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君妍
摘?要:21世紀的人才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在全球化后出現(xiàn)較大的變化,這也是許多國家和地區(qū)所共同提出,并實際進行教育改革的。因此新型的小學英語教育課堂應(yīng)該將傳授知識為目的,轉(zhuǎn)變?yōu)楦淖兯季S為目的,這也就是培養(yǎng)學生知育和智育的區(qū)別,也就是前者僅強調(diào)知識的傳授,只需要簡單的復(fù)述和記憶教師所教內(nèi)容而后者主要在于啟迪學生智慧,幫助學生重新認識知識,并學會自主學習。而后者的這種教育方式也被稱為學習共同體,是小學英語高?;虒W的重要模式。
關(guān)鍵詞:智慧教育;學習共同體;小學教學;英語學習
【中圖分類號】G62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8877(2020)03-0165-02
【Abstract】In the 21st century,the core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 has changed greatly after globalization,which is also proposed by many countries and regions and actually carried out educational reform. Therefore,the new primary school English education classroom should change the teaching of knowledge to the change of thinking. This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knowledge education and intellectual education. In other words,the former only emphasizes the imparting of knowledge,and only needs simple retelling and memorizing what the teacher has taught. The latter mainly aims at enlightening students' wisdom,helping them re understand knowledge and learning autonomously. The latter is also known as the learning community,which is an important mode of primary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Keywords】Wisdom education;Learning community;Primary school teaching;English learning
英語在諸多國家都作為基礎(chǔ)學科進行學習,并且各國也正在無聲無息的進行教學課堂的改革,這種改革的主要目的也就是構(gòu)建學習共同體,以力求達到讓學生自主學習的目的。而目前佐藤學教授將之認為是寧靜的教學革命,然而在這場革命之下,大多數(shù)教師針對于這一模式有了一定的教學經(jīng)驗后,也的確發(fā)現(xiàn)增強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索能力。因此本文也就針對于學習共同體應(yīng)用于英語教學的相關(guān)概念與價值作用進行探討,并給予了相應(yīng)的設(shè)計方案。
1.學習共同體應(yīng)用于英語的理論支撐及相關(guān)概念分析
建構(gòu)主義思想是目前學習共同體應(yīng)用于教學的主要思想理論,這一理論認為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其實也是對知識框架的一種完成和補足,因此學生是有目的和興趣去主動補足自我知識構(gòu)架的,而在這一構(gòu)想的過程中,教師應(yīng)該主要引導(dǎo)學生進行新舊知識關(guān)聯(lián)性的引導(dǎo),并通過教學內(nèi)容中的諸多情景話題,來提升學生的學習探討興趣。其中尤其是小組合作學習等方式有著重要的意義和作用,使得學生進行研究、探索性和合作性的學習,這也是符合目前我國教育部改革所要求思想內(nèi)容的。其實學習共同體簡要來說,也就是闡明了學習是學生為主的,而不是通過教師進行知識灌溉,或者以教師為學習的主導(dǎo)的,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方式,主要以教師直接教學為主,因此削弱了學生學習這一能力,反而是本末倒置。
2.學習共同體應(yīng)用于英語教學的作用價值
(1)達成教學目標 回歸教育真諦
學習共同體的主要價值是將學習的本能還給學生,也就是將教育教學的目標由傳統(tǒng)的使學生獲得知識轉(zhuǎn)變?yōu)閷W生自主進行知識的探索和獲得,并且自主進行知識框架的構(gòu)建。其實這一點也正是將真正的教育教學目標進行達成,也就是將學習的概念真正意義上回歸本源。在學生開始學習英語階段,以譯林版英語課本三年級上冊《Unit 1 Hello》為例,本單元的學習其實是極為簡單的,主要以Hello,Good morning,Hi,Good afternoon等打招呼為主,然后是自我介紹。其實在這一過程中,進行類似于母語的教學是有必要的,比如,就簡單的將國外母語使用者的日常打招呼錄音或視頻進行播放,讓學生進行模仿自主學習。尤其在簡單的語句都是重復(fù)的情況下,是具有良好效果的,這也是母語學習沒有接受教導(dǎo)卻能自主精通的主要原因。
(2)貫徹教學原則 實踐教育初心
教育教學原則的實踐,其實也就是真正的踐行教育部課改的要求,相比之于在理論上進行學習,更重要的是進行實踐的教學探索,而共同體學習正是實踐教育教學原則的重要方式。比如,學習共同體中最為重要的一種教學方式,就是引導(dǎo)學生進行小組組合教學,而小組教學方法使用時機和具體的使用策略仍然是需要進行分析的。如和學生進行一段時期的熟悉之后,可以以三年級上冊詳林版《Unit 4 My family》為切入點,尤其是其中Project 1 My family and friends,在提及朋友時,教師可以引導(dǎo)學生,根據(jù)目前對于學生的學習成績特點和專注力等方面的考察,來Ask the students to make friends to help them learn,或者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learn from each other,從這1單元開始進行小組成員的分配,根據(jù)其各自的特點進行互相幫助學習。
(3)弱化教師引導(dǎo) 凸顯學生主體
教師過度引導(dǎo)學生進行學習的情況,是傳統(tǒng)教學中較為常見的,也就是課堂完全由教師為主導(dǎo)進行教學,學生所獲得知識一定是不經(jīng)過大量思考和分析探索的。因此這種教學方式下,學生只是對知識點進行記憶背誦和復(fù)述,沒有深層次的理解英語語言體系,更不用說達到如同母語一樣的思維和思考。比如,最為經(jīng)典的三年級下冊譯林版英語課教材《Unit 5 How old are you?》,因為與之前所學的另一個日常交流句式較為相像,因此學生可能會認為How are you?與How old are you?本來兩句各自意思分別為你好嗎?你多少歲了?卻因為在中文翻譯直譯過程中,會變成怎么是你?怎么老是你?學生這樣的問題出現(xiàn)往往會被當做是笑話,然而深思其中背后的原因,實際就是因為在教學過程中沒有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索,而導(dǎo)致沒有完全掌握的緣故。
3.具體的英語學習共同體設(shè)計流程總述
(1)引導(dǎo)生生交互 以英語交流促進步
學生之間的互相熟悉,可以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進行,也可以由教師引導(dǎo)直接進行,最為常見的就是同桌之間的互相熟悉,這一方面可以在基礎(chǔ)教學時,引導(dǎo)學生之間開始互相使用英語進行交流。這一點可以幫助學生迅速尋找到具有默契的交流伙伴,而教師在這個過程中,總要觀察學生的各個特點,比如,課堂積極性、學習能力和探索能力等等。這個過程尤其是可以在譯林版三年級英語上冊教學過程中進行,以其中Unit 1 Hello到Unit 4 My family,要求學生互相之間進行英語交流介紹,尤其可以在課前10分鐘內(nèi)留一小段時間,讓學生自主交流。
(2)構(gòu)建小組學習 以游戲探索促發(fā)展
對學生之間的特性有了一定的考慮之后,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合作。那在分組之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任務(wù)的發(fā)布,教師要引導(dǎo)小組進行合理的構(gòu)建,并且盡量以學生的弱點為單位進行培養(yǎng),比如,發(fā)言能力較差的學生可以承擔小組發(fā)言人的職位,由小組另一位發(fā)言能力較好的同學給予指導(dǎo)。而同樣在學習能力上較差的同學,可以多分配承擔小組的學習探索任務(wù),并要求學習能力較好的同學給予指導(dǎo)。這是一組小組交流學習的方法,但是要注意避免產(chǎn)生矛盾,教師應(yīng)該及時關(guān)注并進行調(diào)解。以英語譯林版教材為例,其三年級下冊中《Unit 3 Is this your pencil?》,可以要求小組進行情景表演,其中需要分配尋找工具的人、使用工具的人和用語言表示的人,用語言表示的人要使用英語表示尋找的工具,而尋找工具的人則要找到重點工具,否則在小組之間的游戲過程中將會被扣分,若找對工具可獲得加分等等。通過這種小組游戲方法,可以更好地促進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4.結(jié)束語
學習共同體的構(gòu)建是建立在符合目前教育改革要求基礎(chǔ)上的,并且就實際對教育教學目的進行分析來說,應(yīng)該是更加傾向于學生自主學習,而不是由教師進行完全的引導(dǎo)。教師所進行的引導(dǎo),大多數(shù)是純粹的知識灌輸,因此學生在知識的掌握上會隨著時間流逝而有較大的偏差,而英語學習共同體的模式過程正是解決這一情況的重要方法。
參考文獻
[1]張瑞玲.“學習共同體”理念下小學英語課堂推變的探究[J].寧夏教育科研,2019(03):47-49
[2]蔣晶晶.階位式備課:小學英語備課新樣態(tài)—以譯林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O(shè)ur animal friends為例[J].華夏教師,2019(10):45-46
[3]吉承玲.“師友互助”模式下初中英語閱讀理解預(yù)習的新路徑初探[J].英語廣場,2019(07):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