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儒晟 麻建基
【摘 要】 高中地理試題的命制主要依靠地理核心素養(yǎng),需要學生具備較高的思維能力、較廣的知識覆蓋面。本文以2018-2019年地理高考試卷中“河流”試題為例,分析試卷,制定有效的復習策略,包括思維強化訓練、研究真題、夯實基礎等,以提升整個班級學生地理學習成績。
【關鍵詞】 試卷分析? 地理? 策略
在高考備考時,全面復習為第一輪,之后為專題復習階段,此階段以高考評價體系和地理課程標準為依據(jù),統(tǒng)計分析高考試題和學情調查,利用各種方式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進行培養(yǎng),促進學生地理學習能力的提升。
一、試卷分析
分析學2018-2019年地理高考試卷中有關“河流”的試題,其試題的特點主要為:(1)較高的頻率,每一年地理試卷均考查河流部分;(2)較高分值,2018年,在Ⅰ卷中分數(shù)34分,每年全國卷三卷一般大約20分;(3)多樣的題型,包含綜合題和選擇題。(4)在2019年,地理試卷呈現(xiàn)一定的變化,必做題中出現(xiàn),而在選做題中也出現(xiàn),載體為河流,考查環(huán)境保護。分析2018-2019年地理高考試卷中有關“河流”的考點,主要是對必備知識進行考查,包括河流的治理和開發(fā)、河流地貌、人類活動與河流、自然地理要素和河流、水系特征、水文特征等。較少考查水系特征,重點考查的內容主要為河流治理與開發(fā)、河流地貌,在2019年Ⅰ-Ⅲ卷中均出現(xiàn)以上考查內容。例:2018年全國高考Ⅰ卷地理試題,有關“河流”的地理試題,給出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單側斷面,該河段兩岸依次分布著海拔不同的四個平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積者河流沉積礫石。礫石的平均礫徑T3>T0>T2>T1。洪水期喝水僅能淹沒T0。依次完成1~3題。1.面積仍在擴大的平坦面是A、B、C、D答案分別為T0、T1、T2、T3。正確答案為A;2. 該斷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時期是:A、B、C、D答案分別為T3形成時期、T2形成時期、T1形成時期、T0形成時期,正確答案為T2形成時期;3. 推測該河段所在區(qū)域的地殼經(jīng)歷了:A、B、C、D答案分別為持續(xù)下降、持續(xù)抬升、間歇性下降、間歇性抬升,正確答案為間歇性抬升。分析試卷的知識點,該題背景為河流階地分布圖,對地貌形成和內外力作用關系進行考查,對外力作用、內力作用和堆積物礫徑關系進行考查,其中第1題難度中等,對流水搬運沉積進行考查;第2題,較小難度,對沉積物礫徑和河水流速互相關系進行考查;第3題,難度較大,對地殼升降、河段縱剖面坡降與流速變化關系進行考查。學生在做題時需要應用逆向推理思維,對地理地質過程進行再現(xiàn),以此才能答好此題。
二、復寫策略
(一)重視基礎,提升覆蓋面,對必備知識進行充實
在對基礎知識進行復習時,要以地理課程標準為依據(jù),重視課本,也要超過課本,因此,在開展單元復習過程中,要建立完整知識體系,同時要對相關高考知識內容進行適當補充。學生要熟練掌握基礎知識,才能培養(yǎng)關鍵能力。
(二)對高考試卷進行分析,熟悉高考命題方向
在高考備戰(zhàn)過程中,講解知識點,對知識點進行鞏固和學習,第一要熟悉高考題,因為高考題相對來說更嚴謹,答案也較為確切。高考題緊扣考試說明和考試大綱,從中可以看出高考命題方向。
(三)思維訓練強化
高考地理題中的難點為自然地理方面,該題型難度較高,主要是因為需要較高的地理綜合思維和地理過程分析,而自然地理主要包含地質、水文、氣候,這種分析能力需要長期訓練,尤其是分析地質過程,逆向思維能力非常重要。在自然地理環(huán)境差異性和整體性原理知識中凝練綜合思維,在地理教材中此項內容較為簡潔,學生必須認真琢磨和思考,不然會難以理解。學生需要具備地理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結語:
對高考地理試卷進行分析,在分析高考地理試卷的知識點的同時,可對學生的綜合地理思維進行訓練,以指導學生夯實地理知識基礎,對真題進行研究,促進思維訓練強化,提升復習效果,有效備戰(zhàn)高考。
參考文獻
[1] 彭清思,范泰洋.基于地理核心素養(yǎng)的新高考地理試題分析與復習策略——以浙江省2019年4月選考29題為例[J].地理教學,2020(08):54-57.
[2]張曉東,林月影.高三地理二輪復習中綜合題的講評策略研究——以2019高考全國卷Ⅰ試題分析為例[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20(04):101-103.
[3] 任明岡.基于區(qū)域地理視角的高考試題分析及備考建議[J].教學與管理,2020(13):51-54.
﹡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課題(課題號:GS2019GHB1024)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