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
摘 要:英語是當今世界上應用范圍最廣泛的語言,同時也是國際舞臺上各國之間交流的主要工具。所以,對于我國來說,引導學生開展英語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十分重要。客觀來說,在我國,英語教育開展的時間并不算晚,但一直以來我國都在踐行應試教育理念。在這一傳統(tǒng)思想的引導下,很多學生就變成了英語知識的被動“接收器”。雖然能把知識印在腦海中,但卻并不會應用。所以教師需要對教學方法和教學目標加以調整,讓學生真正學會英語。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自然拼讀法;教學應用
英語與漢語不同,漢語大多為象形文字,但英語卻大多為音形文字。所以,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自然拼讀法具有較高的應用意義?;谶@一前提,教師必須及時端正自己的教學態(tài)度,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將自然拼讀教學法有效融入小學英語教學體系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然拼讀習慣,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以及學習能力。
一、自然拼讀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在聽說中累積自然拼讀
英語是一門語言。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輸入與輸出都十分重要。只有合理地輸入輸出,學生腦海中才會形成英語思維,在進行英語表達時也才能夠達到較高的水準。在日常教學中,教師需要為學生創(chuàng)建真實的英語表達環(huán)境,以環(huán)境來培養(yǎng)學生的語音意識以及辨音能力。例如,教師可以在課前開始階段以及課后活動階段,為學生播放一些英文兒歌、英語動畫片或者英語小故事。讓學生可在潛移默化中感受到英語的熏陶。并且,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也可融入自然拼讀教學法,通過聽說培養(yǎng)學生的自然拼讀意識[1]。
例如,在講解“We are making a cake”這一部分時,教師可以擺脫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不開門見山地為學生范讀,然后要求學生跟讀,逐一講解單詞的含義,翻譯整個句子。而是可以先利用網(wǎng)絡技術,為學生播放一首帶有“ing”的兒童歌曲。如“walking walking”。在這首兒歌中,涉及很多尾音帶有ing的單詞,例如,walking,jumping,running。在播放兒歌的過程中,學生便能夠自然而然地體會到ing的讀法以及用法。
除此之外,在聽說自然拼讀中,教師也應注意規(guī)范學生的漢語思維與英語思維。例如,在“up”這一單詞中,很多學生都會根據(jù)自己的常規(guī)記憶,將u發(fā)成漢語中“wu”的音。為了端正學生的這一思想,幫助學生做好兩邊之間的區(qū)分,教師便可為學生播放動畫片“peppapig”,在這部動畫片中有“muddy”這一單詞。教師可重復播放這一單詞,并鼓勵學生通過聆聽的方式,分析其中的u發(fā)什么音。通過這一方式,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能力,也能夠讓學生在聽說中掌握自然拼讀的規(guī)律。
在輸入的同時,教師也應合理進行輸出。在英語學習中,比較常見的輸出方式有兩種。一為口頭表達,二為筆記表達。通過合理的表達,教師可以了解學生在拼讀方面存在的問題,然后有針對性地對學生加以指導,讓學生的交際能力、表達能力與自然拼讀能力都可逐步增強。例如,小學階段,學生會接觸到大量結尾為“all”的單詞,如small,tall,football,basketball。教師可以將這些單詞統(tǒng)一書寫在黑板上,并要求學生大聲朗讀,鼓勵其通過自己朗讀的方式,總結“all”的發(fā)音規(guī)律。
很多英語字母的發(fā)音與漢語拼音具有較高的相似性。在學生接觸英語這門學科之前,其對漢語拼音已達到了較為熟練的掌握狀態(tài)。所以,教師可將英語中與漢語拼音發(fā)音相同或相似的字母提煉出來,如p、b、m、n,并為學生舉出一些含有這些字母的英文單詞,如pig,bed。鼓勵學生借由自己對漢語拼音的理解,嘗試性拼讀這些單詞的發(fā)音,總結發(fā)音規(guī)律,以此既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能力,同時又可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
(二)在游戲中滲透自然拼讀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活潑好動且喜歡游戲的階段??菰飭我坏匾龑W生展開英語學習的效果并不會高于讓學生在快樂的氛圍內開展學習[2]。所以,在利用自然拼讀法帶領學生學習英語時,教師可以適當?shù)貪B透游戲環(huán)節(jié)。
例如,在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音規(guī)律以及發(fā)音意識時,教師就可融入一些英文兒歌或者英文繞口令。大部分英文兒歌和繞口令都具有較高的節(jié)奏感,并且篇幅比較短小,適用于小學階段的學生。
仍舊以“ing”的發(fā)音教學為例。在游戲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排排坐,并為他們播放繞口令“Doing,doing,what are you doing?Standing,standing,Im standing.Doing,doing,what are you doing? Singing singing,Im singing.”當學生學會了這個繞口令后,教師可站在講臺上通過拍手的方式,引導學生形成節(jié)奏感。然后在節(jié)奏中向學生發(fā)問。學生可根據(jù)自己的記憶給出回答,如dancing,sitting,swimming,shopping等。在學生回答這些內容時,也需要隨之作出動作,在寓教于樂中讓學生感受到“ing”的發(fā)音規(guī)律,增強學生的學習意識。
在利用游戲引導學生進行自然拼讀時,教師也需要做好適當?shù)臋z驗。通過單詞聽寫的方式,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以及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而在檢驗環(huán)節(jié),教師也可適當?shù)厝谌胗螒蚧顒印@?,可提前利用白紙板或小卡片為學生制作幾套26個英文字母的小模型。然后,將學生劃分成不同的小組,為每組學生分發(fā)一套模型。游戲中,教師可在講臺上讀出一個單詞,并盡可能讓學生聽到單詞的全部讀音。之后,學生需要根據(jù)自己聽到的讀音,嘗試性地利用模型拼出這一單詞。成功拼出單詞的小組,計一分,分數(shù)最高者獲勝。借由這一方式,學生對字母的發(fā)音以及字母組合的發(fā)音會達到較高的掌握深度。并且,彼此之間的協(xié)作能力、合作意識也會越來越強。
(三)在閱讀中鞏固自然拼讀
閱讀是開展一門語言學習活動最好的途徑。通過閱讀,學生可以積累大量的單詞,在多個單詞中找到拼讀的規(guī)律。并且在閱讀中,學生也會下意識地讀出單詞的讀音,在無形中進行了自然拼讀的訓練,從而提高自己的能力。但教師也需要做好適當?shù)膮f(xié)調,盡量將閱讀活動設計在課堂任務結束之后,這樣既不會對學生原本的學習任務造成影響,同時又能夠對學生形成有效的訓練。
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偏低,在為學生選擇閱讀文本時,教師可將注意力集中在繪本方面。比如,在完成教學活動后,教師可利用網(wǎng)絡技術將繪本的圖畫以及文字信息展現(xiàn)在大屏幕上。首先要為學生范讀,要求學生根據(jù)自己聽到的讀音觀察屏幕上的英語字母。之后,學生需要嘗試性地拼讀其中的單詞,并將其組成一個完整的句子。與此同時,教師可以給予學生幾分鐘的時間,鼓勵學生反復朗讀句子,并與自己的同桌相互檢驗、相互比對。在學生能夠通順讀下句子后,教師可點名學生上臺朗讀,以此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在學生朗讀完后,教師可鼓勵其他同學評價這名學生的朗讀效果,并找出其中是否存在拼讀問題。在彼此幫助、彼此溝通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拼讀能力以及表達水平。
教師也可適當?shù)赝卣箤W生的學習空間,如利用網(wǎng)絡技術下載一些適合小學生接受的英語文本或者英語兒歌。然后,將其傳輸?shù)郊议L群中,由家長利用閑暇時間帶領孩子一同學習,一同拼讀。在生活中滲透英語拼讀教學以及閱讀教學,有效鞏固學生的自然拼讀能力,也可增加學生的英語詞匯量。
二、自然拼讀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優(yōu)化策略
(一)培養(yǎng)學生的音素意識
在自然拼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音素意識十分重要。如果學生沒有音素意識,那么就無法掌控單詞中的音素結構,自然也就無法正確拼讀。
在英語中共包含48個音素,但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還沒有形成較為豐富的英語學習經(jīng)驗,所以對音素也沒有熟練掌握。教師需要有意識地增強這一方面的訓練。對于音素意識的培養(yǎng)來說,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十分重要。但在我國英語課堂上營造英語學習氛圍,似乎并不現(xiàn)實。那么,教師就需要利用好課堂上的每一個機會,對學生實施英語引導。例如,教師可盡量應用英語與學生交流,對學生發(fā)布一些簡單的命令。例如sit down,stand up,turn to page...在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時,教師也可鼓勵學生多多應用英語,在師生有效的交流中培養(yǎng)學生的音素意識。再比如,在課堂開始之前、課堂活動結束之后,以及學生自主活動的空隙內,教師也可播放一些簡單的英語歌曲,潛移默化中將英語信息錄入學生的腦海中,培養(yǎng)學生的音素意識。
(二)強化學生的音形理解
英語中只有26個字母,卻有48個音素。學生在利用自然拼讀法開展英語學習時,自然會產生較高的迷惑狀態(tài),無法合理地對應字母與音素。為了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以及學習難度,教師需要貫徹先易后難的教學原則,先引導學生了解小學階段比較常用的發(fā)音,也就是26個字母中的5個元音。在學生能夠掌握這一部分的知識后,教師可逐步提高教學難度。例如將元音與元音字母組合,然后組織學生學習輔音及輔音字母的組合,最后合理展開單詞的拼讀拼寫,并以聽音辨詞的方式提升學生的拼讀水準。
在學生達到了較高的拼讀水平后,教師可為學生準備一些趣味性較強的繪本素材。以繪本作為學生的練習文本,夯實學生的拼讀意識,提高學生的拼讀效果。
自然拼讀具有較高的抽象性,所形成的規(guī)律也并不明顯。在教學中,教師需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了解音形、理解音形,根據(jù)音形體會單詞的讀音發(fā)音,并掌握其中的相關規(guī)律。例如,在講解“map”這一單詞時,教師可先將單詞中的三個字母隔離開來,書寫在黑板上,并在每一個字母的下方對應寫出三個字母在這個單詞中的發(fā)音。在學生能夠合理對應音形關系之后,其自然可以順利地讀出單詞。為了鞏固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也可為學生指出其他與單詞中音節(jié)相關的其他單詞,例如cat,mat,bad。讓學生可以根據(jù)“a”的發(fā)音,嘗試性地猜測這些單詞的發(fā)音,有效鞏固學習。
英語在我國的基礎教育階段占據(jù)著較高的位置。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很多小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存在較多的問題,把英語學習變成了單純的背單詞、背句型。如此一來,不僅無法提高效率,同時還會讓自己產生較大的學習壓力。自然拼讀法可以幫助學生開啟英語學習的新道路,在自然拼讀的過程中,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會有所提升,難度也會隨之降低,對學生自身能力及核心素養(yǎng)的提高都會起到較高的推動性意義。
參考文獻:
[1]王金山.自然拼讀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資訊,2019,18(21):117-119.
[2]楊芳.淺析自然拼讀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科技資訊,2019,18(21):135-137.
[3]張穩(wěn).自然拼讀法在小學低年級英語教學中應用的反思[J].海外英語,2019(12):184-185.
[4]吳達玲.自然拼讀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9,6(10):24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