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秋玲
【摘要】寫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學生日后學習的重要基礎,所以,正確書寫、運用漢字對于小學生而言有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小學生在書寫漢字的過程中,頻繁地出現(xiàn)錯別字的情況,嚴重地影響了小學生語文學習的效率和學習質(zhì)量。本文以實際教學為背景,分析小學生出現(xiàn)錯別字的根本原因,并且指出用字理糾正學生錯別字的策略,供大家參考借鑒。
【關鍵詞】小學生;字理;錯別字;糾正;策略
引言:
漢字作為世界上最難學的文字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語言文字博大精深,字的筆畫比較多,字義也更加復雜,對于小學生而言具有很大的學習難度,導致小學生在學習漢字的過程中頻繁地出現(xiàn)錯別字,給他們學習漢字帶來了極大的困惑。作為小學語文教師,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預防和糾正小學生錯別字是我們面臨的一大課題。實踐證明,字理教學能夠有效預防和糾正錯別字,促進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和語文綜合能力。
一、小學生出現(xiàn)錯別字的原因分析
(一)老師方面的原因
漢字是音、形、義結合體,是世界上唯一的表意文字,最初的甲骨文類似簡筆畫,以后的文字都是以象形字為基礎衍生而來,形成了漢字獨特的構字方式(即字理),融音、形、義為一體。漢字主要經(jīng)歷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等演變而形成今天規(guī)范的漢字,字形也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過程中,教師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很多教師因為沒有文字學基礎或沒有字理教學的意識,不會用字理講漢字為什么這樣寫,課堂識字寫字常用“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學習方法單一,學生學習興趣不高,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盡管反復改正錯別字,但機械記憶之后很快遺忘,所以錯別字現(xiàn)象層出不窮。
(二)學生方面的原因
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學習能力比較強,但是遺忘速度也比較快。如果小學生在寫字過程中,沒有及時地進行鞏固學習,就會在遺忘規(guī)律的影響下迅速地遺忘,進而在書寫過程中頻繁地出現(xiàn)錯別字的情況。另外,漢字形近字、同音字多,容易產(chǎn)生認知混淆,學生獨立識字、辨析能力不強,在書寫漢字的過程中出現(xiàn)錯別字的情況。隨著小學生學習的不斷深入,要求認識、書寫的漢字數(shù)量也在不斷增加,這也導致小學生頻繁地出現(xiàn)錯別字的情況。
二、糾正小學生常見錯別字的策略
(一)在寫字教學中重視第一印象的作用,用字理預防錯別字
日常教學中,不少教師在指導寫字時,總是強調(diào)易錯點,如寫“豹”字強調(diào)左上不是“爫”,不要多寫一撇;“步”下面不是“少”,不要多一點。對于小學生而言,寫字是先入為主,第一印象極為重要。這樣,老師的溫馨提示往往變成了負面強化,學生一開始記住的就是錯誤的信息。如“豹”字學生偏偏就記住“多一撇”,上面是“爫”;“步”字學生偏偏就記住了“多一點”,下面寫成“少”。因此,在寫字教學時,教師要保證給學生第一印象是正確的。運用字理預防錯別字,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如教學“豹”字,教師要注意第一次指導書寫時,告訴學生這是形聲字,“勺”為聲旁表“豹”的字音,“豸”是形旁表字義,說明“豹”是一種猛獸?!磅簟钡男∽瓰椋戏绞敲瞳F張大嘴露出兩顆鋒利牙齒的頭,下面的彎鉤代表它長長的脊背,兩撇是它的腿。學生知道了字理,就會感受到漢字的有趣之余,牢牢記住“豹”的正確寫法。
再如“步”是會意字,它是兩個“止”組成,下面的“止”是倒著寫的。“止”在古時候代表腳,原意是行走,步行,兩只腳之間的距離就是一步。明白了這些,學生就不會將下面寫成“少”。通過字理,學生不但能正確書寫“步”字,還知道了它的字義,對漢字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
(二)巧妙利用糾錯本,讓學生寫寫易錯字的字形演變,講講字理
在識字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效地運用糾錯本,以此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糾錯習慣。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效地組織學生將自己在書寫過程中出現(xiàn)的錯別字記錄到糾錯本上,引導學生上網(wǎng)查閱易錯字的字源,讓學生寫寫其字形演變,講講字理。以黑板報、手抄報的形式將常見錯別字的的字理展示出來,讓學生用自己喜聞樂見的形式對高頻錯別字的字理有一個正確的認知。
(三)游戲化教學,營造積極活躍的用字理糾正錯別字的氛圍
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過程中,除了常規(guī)的教學方法之外,教師還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積極開展游戲化的教學方法,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形成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比如,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nèi)容,將學生劃分為固定小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來一起玩“大家一起來找茬”的游戲,教師采用多媒體信息技術,為學生展示一些帶有錯別字的詞匯,讓學生糾正這些詞匯中的錯別字,并詳細的解釋一下這些詞匯的含義。另外,還可以模仿電視《漢字英雄》節(jié)目,讓學生比賽寫一寫平時容易出錯的字,對于其中的錯別字,老師、學生可以講解字理,讓學生形象記憶。這樣充分地發(fā)揮了學生作為教學主體的作用,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降低了學生出現(xiàn)錯別字的概率。另外,對于在游戲中表現(xiàn)比較突出的學生,教師要給予積極的鼓勵和表揚,因此來樹立學生的自信心,保證學生的學習熱情。
結束語:
用字理教學預防和糾正小學階段常見的錯別字,順應了漢字的構字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學生通過字理有理有趣地感知漢字的文化內(nèi)涵,從字源上了解漢字的音形義,有效預防、糾正了錯別字的發(fā)生,激發(fā)了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樹立民族文化自豪感,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石俠明.小學生錯別字書寫習慣的形成原因及對策探索[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4,(9):130-131.
[2] 翟建民.小學生錯別字的糾正方法探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1,08(11):181-182.
本文系2021年漯河市基礎教育教學研究項目《用字理教學預防和糾正小學生錯別字的實踐與研究》(LHKT2021034)研究成果