擇地科學簡化,才能實現有效教學,更能減輕學生負擔,提高學生數學成績。
參考文獻:
[1]馬國英.提問式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7(2):134-135.
[2]李京梅.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6(5):146-148.
[3]郭祥興.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發(fā)展數學核心素養(yǎng)[J].小學數學教育,2016(9):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